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6429发布日期:2018-11-17 00:5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

由于塑料具有质轻、价廉、强度高和容易加工等优良性能,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极少数塑料管以外,90%的塑料制品使用寿命短,造成废塑料数量的急剧增加。现阶段,我国废塑料回收技术仍然以物理回收为主,回收利用工序主要为收集、分类分离、清洗、干燥、破碎或造粒,经过改性再加工制成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与新料混合使用。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随着高分子材料加热、熔化或聚合,部分高分子聚合物、颜料、填料、助剂等成份发生裂解或氧化分解,产生芳香族类、胺、硫化氢、酚类、醛类、酸、碱、不饱和烃类等污染物,挥发并扩散出来,夹带着灰尘和水分,通过机械排风排至室外,对周围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随着工业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现有的塑料废气处理设备在利用水淋溶解处理塑料废气净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二次污染,这些废水需要单独处理,增加污染治理复杂工序,应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的顶端面中央贯通连接过滤管,过滤管的底端开口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面中央贯通连接进气筒,进气筒的外圆面上部套设有滤尘网,滤尘网是环形网,进气筒的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连通孔,进气筒通过连通孔与过滤管贯通连接,支撑隔板把塔体的内腔分隔成净化腔和进气腔,进气腔设在净化腔的下方,进气腔的一侧端贯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吸气泵,净化腔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层、光触媒处理层和支撑板,支撑板是环形板,支撑板的顶端面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臭氧电极架,臭氧电极架的底端设有臭氧电极,光触媒处理层包括框架和光触媒栅板,框架是圆环结构,框架内套设在塔体的内腔,框架的内孔设有光触媒栅板,塔体的顶端贯通连接排气管,塔体的轴线与排气管的轴线重合,塔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脚。

进一步的,支撑板的边缘均匀的贯通连接若干排尘管,支撑板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与排尘管相配合的导流斗,排尘管的底端贯通连接塔体的底端。

进一步的,排尘管在竖直方向上与滤尘网相对应。

进一步的,排尘管的底端开口设有防护网。

进一步的,支撑隔板的轴线与过滤管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进气筒的轴线与过滤管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臭氧电极架在竖直方向上与支撑板的中孔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塑料废气经进气管进入进气腔,然后通过进气筒进入过滤管,在滤尘网的过滤下,去除废气中的颗粒杂质,然后经过滤管进入净化腔,然后依次经臭氧电极、光触媒处理层以及活性炭过滤层的层层过滤处理,使得塑料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进一步净化处理,提高废气质量,降低废气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光触媒处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支撑隔板,3-净化腔,4-进气腔,5-过滤管,6-进气筒,7-支撑板,8-连通孔,9-滤尘网,10-排尘管,101-防护网,11-导流斗,12-进气管,13-吸气泵,14-支撑板,15-臭氧电极架,16-臭氧电极,17-支撑杆,18-光触媒处理层,181-框架,182-光触媒栅板,19-活性炭过滤层,20-排气管,2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可防止废水产生的塑料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支撑隔板2,所述支撑隔板2的顶端面中央贯通连接过滤管5,支撑隔板2的轴线与过滤管5的轴线重合,所述过滤管5的底端开口设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顶端面中央贯通连接进气筒6,所述进气筒6的轴线与过滤管5的轴线重合,进气筒6的外圆面上部套设有滤尘网9,所述滤尘网9是环形网,所述进气筒6的外圆面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连通孔8,进气筒6通过连通孔8与过滤管5贯通连接,所述支撑隔板2把塔体1的内腔分隔成净化腔3和进气腔4,所述进气腔4设在净化腔3的下方,进气腔4的一侧端贯通连接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上设有吸气泵13,所述净化腔3的内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层19、光触媒处理层18和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是环形板,支撑板14的顶端面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顶端设有臭氧电极架15,所述臭氧电极架15在竖直方向上与支撑板14的中孔相对应,臭氧电极架15的底端设有臭氧电极16,所述光触媒处理层18包括框架181和光触媒栅板182,所述框架181是圆环结构,框架181内套设在塔体1的内腔,框架181的内孔设有光触媒栅板182,所述塔体1的顶端贯通连接排气管20,塔体1的轴线与排气管20的轴线重合,塔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脚21。

本发明使用时,塑料废气经进气管12进入进气腔4,然后通过进气筒6进入过滤管5,在滤尘网9的过滤下,去除废气中的颗粒杂质,然后经过滤管5进入净化腔3,然后依次经臭氧电极16、光触媒处理层18以及活性炭过滤层19的层层过滤处理,使得塑料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进一步净化处理,提高废气质量,降低废气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实施例1,启动吸气泵13,塑料废气在吸气泵13的作用下,经进气管12进入进气腔4,然后进入进气筒6,经连通孔8进入过滤管5,在滤尘网9的过滤下,去除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过滤后的废气通过过滤管5进入净化腔3,然后依次经臭氧电极16、光触媒处理层18以及活性炭过滤层19的层层过滤处理,使得塑料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进一步净化处理,提高废气质量,降低废气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阐述,所述支撑板7的边缘均匀的贯通连接若干排尘管10,支撑板7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与排尘管10相配合的导流斗11,所述排尘管10在竖直方向上与滤尘网9相对应,所述排尘管10的底端贯通连接塔体1的底端,排尘管10的底端开口设有防护网101,通过设置排尘管10,使得滤尘网9过滤的粉尘颗粒物掉落后,通过导流斗11进入排尘管10,然后排出,放置粉尘颗粒在滤尘网9的下方积累,导致堵塞。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