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4332发布日期:2018-07-31 22:2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车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粘附性较强的粉尘、棉絮,漂浮在空气中,这些粉尘、棉絮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粉尘、棉絮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还可能会引起爆炸,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现有的纺织车间内一般都会有除尘装置,一般是采用鼓风机将室内的带粉尘的空气排出室外,将室外的空气吸进来,形成空气交换。

但是,这种只是相对意义上的除尘,并没有真正的将粉尘除掉,只是将粉尘换了个地方,而且还会影响附近居民的人体健康,说白了只是污染转移,治标不治本,且这种除尘对纺织车间内除尘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虽然不会说达到粉尘爆炸的浓度,但是还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

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滤芯以及风机,所述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等水平设置在纺织车间中上位置,所述进风管道口径小于出风管道口径,所述滤芯设置在进风管道或者出风管道内,所述风机设置在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连接处,除尘工作时,风机工作带动空气从进风管道进入,进行过滤后从出风管道排出。

优选地,所述滤芯为两个,一个设置在进风管道中,另一设置在出风管道中。

优选地,所述滤芯包括四层,依次为无纺布层、活性炭层、静电层以及抗菌层。

优选地,所述抗菌层为茶多酚以及单宁酸混合而成,其质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滤芯为卡扣于进风管道或者出风管道内。

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以及出风管道内壁涂有一层光滑的油漆。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其通过将进风管道口径小于出风管道口径,可以有利于吸入高浓度带粉尘的空气,而将除尘后的空气缓慢释放在纺织车间内,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同时将空气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且不是通过将带粉尘的空气外排,转移污染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实施例示意流程图;

图2为滤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纺织车间21进风管道

22出风管道23风机

24滤芯241第一滤芯

242第二滤芯2411无纺布层

2412活性炭层2413静电层

2414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看图1,图1所示的是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其中,系统包括:进风管道21、出风管道22、滤芯24以及风机23,其中,进风管道21与出风管道22等水平设置在纺织车间11墙体的中上位置,这样在除尘工作时,进风口或者出风口不会对准纺织设备或者工作人员,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机器运转以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风管道21口径小于出风管道22口径,即进风口是小于出风口的,这样可以使得进风口吸入的空气都是高浓度带粉尘的空气,快速吸入,而出风口设置较大,使得出风口出来的干净空气缓慢扩散至纺织车间11,不至于快速降低进风口空气粉尘浓度;滤芯24设置在进风管道21或者出风管道22内,风机23设置在进风管道21与出风管道22连接处,当除尘系统运行时,风机23工作,将带粉尘的空气从进风管道21吸入,然后经过滤芯24除尘,除尘后的干净空气从出风管道22排出,完成除尘过程,使得空气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而不是通过将带粉尘的空气外排,转移污染源。

为了提高除尘效果,可以在进风管道21以及出风管道22中设置多个滤芯24,当然,设置的滤芯24越多,除尘效果越好,但是,相应的成本将会增加;图1所示的是设置两个滤芯24,分别为第一滤芯241,第二滤芯242,第一滤芯241设置在进风管道21中,第二滤芯242设置在出风管道22中,这样既可以保证除尘比较干净,也可以保证成本相对较低。

图2所示的是滤芯24结构示意图,滤芯24为多层结构组合而成,图中为设置为四层,依次为无纺布层2411、性炭层、静电层2413以及抗菌层2414,这样在无纺布层2411可以将大颗粒的粉尘予以吸附,再经过活性炭层2412,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或者气体,静电层2413可以吸附掉很多细小的尘埃,进一步进行吸附,最后一层为抗菌层2414,可以吸附掉一些有害的微生物,防止病菌通过空气的流通,造成流感。

而其中,抗菌层2414为茶多酚以及单宁酸混合而成,其质量比为1:1,这样的抗菌层2414抗菌效果更加明显。

滤芯24为卡扣于进风管道21或者出风管道22内,当除尘系统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滤芯24就要进行更换或者取出清洗,当设置为卡扣与管道内,可以很方便地将滤芯24取出,且安装上,工作时,也不会有漏风的情况。

在进风管道21以及出风管道22内壁都涂有一层光滑的油漆,涂上油漆,可以使得空气在进风管道21以及出风管道22内顺畅通过,减小阻力,同时,也不会使得空气中的粉尘粘附在管道内壁,滋生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降低了除尘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实施例对本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滤芯以及风机,所述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等水平设置在纺织车间中上位置,所述进风管道口径小于出风管道口径,所述滤芯设置在进风管道或者出风管道内,所述风机设置在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连接处,除尘工作时,风机工作带动空气从进风管道进入,进行过滤后从出风管道排出。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车间高效除尘系统,其通过将进风管道口径小于出风管道口径,可以有利于吸入高浓度带粉尘的空气,而将除尘后的空气缓慢释放在纺织车间内,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同时将空气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且不是通过将带粉尘的空气外排,转移污染源。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瑰栗服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7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