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6845发布日期:2018-12-01 01:0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之后,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一路突飞猛进。在高速公路发展的最初15年,也就是1990到2005年,高速公路建设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全国高速里程均在以每年20%-80%的同比增速增长,特别是1998-2005年间每年平均新通高速公里里程在4500公里以上。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迅猛上升,高速公路的桥梁所经受的动载荷强度、冲击力、和疲劳作用不断地增强,使桥面经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导致公路沿线很多桥面铺装层出现车辙、推移、开裂、脱层、坑洞等大量的破坏现象,严重影响了桥面的路用性能,而且极大的影响了公路的耐久性和运营安全,使正常的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高速公路属于跨区域的线性结构,对其混凝土工程进行点或段的维修带来了很多困难,除此之外,高速公路维修工期紧、地点变动大以及对混凝土需求的小方量及生产的不连续性等特点,因此在高速公路混凝土维修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多为固定式,距离施工工地比较远,因此施工时需要配置多辆搅拌车,导致成本上升,并且运输时间长也会造成混凝土塌落度下降,影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除此之外,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多为拼装式,一方面占地面积大,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转场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210591738.0的专利就存在以上问题,公开了一种配置振动搅拌主机的混凝土搅拌站,其包括骨料配料机、骨料提升机构、主楼平台、水泥仓、粉煤灰仓、水泥螺旋输送器、粉煤灰螺旋输送器、水泥称、粉煤灰称、水称、水箱、控制室、主机支架平台和振动搅拌主机置,其中:所述的主楼平台为“回”字型结构,且通过四根主楼支腿支撑固定在基面上,四根所述主楼支腿对称设置;所述主机支架平台设置在主楼平台的中心开口处且低于主楼平台,且通过四根支架平台支腿支撑固定在基面上,四根支架平台支腿和四根主楼支腿形成“目”字型结构,所述骨料配料机为配置有平皮带且集骨料储存、配料、称量和输送为一体的装置,所述的振动搅拌主机固定在主机支架平台上,所述的振动搅拌主机与主机支架平台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块。该发明虽然保证粉料称和水称的称量准确性,但是也存在上面所述的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高,转场费力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也有人尝试解决以上问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60734.8,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快捷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其包括骨料配料供给系统、粉料配料供给系统、液体配料供给系统、搅拌系统、控制面板、泵送系统和运输系统;骨料配料供给系统、粉料配料供给系统、液体配料供给系统、搅拌系统、控制面板、泵送系统均设置在拖车车板上,骨料配料供给系统、粉料配料供给系统、液体配料供给系统均与搅拌系统连通;所述骨料配料供给系统包括骨料仓、骨料计量装置和骨料输送装置,骨料仓包括大石仓、小石仓和砂仓,所述的骨料计量装置包括大石仓计量装置、小石仓计量装置和砂仓计量装置,分别设置在大石仓、小石仓和砂仓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的粉料配料供给系统包括粉料上料装置、粉料仓、粉料计量装置和粉料输送装置,所述所述粉料上料装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粉料计量装置包括粉料一仓计量装置、粉料二仓仓量装置和粉料三仓计量装置,所述粉料一仓计量装置、粉料三仓仓计量装置和粉料二仓计量装置的入料口均与相对应的粉料输送装置出口相连,且其出料口均与搅拌机连通;搅拌系统包括主机架和搅拌机,所述搅拌机设置在主机架上,泵送系统设置在搅拌机卸料门下方。但是,该技术方案在解决了方便运输的问题时还存在空间要求条件高,产品机构过于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还存在空间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的问题,解决的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存在空间要求条件高,产品机构过于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还存在空间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具有搅拌容积可变、重心可调、方便运输、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包括底盘、底座支架和搅拌系统;所述的底座支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搅拌系统固定在底座支架上;还包括骨料存储供给系统、粉料存储供给系统、液体存储供给系统、控制模块以及清洗系统;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系统、粉料存储供给系统、液体存储供给系统均固定在底座支架上且均与搅拌系统连接;所述的清洗系统与液体存储供给系统连接;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系统、粉料存储供给系统、液体存储供给系统、搅拌系统以及清洗系统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装置;所述的清洗系统包括喷头;所述的喷头位于搅拌装置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支架和连接轴;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下搅拌筒、上搅拌筒、顶盖和固定圈;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与下搅拌筒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支架连接;所述的下搅拌筒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的上搅拌筒的下部插入下搅拌筒的顶部内,下搅拌筒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凸块结构,上搅拌筒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凹槽结构,当工作时,下搅拌筒通过凸块结构带动上搅拌筒一起转动;所述的顶盖位于上搅拌筒的顶部并且通过固定圈相连接,其中,固定圈通过螺栓与上搅拌筒连接,固定圈通过轴向接触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与顶盖连接,既实现了两者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又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相对转动;所述的上搅拌筒顶部内壁侧设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通过滚珠与顶盖底部相连接;所述的搅拌支架包括搅拌架、圆形轨道和丝杆;所述的顶盖中心位置设置有与丝杆的一端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的丝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搅拌架的顶部;所述的圆形轨道为圆环结构,其内壁通过滚珠与下搅拌筒的外壁相连接,其外壁固定在搅拌架上;所述的搅拌架包括导向柱,导向柱位于上搅拌筒的侧面;所述的顶盖的侧面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顶盖连接,另一端套接在导向柱上,当动力装置带动丝杆转动时,带动顶盖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了上搅拌筒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工作效率高,方便运输。

