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9335发布日期:2018-08-31 19:5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通常利用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煤燃烧前,需要对煤搅碎加工,目前的煤搅碎机设计单一,在加入煤炭添加剂时步骤繁琐,从而造成搅碎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包括主座体,所述主座体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橡胶护垫,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一搅碎腔,所述第一搅碎腔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一孔腔,所述第一孔腔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二孔腔,所述第二孔腔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第二搅碎腔,所述第二孔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传输块,所述传输块上下两侧端面内分别设有第一凹陷腔和第二凹陷腔,所述第一凹陷腔与所述第二凹陷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顶部末端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一凹陷腔内的第一齿状轮,所述第一转臂底部末端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二凹陷腔内的第二齿状轮,所述第二搅碎腔与所述第二孔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一凹陷腔内的第一齿状轮件,所述第二搅碎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状轮件底部动力配合连接的搅碎器件,所述第二孔腔与所述第一孔腔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二凹陷腔内的第二齿状轮件,所述第二孔腔右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底部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一搅碎腔互通设置的,所述第一管道顶部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二搅碎腔之间互通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内互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导移腔,所述导移腔左侧伸展末端伸展至所述第二孔腔的下侧位置,所述导移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移块,所述导移块内贯通设有开孔,所述第二孔腔与所述导移腔之间的部分内互通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齿状轮,所述第二凹陷腔右侧的所述传输块底部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连接齿状轮顶部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齿状条,所述导移块顶部端面接近左侧位置处设有用以与所述连接齿状轮底部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齿状条,所述第一马达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一孔腔内的第一锥状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状轮件位于所述第一齿状轮左侧的所述第一凹陷腔内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齿状轮件位于所述第二齿状轮左侧的所述第二凹陷腔内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输块左侧的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左侧伸展设置的螺状杆,所述螺状杆左侧伸展末端与第二马达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二孔腔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移块右侧的所述导移腔顶压配合连接有弹压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腔与所述第一搅碎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顶部末端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一孔腔内的第二锥状轮,所述第二锥状轮与所述第一锥状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底部伸展末端穿入所述第一搅碎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搅碎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搅碎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臂外壁上固设有多组搅碎刀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马达控制第二齿状轮件以及第一锥状轮同时转动,然后由第二齿状轮件带动第二齿状轮、第一转臂、第一齿状轮以及与第一齿状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状轮件转动,进而实现由第一齿状轮件带动搅碎器件对第二搅碎腔内的煤炭添加剂进行混合配比搅碎工作,当配合完成后,由第二马达带动螺状杆转动,由螺状杆带动传输块滑动至第二孔腔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由传输块带动第一齿状轮脱离第一齿状轮件,同时,使第二齿状轮脱离第二齿状轮件,此时,由第一齿状条带动连接齿状轮转动,使接齿状轮带动第二齿状条以及第二齿状条上的导移块滑动至导移腔内的最左侧位置,同时,使开孔与第一管道处于完全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搅碎腔的煤炭添加剂经第二管道以及第一管道流入第一搅碎腔内,然后通过控制第一马达带动第一锥状轮以及与第一锥状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转动,此时,由第二锥状轮带动搅碎刀片实现高效搅碎工作,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添加煤炭添加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火电厂用燃煤加工设备,包括主座体6,所述主座体6底部端面固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橡胶护垫71,所述主座体6内设有第一搅碎腔61,所述第一搅碎腔61上侧的所述主座体6内设有第一孔腔62,所述第一孔腔62上侧的所述主座体6内设有第二孔腔63,所述第二孔腔63上侧的所述主座体6内设有第二搅碎腔64,所述第二孔腔6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传输块631,所述传输块631上下两侧端面内分别设有第一凹陷腔633和第二凹陷腔632,所述第一凹陷腔633与所述第二凹陷腔632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臂634,所述第一转臂634顶部末端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一凹陷腔633内的第一齿状轮6331,所述第一转臂634底部