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9793发布日期:2018-09-11 17:1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机械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



背景技术:

由于效率高、成本低和质量好,用打胶机替代人工灌胶生产中空玻璃已成趋势。生产中,与电脑相连接的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作业,同时,伺服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电机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工作精度取定于编码器。但是,目前这种中空玻璃打胶机存在如下缺点:

1、打胶机头在前移时,玻璃总是被顶走,以至于打胶不精准。

2、玻璃定位松动,则容易使得玻璃掉落,加大成本,并其造成胶液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打胶机头在前移时,玻璃总是被顶走,以至于打胶不精准,玻璃定位松动,则容易使得玻璃掉落,加大成本,并其造成胶液浪费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其结构包括玻璃加固装置、设备主体、控制箱、移动轴带、喷胶箱、喷胶头,所述玻璃加固装置设于设备主体内部并通过机关枢纽相连接,所述控制箱设于设备主体左侧并电连接,所述喷胶箱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后侧并通过移动轴带活动相连接,所述喷胶箱与控制箱电连接,所述喷胶头设于喷胶箱前表面并通过机关枢纽相连接,所述玻璃加固装置由动力来源结构、下压传动机构、复位结构、中转齿轮机构、传动连接结构、下拉机构、稳固机构、矩形框架、装置外壳组成,所述动力来源结构设于装置外壳内上部且其上部暴露于空气中,所述下压传动机构设于动力来源结构下表面并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玻璃加固装置内部结构以下压传动机构为中心呈对称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共设有两个且设于下压传动机构两侧并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中转齿轮机构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下压传动机构两侧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结构共设有两个,所述传动连接结构一端与中转齿轮机构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拉机构通过拉动相连接,矩形框架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装置外壳内下壁左右两侧,所述稳固机构共设有两个且与下拉机构通过啮合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动力来源结构由空心矩形框、一号弹簧、活动支撑板、支撑柱、吸盘组成,所述空心矩形框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等距设于装置外壳内上部,所述空心矩形框与装置外壳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板与空心矩形框通过一号弹簧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板下部与下压传动机构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共设有三个且其下部伸入空心矩形框内部与活动支撑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吸盘共设有三个且分别设于支撑柱上表面并通过法兰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下压传动机构由左齿轮板、右齿轮板、铰链板、一号支杆、二号支杆、铰链座、三号支杆、四号支杆组成,所述左齿轮板设于活动支撑板下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左齿轮板左侧与中转齿轮机构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右齿轮板设于活动支撑板下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铰链板设于左齿轮板、右齿轮板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支杆上部与二号支杆上部通过铰链板活动相连接,所述铰链座设于装置外壳内下壁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三号支杆下部与四号支杆下部通过铰链座相连接,所述二号支杆下端与四号支杆上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一号支杆下端与三号支杆上端活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复位结构由套筒、二号弹簧、限位板、轴杆、衔接板组成,所述套筒设于矩形框架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设于套筒内部并通过二号弹簧相连接,所述轴杆左端伸入套筒内部并与限位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衔接板设于轴杆右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衔接板与一号支杆、三号支杆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中转齿轮机构由半齿轮、连杆、弧形齿轮板、齿轮、反卷线轴组成,所述半齿轮与左齿轮板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连杆共设有两根,所述弧形齿轮板设于半齿轮左方并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齿轮设于弧形齿轮板左侧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反卷线轴设于齿轮前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反卷线轴与传动连接结构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传动连接结构由绳索、定滑轮、支撑杆、圆盘、定滑轮柱组成,所述定滑轮设于矩形框架右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设于装置外壳内下壁左侧并位于矩形框架内部,所述支撑杆与装置外壳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圆盘设于支撑杆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定滑轮柱设于装置外壳内下壁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绳索一端与反卷线轴逆时针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圆盘、定滑轮柱与下拉机构缠绕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下拉机构由弹簧杆、绳扣板、定位螺栓柱、一号直线齿条组成,所述弹簧杆设于装置外壳内下壁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绳扣板设于弹簧杆上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绳扣板与绳索缠绕相连接,所述定位螺栓柱设于绳扣板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直线齿条设于定位螺栓柱上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一号直线齿条与稳固机构