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3117发布日期:2018-11-20 19:4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喷漆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喷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喷漆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喷漆是一种借助于空气压力,将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涂施于被涂物表面的一种方法,广泛地运用于汽车、飞机、木器等。

在喷漆过程中或漆膜干燥的过程中,在部分区域内喷漆面膨胀形成隆起,呈现皱纹或者鼓包形状,从而使得被喷漆的物体表面呈现出坑坑洼洼,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使得漆膜容易脱落,进而使得漆膜对被喷漆物体的抗氧化保护效果下降。

针对上述情况,现在通常是在油漆充分干燥后人工清除皱纹或鼓包形状的喷漆面,而后重新进行喷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而且通过肉眼来辨别是否产生皱纹或鼓包,并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喷漆自动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辨别喷漆产生的皱纹或鼓包现象并不精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朝向原件开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底部设有可旋转的圆柱件,圆柱件的侧壁正对原件,所述圆柱件侧壁设有补漆头和喷气头,所述检测槽内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检测槽底部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检测槽侧壁开有容纳槽,容纳槽的侧壁内铰接有可摆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支撑挤压块;所述圆柱件位于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挤压块与圆柱件之间设有转接杆,转接杆的一端与挤压块铰接,转接杆的另一端与圆柱件的端面偏心铰接;

所述检测本体底部设有用于检测到原件距离的测距传感器和根据测距传感器发送的实际距离信息与预存的标准距离信息对比的结果、来控制支撑板转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检测本体通过测距传感器对检测本体到原件的喷漆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测距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信息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距离信息来控制支撑板的转动;具体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实际距离信息与标准距离信息进行对比,当实际距离信息大于标准距离信息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支撑板保持水平;当实际距离信息小于或等于标准距离信息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支撑板摆动至竖直状态。

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了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当支撑板保持水平时,支撑板为挤压块提供支撑力,保证挤压块不会掉落,同时由于挤压块不会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以与挤压块偏心连接的圆柱件保持不动,即圆柱件上的补漆头竖直向下,从弧形槽中露出,喷气头被弧形槽的底壁挡住,此时补漆头能够正常工作,而喷气头由于被阻挡无法进行喷气;实现了在原件的喷漆面厚度不足时,进行补漆的动作。

当支撑板摆动至竖直时,挤压块失去支撑板的支撑力,挤压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从而将拉簧拉长,下降的挤压块与原件的喷漆面相挤压,从而将干燥后的原件上的喷漆面中的褶皱或鼓包部分压碎,即将干燥后薄脆的喷漆面褶皱或鼓包部分敲碎,达到清除褶皱或鼓包形状的喷漆面的效果;而后,在拉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挤压块与原件的喷漆面碰撞后重新向上移动,从而将被敲碎的薄脆喷漆面褶皱或鼓包部分碎片露出。

随着挤压块的下降,挤压块向圆柱件的上部施加倾斜向下的拉力,该拉力使得圆柱件向挤压块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喷气头旋转至竖直向下,而补漆头在旋转后被弧形槽的底壁挡住;这样,喷气头直接向原件进行喷气,将被挤压块压碎的喷漆面碎片吹出,无需人工清除喷漆面碎片;并且补漆头被挡住后,停止向原件喷漆,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停止喷漆。

而后,在挤压块上升后,用户还需将检修装置后退,重新对挤压块碾压后的原件喷漆面进行检测,即对被挤压块碾压后的原件喷漆面进行补漆或者二次挤压。

综上所述,本方案的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测距传感器采集到检测本体到原件的喷漆面之间的距离,而后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信息与预存的标准距离信息进行对比,从而控制支撑板的转动;

当检测到实际距离信息大于标准距离信息时,系统判定该检测地区喷漆面为凹陷,支撑板水平,下压块不动保证圆柱件处于初始状态,补漆头竖直向下正对检测地区的喷漆面,从而进行补漆;

当检测到的实际距离小于或等于标准距离时,系统判定该检测地区喷漆面为褶皱或鼓包,支撑板旋转至竖直,下垵块向下移动,补漆头被堵住,停止补漆,喷气头正对检测地区的喷漆面,将下垵碾压产生的薄脆喷漆面碎屑吹除。

进一步,所述检测本体底部设有用于加快漆料烘干的加热电阻丝。

加热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能对喷漆完成后的喷漆面进行烘干,加快喷漆面干燥的速度,保证测距传感器测距时,喷漆面已经干燥。

进一步,所述检测槽远离挤压块一侧的内壁为弧形内壁。

利用弧形内壁对喷气头喷气时产生的气流进行引导,从侧面吹除碎屑,避免喷气头正对碎屑,将碎屑再次粘在原件表面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所述检测本体上设有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用于调节补漆头的喷孔大小。

本方案通过调速按钮可以用来调节补漆头的喷孔大小,从而调节补漆头喷射漆料的精细程度。

进一步,所述检测槽内壁可拆卸连接有薄膜。

考虑到补漆头进行喷漆的时候会将漆料喷射在检测槽的内壁上,检测槽内漆料逐渐堆积后遮挡补漆头,从而使得补漆效率下降;本方案中在检测槽内壁上设置可拆卸的薄膜,这样当薄膜上漆料到达一定量的时候,工作人员取出该旧薄膜,更换新的薄膜,即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挤压块的底壁与原件上喷漆面的标准形状相契合。