末端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二凹陷腔632内的第二齿状轮6321,所述第二搅碎腔64与所述第二孔腔63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一凹陷腔633内的第一齿状轮件6332,所述第二搅碎腔64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状轮件6332底部动力配合连接的搅碎器件641,所述第二孔腔63与所述第一孔腔62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马达624,所述第一马达624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二凹陷腔632内的第二齿状轮件625,所述第二孔腔63右侧的所述主座体6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管道67,所述第一管道67底部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一搅碎腔61互通设置的,所述第一管道67顶部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二搅碎腔64之间互通设置有第二管道671,所述第一管道67内互通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导移腔66,所述导移腔66左侧伸展末端伸展至所述第二孔腔63的下侧位置,所述导移腔66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移块661,所述导移块661内贯通设有开孔664,所述第二孔腔63与所述导移腔66之间的部分内互通设有连通槽65,所述连通槽65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齿状轮651,所述第二凹陷腔632右侧的所述传输块631底部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连接齿状轮651顶部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齿状条637,所述导移块661顶部端面接近左侧位置处设有用以与所述连接齿状轮651底部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二齿状条662,所述第一马达624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一孔腔62内的第一锥状轮623。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齿状轮件6332位于所述第一齿状轮6331左侧的所述第一凹陷腔633内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齿状轮件625位于所述第二齿状轮6321左侧的所述第二凹陷腔632内且相对设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传输块631左侧的端面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向左侧伸展设置的螺状杆636,所述螺状杆636左侧伸展末端与第二马达635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35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二孔腔63左侧内壁内,且与之固定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传输块631朝第二孔腔63左右方向切换滑动,从而实现第一齿状轮件6332和第一齿状轮6331以及第二齿状轮件625和第二齿状轮6321的动力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导移块661右侧的所述导移腔66顶压配合连接有弹压片663,从而提高导移块661的滑动稳定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孔腔62与所述第一搅碎腔61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转臂621,所述第二转臂621顶部末端固设有穿入所述第一孔腔62内的第二锥状轮622,所述第二锥状轮622与所述第一锥状轮62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臂621底部伸展末端穿入所述第一搅碎腔61内且与所述第一搅碎腔61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搅碎腔61内的所述第二转臂621外壁上固设有多组搅碎刀片611,从而实现自动高效搅碎工作。

初始状态时,传输块631位于第二孔腔63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由传输块631带动第一齿状轮件6332与第一齿状轮6331啮合连接,同时,使第二齿状轮件625和第二齿状轮6321啮合连接,此时,由第一齿状条637带动连接齿状轮651转动,由连接齿状轮651带动第二齿状条662以及第二齿状条662上的导移块661最大程度克服弹压片663顶压力,使开孔664最大程度滑动至第一管道67右侧的导移腔66内,此时,第一管道67处于关闭状态。

当需要煤搅碎工作时,此时,通过第一马达624控制第二齿状轮件625以及第一锥状轮623同时转动,然后由第二齿状轮件625带动第二齿状轮6321、第一转臂634、第一齿状轮6331以及与第一齿状轮633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状轮件6332转动,进而实现由第一齿状轮件6332带动搅碎器件641对第二搅碎腔64内的煤炭添加剂进行混合配比搅碎工作,当配合完成后,由第二马达635带动螺状杆636转动,由螺状杆636带动传输块631滑动至第二孔腔63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由传输块631带动第一齿状轮6331脱离第一齿状轮件6332,同时,使第二齿状轮6321脱离第二齿状轮件625,此时,由第一齿状条637带动连接齿状轮651转动,使接齿状轮651带动第二齿状条662以及第二齿状条662上的导移块661滑动至导移腔66内的最左侧位置,同时,使开孔664与第一管道67处于完全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搅碎腔64的煤炭添加剂经第二管道671以及第一管道67流入第一搅碎腔61内,然后通过控制第一马达624带动第一锥状轮623以及与第一锥状轮623啮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622转动,此时,由第二锥状轮622带动搅碎刀片611实现高效搅碎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马达控制第二齿状轮件以及第一锥状轮同时转动,然后由第二齿状轮件带动第二齿状轮、第一转臂、第一齿状轮以及与第一齿状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状轮件转动,进而实现由第一齿状轮件带动搅碎器件对第二搅碎腔内的煤炭添加剂进行混合配比搅碎工作,当配合完成后,由第二马达带动螺状杆转动,由螺状杆带动传输块滑动至第二孔腔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由传输块带动第一齿状轮脱离第一齿状轮件,同时,使第二齿状轮脱离第二齿状轮件,此时,由第一齿状条带动连接齿状轮转动,使接齿状轮带动第二齿状条以及第二齿状条上的导移块滑动至导移腔内的最左侧位置,同时,使开孔与第一管道处于完全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搅碎腔的煤炭添加剂经第二管道以及第一管道流入第一搅碎腔内,然后通过控制第一马达带动第一锥状轮以及与第一锥状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转动,此时,由第二锥状轮带动搅碎刀片实现高效搅碎工作,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添加煤炭添加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