通过啮合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稳固机构由凹槽、三号弹簧、推板、限位支板、置物板、挡板、主推板、二号直线齿条组成,所述凹槽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装置外壳内上壁左侧并通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板共设有两个且设于凹槽内部并通过三号弹簧相连接,所述限位支板共设有两根且下端伸入凹槽内部并通过三号弹簧相连接,所述置物板设于限位支板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挡板设于置物板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主推板设于置物板下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二号直线齿条设于主推板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号直线齿条与一号直线齿条通过啮合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将中空玻璃放置右侧并通过玻璃加固装置将其固定,通过控制箱启动设备,喷胶箱在移动轴带的移动下通过喷胶头对中空玻璃进行移动打胶,而当中空玻璃放置吸盘进行吸附上时,对其有向下的重力,则头通过支撑柱带动活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左齿轮板向下移动并通过啮合使得半齿轮做顺时针转动,而铰链板受到左齿轮板的向下推力则推动下压传动机构伸张,并使得其两端的复位结构在其推力下处于压缩状态,而弧形齿轮板同步的随半齿轮转动并通过啮合的方式使得齿轮做逆时针转动并利用反卷线轴对绳索进行逆时针收线,进而绳扣板在绳索的拉动下向下移动,并拉动一号直线齿条向下移动,使其与二号直线齿条啮合并带动二号直线齿条向上移动,主推板受到来自二号直线齿条的向上作用力,进而推动置物板向上移动;相反的,当吸盘不再受到中空玻璃的向下重力时,则活动支撑板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轴杆也在套筒的向右弹力作用下推动下压传动机构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使得铰链板推动左齿轮板向上移动,而活动支撑板同时受到来自一号弹簧与下压传动机构的相互作用力恢复到原始状态,并置物板在限位支板受到三号弹簧的向下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利用二号直线齿条与一号直线齿条啮合使得一号直线齿条向上移动并回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通过设有的玻璃加固装置,可在设备原有玻璃固定的基础上对玻璃加强稳固,防止脱落产生玻璃破损并加大其资金成本,同时的也有利于提高中空玻璃的打胶质量,并利用设有的稳固机构,可减轻吸盘因前后活动量大而而造成真空发生器损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玻璃加固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玻璃加固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玻璃加固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玻璃加固装置-1、设备主体-2、控制箱-3、移动轴带-4、喷胶箱-5、喷胶头-6、动力来源结构-101、下压传动机构-102、复位结构-103、中转齿轮机构-104、传动连接结构-105、下拉机构-106、稳固机构-107、矩形框架-108、装置外壳-109、空心矩形框-1010、一号弹簧-1011、活动支撑板-1012、支撑柱-1013、吸盘-1014、左齿轮板-1020、右齿轮板-1021、铰链板-1022、一号支杆-1023、二号支杆-1024、铰链座-1025、三号支杆-1026、四号支杆-1027、套筒-1030、二号弹簧-1031、限位板-1032、轴杆-1033、衔接板-1034、半齿轮-1040、连杆-1041、弧形齿轮板-1042、齿轮-1043、反卷线轴-1044、绳索-1050、定滑轮-1051、支撑杆-1052、圆盘-1053、定滑轮柱-1054、弹簧杆-1060、绳扣板-1061、定位螺栓柱-1062、一号直线齿条-1063、凹槽-1070、三号弹簧-1071、推板-1072、限位支板-1073、置物板-1074、挡板-1075、主推板-1076、二号直线齿条-10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其结构包括玻璃加固装置1、设备主体2、控制箱3、移动轴带4、喷胶箱5、喷胶头6,所述玻璃加固装置1设于设备主体2内部并通过机关枢纽相连接,所述控制箱3设于设备主体2左侧并电连接,所述喷胶箱5设于设备主体2上表面后侧并通过移动轴带4活动相连接,所述喷胶箱5与控制箱3电连接,所述喷胶头6设于喷胶箱5前表面并通过机关枢纽相连接,所述玻璃加固装置1由动力来源结构101、下压传动机构102、复位结构103、中转齿轮机构104、传动连接结构105、下拉机构106、稳固机构107、矩形框架108、装置外壳109组成,所述动力来源结构101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上部且其上部暴露于空气中,所述下压传动机构102设于动力来源结构101下表面并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玻璃加固装置1内部结构以下压传动机构102为中心呈对称结构,所述复位结构103共设有两个且设于下压传动机构102两侧并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中转齿轮机构104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下压传动机构102两侧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结构105共设有两个,所述传动连接结构105一端与中转齿轮机构104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拉机构106通过拉动相连接,矩形框架108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下壁左右两侧,所述稳固机构107共设有两个且与下拉机构106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动力来源结构101由空心矩形框1010、一号弹簧1011、活动支撑板1012、支撑柱1013、吸盘1014组成,所述空心矩形框1010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等距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上部,所述空心矩形框1010与装置外壳109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板1012与空心矩形框1010通过一号弹簧1011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板1012下部与下压传动机构102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013共设有三个且其下部伸入空心矩形框1010内部与活动支撑板101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吸盘1014共设有三个且分别设于支撑柱1013上表面并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下压传动机构102由左齿轮板1020、右齿轮板1021、铰链板1022、一号支杆1023、二号支杆1024、铰链座1025、三号支杆1026、四号支杆1027组成,所述左齿轮板1020设于活动支撑板1012下表面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左齿轮板1020左侧与中转齿轮机构104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右齿轮板1021设于活动支撑板1012下表面