优选地,所述的下搅拌筒和上搅拌筒内壁上均设有搅拌块并且位置相互错开,其中下搅拌筒内壁上的搅拌块为l形,在作业过程中,搅拌装置中间位置的混凝土也能够得到搅动,实现了混凝土的搅拌均匀性,从而控制了混凝土的品质;所述的上搅拌筒和下搅拌筒的间隙设为a,上搅拌筒的壁厚为t,下搅拌筒的壁厚s,下搅拌筒的内壁半径r,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其中μ取0.7-0.9,当μ取值过大时,导致上搅拌筒和下搅拌筒的间隙变大,一方面,上搅拌筒和下搅拌筒产生晃动,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渗漏,影响混凝土配合比;当μ取值过小时,导致上搅拌筒和下搅拌筒的间隙过小,造成两者装配困难,给生产装配中增加了太高的成本,性价比底;所述的μ取0.8时,既不会对装配要求太高,也不会导致混凝土渗漏,性价比最好。优选地,所述底座支架底部设有齿轮,所述下搅拌筒底部设有齿牙结构,齿轮齿牙与下搅拌筒对应的齿牙相啮合,动力装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搅拌装置转动,从而完成搅拌工作。

优选地,所述的顶盖上设有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和液体接口,其中液体接口位于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之间,在输料过程中,液体会形成一个隔离层,防止粉料从骨料进料口进入到空气中,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也实现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所述的搅拌架顶部设有进料斗,进料斗位于骨料进料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系统(2)包括骨料仓、骨料计量装置和骨料输送装置;所述的骨料仓包括石仓和砂仓;所述的骨料输送装置为履带式传送,履带上固定有送料容器,送料容器从侧面看为五角型结构,四周为封闭式结构,保证了运料过程中骨料不会遗落,实现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所述的骨料计量装置包括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且只设有一个出料口;所述的石仓和砂仓的底部各设有一个出料口,并且出料口底部各设有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骨料输送装置上的送料容器的进料位置上方,骨料输送装置上的送料容器的出料位置设置在搅拌架进料斗的上方;工作时,动力装置带动骨料输送装置运动,当履带上的送料容器运动到计量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时,骨料输送装置停止运动,一定量的的骨料从计量装置的出料口出来,进入到履带上的送料容器中,动力装置带动骨料输送装置继续运动;当履带上的送料容器运动到搅拌架进料斗的上方时,骨料输送装置停止运动,送料容器里的骨料开始滑出来进入进料斗,完成送料过程。优选地,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系统包括粉料仓、粉料计量装置、粉料输送装置和弹性通道;所述的粉料仓为封闭式结构,所述粉料仓的出料口设置在粉料输送装置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粉料计量装置进料口的上方且固定在搅拌架的顶部;,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的出料口通过弹性通道与粉料计量装置相连,所述的弹性通道具有伸缩功能且是封闭式结构;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为螺旋输料结构;所述的粉料计量装置与顶盖上的粉料接口相连,降低了粉料在输料过程中粉尘对环境的影响,也保证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优选地,所述的液体存储供给系统包括液体存储仓、液体计量装置和液体输送装置,液体存储仓的出口与液体计量装置相连,液体计量装置的出口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与顶盖上的液体接口相连。

