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3535发布日期:2019-08-24 10:0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等。

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常用的炮制的方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的目的在于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目前,在药店和医院中药药房,现有的中药研磨大多为手工研磨,长时间手工研磨,人很快就会感到疲惫,而且研磨的速度慢、耗时长,药材过多时,这就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不经济,同时在手工研磨中汗液容易污染药材,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筒体,筒体是圆筒型结构,筒体的顶端设有设有加料孔,加料斗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斗,筒体的内腔设有连接筒,连接筒是上下端均为敞口的圆筒型结构,连接筒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筒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腔壁上,连接筒的顶端贯通连接上研磨斗,上研磨斗的顶端开口内套在筒体的内腔壁上,上研磨斗的内腔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固定齿,连接筒的底端贯通连接下研磨斗,下研磨斗的底端开口内套在筒体的内腔壁上,下研磨斗的内腔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固定齿,连通筒内设有转轴,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研磨斗相配合的上研磨盘,上研磨盘的侧面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齿相配合的第一活动齿,转轴的底端穿过筒体的底端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电机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底端,转轴的外圆面下部套设有与下研磨斗相配合的下研磨盘,下研磨盘的侧面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第二固定齿相配合的第二活动齿,筒体的底壁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第二导流板,转轴通过轴承分别与筒体和第二导流板转动连接,筒体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筒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

进一步的,筒体的轴线与加料孔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连接筒的轴线和筒体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连通筒的轴线和转轴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上研磨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加料孔相配合的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是圆锥体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导流板的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出料管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二导流板的最低端相对应,出料管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出料管与密封盖之间是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筒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四个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药物在上研磨盘和下研磨盘的两次作用下,进行两次研磨粉碎,保证药物被完全研磨粉碎。保证药物粉碎质量,整个研磨过程是自动完成,大幅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研磨时间,大幅提高研磨效果;且整个研磨过程是机械独立完成,人药隔离,保证药物的干净、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的上研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连通筒,3-连接杆,4-上研磨斗,5-第一固定齿,6-下研磨斗,7-第二固定齿,8-转轴,9-上研磨盘,10-第一活动齿,11-第一导流板,12-下研磨盘,13-第二活动齿,14-电机,15-第二导流板,16-轴承,17-支腿,18-出料管,19-密封盖,20-加料孔,21-加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分步研磨技术的中药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是圆筒型结构,筒体1的顶端设有设有加料孔20,筒体1的轴线与加料孔20的轴线重合,所述加料斗20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料斗21,所述筒体1的内腔设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是上下端均为敞口的圆筒型结构,连接筒2的轴线和筒体1的轴线重合,连接筒2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3,连接筒2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内腔壁上,连接筒2的顶端贯通连接上研磨斗4,所述上研磨斗4的顶端开口内套在筒体1的内腔壁上,上研磨斗4的内腔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固定齿5,所述连接筒2的底端贯通连接下研磨斗6,所述下研磨斗6的底端开口内套在筒体1的内腔壁上,下研磨斗6的内腔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固定齿7,所述连通筒2内设有转轴8,连通筒2的轴线和转轴8的轴线重合,转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上研磨斗4相配合的上研磨盘9,所述上研磨盘9的侧面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齿5相配合的第一活动齿10,上研磨盘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加料孔20相配合的第一导流板11,所述第一导流板11是圆锥体结构,所述转轴8的底端穿过筒体1的底端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4的电机轴上,所述电机14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底端,所述转轴8的外圆面下部套设有与下研磨斗6相配合的下研磨盘12,所述下研磨盘12的侧面均匀的设有若干与第二固定齿7相配合的第二活动齿13,所述筒体1的底壁设有与转轴8相配合的第二导流板15,所述第二导流板15的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转轴8通过轴承16分别与筒体1和第二导流板15转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出料管18,所述出料管18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二导流板15的最低端相对应,出料管18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19,出料管18与密封盖19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筒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17。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加料斗21添加药物,药物在第一导流板11的作用下,分散在上研磨斗4的四周,在第一活动齿10和第一固定齿5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初步的研磨,研磨后的药物通过连通筒2进入下研磨斗6内,在第二固定齿7和第二活动齿13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研磨粉碎,研磨粉碎后的药物沿着第二导流板15流动,最后通过出药管18排出;药物在上研磨盘9和下研磨盘12的两次作用下,进行两次研磨粉碎,保证药物被完全研磨粉碎。保证药物粉碎质量,整个研磨过程是自动完成,大幅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研磨时间,大幅提高研磨效果;且整个研磨过程是机械独立完成,人药隔离,保证药物的干净、安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