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铰链板1022设于左齿轮板1020、右齿轮板102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支杆1023上部与二号支杆1024上部通过铰链板1022活动相连接,所述铰链座1025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下壁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三号支杆1026下部与四号支杆1027下部通过铰链座1025相连接,所述二号支杆1024下端与四号支杆1027上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一号支杆1023下端与三号支杆1026上端活动相连接,所述复位结构103由套筒1030、二号弹簧1031、限位板1032、轴杆1033、衔接板1034组成,所述套筒1030设于矩形框架108右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限位板1032设于套筒1030内部并通过二号弹簧1031相连接,所述轴杆1033左端伸入套筒1030内部并与限位板103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衔接板1034设于轴杆1033右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衔接板1034与一号支杆、三号支杆1026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中转齿轮机构104由半齿轮1040、连杆1041、弧形齿轮板1042、齿轮1043、反卷线轴1044组成,所述半齿轮1040与左齿轮板1020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连杆1041共设有两根,所述弧形齿轮板1042设于半齿轮1040左方并通过连杆1041相连接,所述齿轮1043设于弧形齿轮板1042左侧并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反卷线轴1044设于齿轮1043前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反卷线轴1044与传动连接结构105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结构105由绳索1050、定滑轮1051、支撑杆1052、圆盘1053、定滑轮柱1054组成,所述定滑轮1051设于矩形框架108右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052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下壁左侧并位于矩形框架108内部,所述支撑杆1052与装置外壳109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圆盘1053设于支撑杆1052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定滑轮柱1054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下壁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绳索1050一端与反卷线轴1044逆时针缠绕相连接且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051、圆盘1053、定滑轮柱1054与下拉机构106缠绕相连接,所述下拉机构106由弹簧杆1060、绳扣板1061、定位螺栓柱1062、一号直线齿条1063组成,所述弹簧杆1060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下壁左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绳扣板1061设于弹簧杆1060上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绳扣板1061与绳索1050缠绕相连接,所述定位螺栓柱1062设于绳扣板106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一号直线齿条1063设于定位螺栓柱1062上表面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一号直线齿条1063与稳固机构107通过啮合相连接,所述稳固机构107由凹槽1070、三号弹簧1071、推板1072、限位支板1073、置物板1074、挡板1075、主推板1076、二号直线齿条1077组成,所述凹槽1070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装置外壳109内上壁左侧并通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推板1072共设有两个且设于凹槽1070内部并通过三号弹簧1071相连接,所述限位支板1073共设有两根且下端伸入凹槽1070内部并通过三号弹簧1071相连接,所述置物板1074设于限位支板1073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挡板1075设于置物板1074左侧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主推板1076设于置物板1074下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二号直线齿条1077设于主推板1076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二号直线齿条1077与一号直线齿条1063通过啮合相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中空玻璃打胶机,其工作原理为:将中空玻璃放置2右侧并通过玻璃加固装置1将其固定,通过控制箱3启动设备,喷胶箱5在移动轴带4的移动下通过喷胶头6对中空玻璃进行移动打胶,而当中空玻璃放置吸盘1014进行吸附上时,对其有向下的重力,则头通过支撑柱1013带动活动支撑板1012向下移动,左齿轮板1020向下移动并通过啮合使得半齿轮1040做顺时针转动,而铰链板1022受到左齿轮板1020的向下推力则推动下压传动机构102伸张,并使得其两端的复位结构103在其推力下处于压缩状态,而弧形齿轮板1042同步的随半齿轮1040转动并通过啮合的方式使得齿轮1043做逆时针转动并利用反卷线轴1044对绳索1050进行逆时针收线,进而绳扣板1061在绳索1050的拉动下向下移动,并拉动一号直线齿条1063向下移动,使其与二号直线齿条1077啮合并带动二号直线齿条1077向上移动,主推板1076受到来自二号直线齿条1077的向上作用力,进而推动置物板1074向上移动;相反的,当吸盘1014不再受到中空玻璃的向下重力时,则活动支撑板1012在一号弹簧101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轴杆1033也在套筒1030的向右弹力作用下推动下压传动机构102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使得铰链板1022推动左齿轮板1020向上移动,而活动支撑板1012同时受到来自一号弹簧1011与下压传动机构102的相互作用力恢复到原始状态,并置物板1074在限位支板1073受到三号弹簧1071的向下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利用二号直线齿条1077与一号直线齿条1063啮合使得一号直线齿条1063向上移动并回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打胶机头在前移时,玻璃总是被顶走,以至于打胶不精准,玻璃定位松动,则容易使得玻璃掉落,加大成本,并其造成胶液浪费,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的玻璃加固装置,可在设备原有玻璃固定的基础上对玻璃加强稳固,防止脱落产生玻璃破损并加大其资金成本,同时的也有利于提高中空玻璃的打胶质量,并利用设有的稳固机构,可减轻吸盘因前后活动量大而而造成真空发生器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