一种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a.到达作业现场后所述的搅拌装置通过丝杆来带动上搅拌筒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

b.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将相应的的骨料、粉料、液体通过相应的输料装置输送到搅拌装置里;

c.所述底座支架底部设有齿轮,带动下搅拌筒转动,通过凸块带动上搅拌筒转动,完成搅拌工作;

d.完成作业后,所述的清洗系统通过喷头清洗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

e.清洗完成后,所述的搅拌装置通过丝杆来降低上搅拌筒的位置,从而降低重心,方便运输;

f.所述的清洗系统的水压设为p/mpa,喷头到清洗位置的竖直距离为c/cm,水平距离为d/cm,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其中ε取4.6-4.8,当ε取值过大时,喷头位置的水压p也将增大,造成喷头的使用寿命变短;当ε取值过小时,喷头位置的水压p也将变大,导致清洗效果不理想;所述的ε取4.7时,既能达到清洗要求,也能保障喷头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紧凑、方便运输、生产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本发明搅拌筒采用分离式结构,作业时,通过丝杆来带动上搅拌筒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完成作业后,所述的清洗系统通过喷头清洗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清洗系统的水压随着清洗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清洗干净,方便下次作业;

(4)本发明清洗完成后,所述的搅拌装置通过丝杆来降低上搅拌筒的位置,从而降低重心,方便运输,能够在相对崎岖的路面上快速移动,能够深入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5)本发明中骨料输送装置为履带式传送,履带上固定有送料容器,送料容器从侧面看为五角型结构,保证了运料过程中骨料不会遗落,实现了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

(6)本发明中下搅拌筒内壁上的搅拌块为l形,在作业过程中,搅拌装置中间位置的混凝土也能够得到搅动,实现了混凝土的搅拌均匀性,从而控制了混凝土的品质;

(7)本发明中采用固定圈连接上搅拌筒和顶盖,既实现了两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又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相对转动,采用的轴向接触轴承主要承受了竖直方向上的载荷,采用的角接触球轴承主要承受水平方向上的载荷;

(8)本发明中顶盖上设有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和液体接口,其中液体接口位于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之间,在输料过程中,液体会形成一个隔离层,防止粉料从骨料进料口进入到空气中,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也实现了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整体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搅拌系统部分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搅拌系统中顶部位置部分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搅拌系统水平方向上运动传递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骨料输送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骨料输送装置上的送料容器结构图。

图中:1、底座支架;

2、骨料存储供给系统;21、骨料仓;211、石仓;212、砂仓;22、骨料计量装置;23、骨料输送装置;

3、粉料存储供给系统;31、粉料仓;32、粉料计量装置;33、粉料输送装置;

4、液体存储供给系统;

5、搅拌系统;51、搅拌装置;511、下搅拌筒;512、上搅拌筒;513、顶盖;514、固定圈;52、搅拌支架;521、搅拌架;522、圆形轨道;523、丝杆;53、连接轴;

