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621发布日期:2018-09-14 22:4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煤、焦炭、矿石以及一些中间粉料产品等松散物料在筛分、破碎或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由于无法及时或者无法彻底对落下的粉尘进行清扫,粉尘会发生二次飞扬。工人长期吸入粉尘,会引起肺部病变,会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此,工厂通常采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减少粉尘对工人造成的伤害,但是目前大部分除尘设备均无法较好的过滤烟气中的粉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设备无法较好的过滤烟气中的粉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包括:罐体、进液管、出液管、进气管、出气管、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及液体搅拌装置,所述罐体竖直布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内置于所述罐体,并把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上腔体及下腔体;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板、气流扩散填料层及第一喷淋管,所述支撑板的外缘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筛孔;所述气流扩散填料层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喷淋管设置于所述气流扩散填料层的上方;所述进液管、出液管及进气管均与所述下腔体连通,并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高于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布置;所述出气管布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气体搅拌桨、液压马达及第二喷淋管,所述气体搅拌桨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罐体的连接部位,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端与所述气体搅拌桨连接并驱动所述气体搅拌桨旋转;所述第二喷淋管内置于所述出气管;所述液体搅拌装置包括液体搅拌桨及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靠近其出风口的一端,并由所述进气管的气流驱动旋转;所述液体搅拌桨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腔体的底部、所述液体搅拌桨的上端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的进液管用于向所述下腔体中输送粉尘吸收液,粉尘吸收液用于吸收从所述进气管输入至所述下腔体中的烟气中的粉尘,所述出液管用于排出粉尘吸收液,从而形成流动的液面,提高粉尘吸收液对烟气中粉尘的吸收效果,同时,所述进气管中的烟气气流可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液体搅拌桨转动,搅拌下腔体中的粉尘吸收液,提高对粉尘的吸收效果,并且无需电机直接驱动,提高了安全性;从所述第一喷淋管喷出的粉尘吸收液会流到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并通过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渗入到所述下腔体,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增大了上升的烟气与粉尘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粉尘吸收液对烟气中粉尘的吸收效果;所述气体搅拌桨用于扩散烟气,所述第二喷淋管将粉尘吸收液喷至所述出气管中,用于吸收烟气中残余的粉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第一喷淋管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进气管与液体搅拌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扰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包括:罐体1、进液管2、出液管3、进气管4、出气管5、第一过滤装置6、第二过滤装置7及液体搅拌装置8,所述罐体1竖直布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内置于所述罐体1,并把所述罐体1的内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上腔体1a及下腔体1b;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包括支撑板61、气流扩散填料层62及第一喷淋管63,所述支撑板61的外缘与所述罐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61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筛孔;所述气流扩散填料层铺设于所述支撑板61的上表面,所述气流扩散填料层62为石英颗粒或活性炭颗粒,并且所述气流扩散填料层62的厚度为100cm;所述第一喷淋管63设置于所述气流扩散填料层62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喷淋管63距所述支撑板61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50cm;所述进液管2、出液管3及进气管4均与所述下腔体1b连通,并且所述进气管4的出气口4a高于所述进液管2及所述出液管3布置;所述出气管5布置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并与所述上腔体1a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包括气体搅拌桨71、液压马达72及第二喷淋管73,所述气体搅拌桨71设置于所述出气管4与所述罐体1的连接部位,所述液压马达72的驱动端与所述气体搅拌桨71连接并驱动所述气体搅拌桨71旋转;所述第二喷淋管73内置于所述出气管5;所述液体搅拌装置8包括液体搅拌桨81及风扇82,所述风扇8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4靠近其出风口4a的一端,并由所述进气管4的气流驱动旋转;所述液体搅拌桨81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b的底部、所述液体搅拌桨81的上端与所述风扇82固定连接。该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的进液管3用于向所述下腔体1b中输送粉尘吸收液,粉尘吸收液用于吸收从所述进气管5输入至所述下腔体1b中的烟气中的粉尘,所述出液管3用于排出粉尘吸收液,从而形成流动的液面,提高粉尘吸收液对烟气中粉尘的吸收效果;同时,所述进气管4中的烟气气流可驱动所述风扇82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液体搅拌桨81转动,搅拌下腔体1b中的粉尘吸收液,提高对粉尘的吸收效果,并且无需电机直接驱动,提高了安全性;从所述第一喷淋管63喷出的粉尘吸收液会流到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62,并通过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62渗入到所述下腔体1b,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62增大了上升的烟气与粉尘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粉尘吸收液对烟气中粉尘的吸收效果;所述气体搅拌桨71用于扩散烟气,所述第二喷淋管73将粉尘吸收液喷至所述出气管5中,用于吸收烟气中残余的粉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呈上下布置;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中的所述第一喷淋管63设置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中的所述支撑板61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4的出气口4a朝下布置,使得烟气可直接喷到所述下腔体1b中的粉尘吸收液的液面,进一步提高了对烟气中粉尘的吸收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63包括一第一主管631及多个第一喷嘴632,所述第一主管631为环形管,且其一侧设置有进水口631a,所述第一主管贴合所述罐体1的内周面布置;多个所述第一喷嘴632沿所述第一主管631的外周面均匀布置,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管73包括一第二主管及多个第二喷嘴,所述第二主管为环形管,且其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主管贴合所述出气管的内周面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喷嘴沿所述第二主管的外周面均匀布置,并与其内腔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喷嘴632的喷水方向均指向所述第一主管631的中心,使得喷出的粉尘吸收液均匀覆盖于所述气体扩散填料层62的上方;每个所述第二喷嘴的喷水方向均指向所述第二主管的中心;所述第一喷嘴632及所述第二喷嘴均为水雾喷嘴,使得上升烟气与下落的粉尘吸收液更加均匀的混合。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高安全性烟气除尘设备还包括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项阀10及安全箱11,所述第一单向阀9内置于所述进气管4,避免水位过高时所述进气管4发生倒吸;所述第二单向阀10内置于所述进液管2,避免所述下腔体1b中的烟气气压过高导致粉尘吸收液的倒流;所述安全箱11内置于所述下腔体1b,所述安全箱1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腔体1b连通的开口11a,并且所述开口11a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液管2及所述出液管3的位置布置;所述出液管3与所述安全箱11的内腔连通,避免了水位过低时,烟气从所述出液管3排出。

实施例3:

请参阅图6~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设置有扰流板74,所述扰流板74用于替代实施例1中的所述气体搅拌桨71及液压马达72;所述扰流板74内置于所述出气管5,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喷淋管73的下方;所述扰流板74为风扇形,具体的,所述扰流板74包括固定环741、固定块742及导流板743,所述固定环741的外周面与所述出气管5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42为一圆形板,并设置于所述固定环741的中心;所述导流板743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板743均一端与所述固定块742的外缘固定连接,并沿其周向均匀布置,多个所述导流板74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741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743倾斜于水平面布置。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