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高压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309发布日期:2018-09-14 22:4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膜滤板,尤其是一种耐高温高压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



背景技术:

压滤机的滤板一般都采用一块隔膜滤板和一块普通滤板间隔交替组合使用,普通滤板为实心结构,隔膜滤板则由隔膜片和芯板组成内部腔室结构,隔膜滤板和普通滤板形成滤室,隔膜滤板的芯板和隔膜片之间则形成压榨介质腔。

现有技术中,隔膜滤板的隔膜片整体固定在芯板上,隔膜滤板和普通滤板压紧时,由于隔膜滤板上有凸台,隔膜片压在凸台和普通滤板之间,受力较大,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尤其在高压、高温环境下使用寿命更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结构合理的耐高温高压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

本申请包括芯板、固定在芯板两侧的隔膜片、夹具,所述芯板包括芯板密封面、芯板主体、芯板进料口、出液通道、压榨通道,所述芯板主体上设有表面引流槽,所述表面引流槽和出液通道相连,所述芯板还设有一个以上凸台,所述凸台高度和芯板密封面相同,所述隔膜片与凸台对应的位置设有隔膜片凸台口并密封的嵌套在凸台上,所述隔膜片还设有与芯板进料口互相对应的隔膜片进料口,所述芯板主体与隔膜片之间形成压榨介质腔,所述压榨通道和压榨介质腔相通。

芯板密封面使得隔膜滤板和普通滤板压紧时能够得到密封,污水经过滤后通过出液通道流出,压榨介质通过压榨通道进入压榨介质腔,芯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凸台,在隔膜片上与凸台对应的位置设置隔膜片凸台口并将隔膜片密封嵌套在凸台上,即防止了隔膜滤板和普通滤板压紧时,隔膜滤板不会被挤压,延长了使用寿命,又防止了压榨介质从凸台和隔膜片之间渗出。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为圆台形并设有凸台环形止口、凸台燕尾槽、凸台斜坡,所述隔膜片凸台口为直径与凸台相同的隔膜片凸台圆孔,所述隔膜片凸台圆孔设有燕尾环、凸台止口环,所述燕尾环卡入凸台燕尾槽,所述隔膜片上的凸台止口环卡入芯板上的凸台环形止口。

隔膜片设置燕尾环、凸台止口环,芯板设置凸台环形止口、凸台燕尾槽,将燕尾环卡入凸台燕尾槽,隔膜片上的凸台止口环卡入芯板上的凸台环形止口,即保证了隔膜片和芯板之间的密封性,又使得在自由状态下隔膜片也可以可靠的附着在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芯板设有主体斜坡,所述凸台设有凸台斜坡。

主体斜坡结构除保证芯板有足够强度外,还有利于隔膜片周边在空腔情形下也不会出现过多拉伸而短期损坏。凸台斜坡结构也有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片的周边、隔膜片凸台口、隔膜片进料口区域布设增强芯布,所述增强芯布为帘子布、玻纤布或炭纤维布,所述隔膜片周边还布有一圈正面密封线。

隔膜片的周边区域、隔膜片凸台口区域、隔膜片进料口区域等应力集中位置,在隔膜片的内部布设增强芯布,增强芯布可以是帘子布、玻纤布、炭纤维布等,不仅在强度上提升,也可以改善导热、导电等性能的材料,使得隔膜片在高压高温环境下使用寿命更长,隔膜片布设正面密封线,有利于在隔膜片与滤布背面之间的密封性,更宜于形成真空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片设有隔膜片外止口并在隔膜片边缘部设有主凸环,所述芯板周边为密封面,所述主凸环内侧和外侧分别布有止脱线、密封环线,所述密封面上设有密封面外止口,所述密封面外止口与隔膜片外止口相配合。

隔膜片外围的主凸环固定于芯板外固定槽,主凸环内侧布有止脱线(209),外侧布有密封环线,确保可靠固定与密封,防止滤板松开时隔膜片松脱,在压榨时压榨介质也不会从芯板外固定槽渗出。

芯板密封面外止口与隔膜片的外止口配合,同样有防脱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芯板进料口设有芯板进料口凸圈、芯板进料口止口环、芯板进料口凸环、芯板进料口环槽、芯板进料口环形止口,所述隔膜片进料口设有隔膜片进料口凸环、隔膜片进料口止口环、隔膜片进料口波浪环,所述隔膜片进料口凸环底部设有凸环底三角线,所述隔膜片进料口凸环嵌入芯板进料口环槽,所述隔膜片进料口止口环卡入芯板进料口环形止口,所述芯板进料口凸圈和隔膜片进料口波浪环相配合。

隔膜片上的隔膜片进料口凸环嵌入芯板上的芯板进料口环槽,隔膜片上的隔膜片进料口止口环卡入芯板上的芯板进料口环形止口。隔膜片进料口凸环底部设有凸环底三角线,有助于提高密封弹性。