6、控制模块;

7、清洗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包括底盘、底座支架1和搅拌系统5;所述的底座支架1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搅拌系统5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还包括骨料存储供给系统2、粉料存储供给系统3、液体存储供给系统4、控制模块6以及清洗系统7;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系统2、粉料存储供给系统3、液体存储供给系统4均固定在底座支架1上且均与搅拌系统5连接;所述的清洗系统7与液体存储供给系统4连接;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系统2、粉料存储供给系统3、液体存储供给系统4、搅拌系统5以及清洗系统7均与控制模块6相连;所述的搅拌系统5包括搅拌装置51;所述的清洗系统7包括喷头;所述的喷头位于搅拌装置51的内部,每次使用完毕之后可以启动喷头进行清洗,喷头位置的水压随着喷头到清洗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所述的搅拌系统5包括搅拌支架52和连接轴53;所述的搅拌装置51包括下搅拌筒511、上搅拌筒512、顶盖513和固定圈514;所述的连接轴53的一端与下搅拌筒51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支架52连接;所述的下搅拌筒51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的上搅拌筒512的下部插入下搅拌筒511的顶部内,下搅拌筒511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凸块结构,上搅拌筒512的外侧壁设有与之相对应的凹槽结构;所述的顶盖513位于上搅拌筒512的顶部并且通过固定圈514相连接;所述的上搅拌筒512顶部内壁侧设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通过滚珠与顶盖513底部相连接;所述的搅拌支架52包括搅拌架521、圆形轨道522和丝杆523;所述的顶盖513中心位置设置有与丝杆523的一端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的丝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搅拌架521的顶部;所述的圆形轨道522为圆环结构,其内壁通过滚珠与下搅拌筒511的外壁相连接,其外壁固定在搅拌架521上;所述的搅拌架521包括导向柱,导向柱位于上搅拌筒512的侧面;所述的顶盖513的侧面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顶盖513连接,另一端套接在导向柱上。所述的顶盖513上设有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和液体接口,其中液体接口位于骨料进料口、粉料接口之间;所述的搅拌架521顶部设有进料斗,进料斗位于骨料进料口的上方。底座支架1底部设有齿轮;所述下搅拌筒511底部设有齿牙结构,齿轮齿牙与下搅拌筒511对应的齿牙相啮合。所述的下搅拌筒511和上搅拌筒512内壁上均设有搅拌块并且位置相互错开,其中下搅拌筒511内壁上的搅拌块为l形。

所述的骨料存储供给系统2包括骨料仓21、骨料计量装置22和骨料输送装置23;所述的骨料仓21包括石仓211和砂仓212;所述的骨料输送装置23为履带式传送,履带上固定有送料容器;所述的骨料计量装置22包括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且只设有一个出料口;所述的石仓211和砂仓212的底部各设有一个出料口,并且出料口底部各设有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石料计量装置和砂料计量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骨料输送装置23上的送料容器的进料位置上方,骨料输送装置23上的送料容器的出料位置设置在搅拌架521进料斗的上方。

所述的粉料存储供给系统3包括粉料仓31、粉料计量装置32、粉料输送装置33和弹性通道;所述粉料仓31的出料口设置在粉料输送装置33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33的出料口设置在粉料计量装置32进料口的上方且固定在搅拌架521的顶部,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33的出料口通过弹性通道与粉料计量装置32相连,所述的粉料计量装置32与顶盖513上的粉料接口相连,所述的粉料输送装置为螺旋输料结构。

所述的液体存储供给系统4包括液体存储仓、液体计量装置和液体输送装置,液体存储仓的出口与液体计量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计量装置的出口与液体输送装置相连,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与顶盖513上的液体接口相连。

