一种过滤效率高的柴油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486发布日期:2018-10-19 21:4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效率高的柴油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加油站供应的油料在其搬运存储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会混入各种杂质,包括固体颗粒杂质和水等,这些固体颗粒杂质会造成油路堵塞,磨损发动机;水作为一种杂质混在油料中会腐蚀机械构件,加速磨损,增加油耗,降低汽车的寿命。另一方面,油品在提炼、运输、贮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混入水,在加油站的油罐中,水会积存在油罐底部,在加油站卸油的过程中将油罐底部的水冲起来,如果同时有加油机在加油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将含有大量水的油料加到汽车里面,造成汽车的损坏,加油站的解决办法是在卸油的过程中加油机停止工作,这样大大降低了加油站的加油效率。

目前在加油站销售油品之前都要对油品进行过滤,在申请号为201520001537.X专利名称为加油机用水探测型滤芯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滤芯,该滤芯过滤时是将滤芯安装在油管的出油端,使油品经过滤芯的过滤再进入盛有纯净油的储油容器内,过滤的杂质被截留在滤芯内,但是如果杂质过多,会导致滤芯被堵,油品通过滤芯的效率低,另外由于需要对滤芯进行清理或者更换滤芯,耽误时间,影响过滤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清洁的过滤效率高的采油机滤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效率高的柴油滤芯,包括有过滤筒,以及设置于过滤筒上部的上盖体,以及设置于过滤筒下部的下盖体,所述过滤筒包括有内支撑筒、外支撑筒和位于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之间的滤布,所述内支撑筒上设置有长条形的支撑孔,所述外支撑筒上设置有竖条形的滤油孔,所述支撑孔和滤油孔的数量相同,所述滤布呈回形环状固定于所述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中心轴相同,所述支撑孔和滤油孔相错开设置,所述滤布间隔穿过支撑孔和滤油孔,所述滤布和内支撑筒、外支撑筒接触的位置由胶水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孔和滤油孔尽可能长,所述支撑孔、滤油孔和滤布的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滤布由吸水无纺布、吸水颗粒和燃油滤纸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体的中心设置有入油孔,所述下盖体的中心为盲孔,所述过滤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盖体和下盖体通过密封胶灌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过滤筒包括有内支撑筒、外支撑筒和滤布,内支撑筒上设置有支撑孔,外支撑筒上设置有滤油孔,滤布间隔穿过支撑孔和滤油孔,且滤布与内支撑筒、外支撑筒接触的位置由胶水固定,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配合,对滤布进行牢固的固定,使其不易变形,受用寿命长;由于过滤筒的下部和上部分别与上盖体和下盖体通过密封胶灌封,结构稳固,进一步加固了滤布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可以承受更大的吸力,该滤芯可以安装在油管的进油端,每隔一段时间,将电机断电,液体油回流,会冲掉附在滤芯外部的杂质,提高油品经过滤芯的效率,由于自动清除杂质,省去了清洗和更换滤芯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该滤芯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效率高的柴油滤芯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切面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滤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参考图1-4,一种过滤效率高的柴油滤芯,包括有过滤筒1,以及设置于过滤筒1上部的上盖体2,以及设置于过滤筒1下部的下盖体3,所述上盖体2的中心处设置有入油孔21,所述下盖体3的中心为盲孔,所述过滤筒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盖体2和下盖体3通过密封胶灌封固定,使其结构稳定、密封性能好。

所述过滤筒1包括有内支撑筒4、外支撑筒5和位于内支撑筒4和外支撑筒5之间的滤布6,所述滤布6由吸水无纺布、燃油滤纸和位于吸水无纺布和燃油滤纸之间的吸水颗粒制成,增加该滤布的吸收和过滤能力。

所述内支撑筒4上设置有竖向的长条形的支撑孔41,所述外支撑筒5上设置有竖条形的滤油孔51,所述支撑孔41和滤油孔51尽可能长,所述支撑孔41、滤油孔51和滤布6的高度相同,所述支撑孔41和滤油孔51的数量相同,所述内支撑筒4和外支撑筒5中心轴相同。所述支撑孔41和滤油孔51相错开设置,所述滤布6间隔穿过支撑孔41和滤油孔51,两个所述支撑孔41之间为内固定部42,两个所述滤油孔51之间为外固定部52,所述滤布6的内侧11由胶水固定在所述内固定部42,所述滤布6的外侧12通过胶水固定在所述外固定部52上,所述滤布6呈回形环状固定于所述内支撑筒4和外支撑筒6之间,由于内支撑筒4和外支撑筒5固定于上盖体2和下盖体3之间,所述滤布6也结构稳定,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可以承受较大的吸力。

使用时,将该滤芯安装在油管的入油口,通过该滤芯将杂质阻隔在滤芯的外部,每使用一段时间,停止电机,利用液体油品的回流,冲掉附在滤芯上的杂质颗粒,清洁滤芯,使油品通过滤芯的速度更快,提高过滤效率,由于不用拆卸清洗或者更换滤芯,节省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该滤芯的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过滤筒包括有内支撑筒、外支撑筒和滤布,内支撑筒上设置有支撑孔,外支撑筒上设置有滤油孔,滤布间隔穿过支撑孔和滤油孔,且滤布与内支撑筒、外支撑筒接触的位置由胶水固定,内支撑筒和外支撑筒配合,对滤布进行牢固的固定,使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由于过滤筒的下部和上部分别与上盖体和下盖体通过密封胶灌封,结构稳固,进一步加固了滤布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形,可以承受更大的吸力,该滤芯可以安装在油管的进油端,每隔一段时间,将电机断电,液体油回流,会冲掉附在滤芯外部的杂质,提高油品经过滤芯的效率,由于自动清除杂质,省去了清洗和更换滤芯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该滤芯的过滤效率。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