芯板上的芯板进料口凸圈配合隔膜片上的隔膜片进料口波浪环,形成进料口区域的缓冲,在压榨时可以阻止料浆向芯板进料口返流,也使得隔膜片在高压高温环境下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片进料口设有齿形环线,所述夹具和芯板进料口设有螺钉孔。

通过螺钉孔可以用沉头螺钉、夹具将隔膜片进料口与芯板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压榨通道包括开设在芯板上互相连通的主孔、斜接孔、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部通道包括隔膜片设置的支撑小圆台、引流长条、出液小孔以及芯板四个角上设设置相连通的出液直孔、出液斜孔、出液孔,所述引流长条设置在隔膜片的四个角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合理,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2、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主视、左视、右视、前视、后视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仰视图;

图4为图2的a-a视图;

图5为图2的b-b视图;

图6为图5中芯板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左视图;

图7为图5中隔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左视图;

图8为图4中增强芯布、正面密封线放大示意图。

标注说明:

1-芯板2-隔膜片3-滤布桩4-接头5-夹具6-沉头螺钉7-配套的普通滤板凸台8-滤室9-压榨介质腔;

101-芯板密封面102-滤布桩孔103-主孔104-斜接孔105-凹槽106-出液斜孔107-出液通孔108-主体斜坡109-芯板外固定槽110-芯板进料口凸圈111-芯板主体112-出液直孔113-凸台114-凸台环形止口115-凸台燕尾槽116-凸台斜坡117-芯板进料口环槽118-螺钉孔119-芯板进料口120-芯板进料口环形止口121-密封面外止口122-表面引流槽;

201-引流长条202-出液小孔203-滤布支撑小圆台204-燕尾环205-凸台止口环206-正面密封线207-外止口208-主凸环209-止脱线210-密封环线211-齿形环线212-进料口止口环213-进料口凸环214-凸环底三角线215-隔膜片进料口波浪环216-增强芯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申请的解释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先将隔膜片2固定在芯板1两侧,再装上滤布桩3,装上接头4,用沉头螺钉6及夹具5将隔膜片2进料口固定在芯板1进料口,形成完整的全嵌组合式隔膜滤板。

滤液透过滤布后,从滤布支撑小圆台203之间的间隙,分别流向四角的引流长条201之间间隙,经出液小孔202,流入芯板1上出液直孔11),然后流过出液斜孔106,汇入出液通孔107,最终自压滤机管道流出。代替常用的出液深孔结构,增强芯板1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并且加工方便。

出液小孔202及出液直孔112、出液斜孔106根据过滤物料及过滤工艺所确定的滤板型号来加工。

芯板主体111与隔膜片2之间形成压榨介质腔9,隔膜片2与配套滤板之间形成滤室(滤饼腔)8。

芯板主体111布有表面引流槽122,有利于压榨介质快速充满或排空压榨介质腔9,内凹式表面引流槽122与凹槽105连通,不占用压榨介质腔9空间。

主体斜坡108结构除保证芯板1有足够强度外,还有利于隔膜片2周边在空腔情形下也不会出现过多拉伸而短期损坏。凸台斜坡117结构也有同样的效果。

隔膜片2外围的主凸环208固定于芯板外固定槽109,主凸环208内侧布有止脱线209,外侧布有密封环线210,确保可靠固定与密封,防止滤板松开时隔膜片2松脱,在压榨时压榨介质也不会从芯板外固定槽109渗出。

芯板1密封面外止口121与隔膜片2的外止口207配合,同样有防脱效果。

隔膜片2、燕尾环204嵌装在芯板1上的凸台燕尾槽115内,同时凸台止口环205卡入芯板1上的凸台环形止口114。这样确保在自由状态下,隔膜片2也可以可靠的附着在芯板1上。

隔膜片2上的隔膜片进料口凸环213嵌入芯板1上的芯板进料口环槽117,隔膜片2上的隔膜片进料口止口环212卡入芯板1上的芯板进料口环形止口120。隔膜片进料口凸环213底部设有凸环底三角线214,有助于提高密封弹性。

隔膜片2周边布有一圈正面密封线206,有利于在隔膜片2与滤布背面之间的密封性,更宜于形成真空环境。

隔膜片2周边、隔膜片凸台口区域、隔膜片进料口区域等应力集中位置,布设增强芯布216,增强芯布216可以是帘子布、玻纤布、炭纤维布等,不仅在强度上提升,也可以改善导热、导电等性能的材料。

隔膜片进料口2区域正面的齿形环线211,增大与夹具5之间摩擦。沉头螺钉6、夹具5通过螺钉孔118将隔膜片2进料口与芯板锁固。

芯板1上的芯板进料口凸圈110配合隔膜片2上的隔膜片进料口波浪环215,形成进料口区域的缓冲,在压榨时可以阻止料浆向芯板进料口119返流。

压榨介质通过接头4进入芯板1上的主孔103、斜接孔104、凹槽105进入芯板1与两侧隔膜片2之间的压榨介质腔。压榨介质反向排出。根据工艺需求,可以在芯板1上设置多个压榨介质通道,压榨介质则可以从一个通道进入,从另一通道排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