考虑到挤压块下压时的冲力可能会在原件表面形成坑洼,本方案中,设定挤压块的底壁与原件上喷漆面的标准形状相契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检测本体4、拉簧5、电磁铁6、喷气头7、圆柱件8、补漆头9、转接杆10、挤压块11、支撑板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喷漆自动检测装置,使用时安装在喷漆设备前进的后方,即图1的中喷漆设备的右侧,所述喷漆设备能够沿着滑轨向左滑动并对滑轨下方的原件进行喷漆。

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本体4,检测本体4的底面开设检测槽,检测槽正对下方的原件,检测槽底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侧壁之间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套接有可旋转的圆柱件8,圆柱件8侧壁设有均可被弧形槽底壁挡住的补漆头9和喷气头7,在初始位置时,补漆头9的喷嘴朝向正下方,喷气头7位于补漆头的左侧;检测槽的左侧内壁上竖直设有滑槽,滑槽上设置有可滑动的挤压块11,挤压块11的底部与原件喷漆面的标准形状相契合,避免挤压块11下压时将原件压坏,挤压块11与检测槽底部之间连接有拉簧5,检测槽左侧内壁的下部开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左侧内壁下部通过合页铰接可摆动的支撑板12,支撑板12远离合页的一端设有铁片,检测槽底部设有电磁铁6,当支撑板12处于水平状态时,铁片位于电磁铁6的正下方;

所述圆柱件8位于支撑板12的右侧,挤压块11的右上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圆柱件8前端的上部的偏心位置固定有第二连接杆,转接杆10的左端开有第一连接孔,转接杆的右端开设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杆插入第一连接孔中,第二连接杆插入第二连接孔中,为减少摩擦力,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滚珠轴承,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孔之间同样也设有滚组轴承;因此本方案中的转接杆10左端与挤压块11铰接,转接杆10的右端与圆柱件8的前端偏心铰接;圆柱件8的后端连接有通气管和漆料管,通气管与喷气头7连通,漆料管与补漆头9连通,漆料管上设有用于调节补漆头9上喷头大小的调速旋钮。

检测本体4设有用于测距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该传感器到原件距离,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根据测距传感器发送的实际距离信息与预制的标准距离信息对比的结果来控制支撑板12转动;其中测距传感器位于检测本体4的底部、检测槽的左侧,测距传感器的测距方向为正下方;

此外,检测槽的右侧内壁设置为弧形内壁,而检测槽的内壁均设有可拆卸的薄膜;检测本体在检测槽的左侧安装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位于测距传感器的左侧,加热电阻丝通电后进一步对喷漆完成后的喷漆面进行烘干,加快漆面干燥的速度,保证测距传感器测距时,喷漆面已经干燥。

本方案中的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是安装在喷漆设备的后部的,喷漆设备的左部为喷漆头,中部为烘干器。

途中的喷漆设备从右向左移动,左侧的喷漆头对正下方的原料喷漆面进行喷漆;而后中部的烘干器将喷漆面烘干,最后后部的喷漆自动检测装置对喷漆后的喷漆面进行检修。

具体检修过程如下:

检测本体4通过测距传感器对测距传感器到原件的喷漆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测距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际距离信息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距离信息和实际距离信息的对比结果来控制支撑板12的转动;具体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实际距离信息与标准距离信息进行对比,当实际距离信息大于标准距离信息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电磁铁6所在电路导通,电磁铁对铁片的磁力是向上的,由于铁片位于支撑板12的右端,所以该磁力使得支撑板12保持水平;当实际距离信息小于或等于标准距离信息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电磁铁6所在电路断开,支撑板12失去磁力提供的向上的力,支撑板1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直至竖直。

当支撑板12保持水平时,支撑板12为挤压块11提供支撑力,保证挤压块11不会掉落,同时容纳槽与支撑板12的左壁相抵,保证支撑板12不会向上倾斜,所以挤压块11不会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与挤压块11偏心连接的圆柱件8保持不动,即圆柱件8上的补漆头9竖直向下,从弧形槽中露出,喷气头7被弧形槽的底壁挡住,此时补漆头9能够正常工作,而喷气头7由于被阻挡无法进行喷气;实现了在原件的喷漆面厚度不足时,进行补漆的动作。

当支撑板12摆动至竖直时,挤压块11失去支撑板12的支撑力,挤压块11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从而将拉簧5拉长;竖直下降的挤压块11与原件的喷漆面相挤压,从而将干燥后的原件上的喷漆面中的褶皱或鼓包部分压破,即将干燥后薄脆的喷漆面褶皱或鼓包部分敲碎,达到清除褶皱或鼓包形状的喷漆面的效果;而后,在拉簧5的弹力的作用下,挤压块11与原件的喷漆面碰撞后重新向上移动,从而将被敲碎的薄脆喷漆面褶皱或鼓包部分碎片露出。

随着挤压块11的下降,挤压块11向圆柱件8的上部施加倾斜向下的拉力,该拉力使得圆柱件8向逆时针旋转,从而将喷气头7旋转至竖直向下,而补漆头9在旋转后被弧形槽的底壁挡住;这样,喷气头7直接向原件进行喷气,将被挤压块11压碎的喷漆面碎片吹出,无需人工;并且补漆头9被挡住后,停止向原件喷漆,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停止喷漆。

在挤压块上升后,用户还需将检修装置后退,重新对挤压块碾压后的原件喷漆面进行检测,即对被挤压块碾压后的原件喷漆面进行补漆或者二次挤压。

期间,用户可以旋转旋钮,来调整补漆头9的喷孔大小用以调节补漆的流速;同时为保证本方案的喷漆自动检测装置的清洁和补漆头9进行喷漆的效率,本方案还需要在每次工作前更换检测槽内壁的薄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