由于搅拌装置在作业时内壁上会依附大量的混凝土颗粒,作业完成2小时后更加难以清理,如果通过人工清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只能清理掉较大的混凝土颗粒,清理效果很难达到要求,尤其是目前的水泥搅拌装置在搅拌时,细小颗粒和金属壁的附着力最大,最难以清洗,如果清洗不完全,尤其是微小颗粒残留,会对二次附着提供附着点,日积月累,导致更加的难以清洗,甚至要借助强大的外力才能实现彻底清洗,费时费力,而我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发现搅拌装置作业完成后,如果清洗即使,水束的压力、喷头到清洗位置的竖直距离和喷头到清洗位置的水平距离对搅拌桶内壁的清洗效果有着明显的联系,尤其是改善细小颗粒会因为水压的作用力,改变其颗粒和侧壁之间的表面附着力,尤其是通过控制这三者之前的关系,上层颗粒在特定的水压、角度等条件下,会沿着侧壁发生旋转,对下面的附着颗粒行成二次冲击,能够达到很好的清洗效果,本实施例优选了清洗系统7的水压设为p/mpa,喷头到清洗位置的竖直距离为c/cm,水平距离为d/cm,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其中ε取4.7,此数据实时效果最佳。

所述的上搅拌筒512和下搅拌筒511的间隙为0.28cm,上搅拌筒512的壁厚为5cm,下搅拌筒511的壁厚5cm,下搅拌筒的内壁半径100cm。

将本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某公路改造工程,现场铺装宽12m,厚度18cm,长度为800m;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距离施工现场约25km,选用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牵引车带到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按照每小时50km的速度经过半小时到达作业现场后,迅速调试,投入生产,在1小时之内完成;启动动力装置,采用挖掘机对其进行原料添加,同时,动力装置带动丝杆转动,带动上搅拌筒512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通过控制模块7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开始生产,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的生产效率约为67m3/h,浇筑结果混凝土良好,强度满足规划要求,在25.8个小时内完成,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密封性方面良好,并没有混凝土溢出;在清洗过程中,第一遍清洗花费了3分钟,清洗掉了75%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第二遍清洗花费了4分钟,清洗掉了15%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第三遍清洗花费了5分钟,清洗掉了9%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加上运输、调试,总共花去了27.5个小时完成工作,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大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所述的清洗系统7的水压设为p/mpa,喷头到清洗位置的竖直距离为c/cm,水平距离为d/cm,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其中ε取7.2。

所述的上搅拌筒512和下搅拌筒511的间隙为1.2cm,上搅拌筒512的壁厚为4cm,下搅拌筒511的壁厚5cm,下搅拌筒的内壁半径100cm。

将本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某公路改造工程时,现场铺装宽8m,厚度12cm,长度为600m;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距离施工现场约50km,选用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牵引车带到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按照每小时50km的速度经过1小时到达作业现场后,迅速调试,投入生产,在1小时之内完成;启动动力装置,采用挖掘机对其进行原料添加,同时,动力装置带动丝杆转动,带动上搅拌筒512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通过控制模块7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开始生产,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的理论生产效率约为67m3/h,生产过程中,由于上搅拌筒512和下搅拌筒511的间隙过大,造成混凝土中粉料和液体在搅拌过程中外漏,大大浪费了原材料,影响了工作效率,实际生产效率仅为62m3/h,由于渗出的粉料过多,导致浇筑结果不好,强度难以满足规划要求,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后来经过更换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设备,才完成施工;在清洗过程中,第一遍清洗花费了3分钟,清洗掉了85%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第二遍清洗花费了4分钟,清洗掉了13%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但是由于水压太大,导致喷头受损严重,大大减少了喷头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

所述的清洗系统7的水压设为p/mpa,喷头到清洗位置的竖直距离为c/cm,水平距离为d/cm,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其中ε取2。

将本实施例的设备应用于某公路改造工程时,现场铺装宽10m,厚度15cm,长度为400m;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距离施工现场约75km,选用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牵引车带到所述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按照每小时50km的速度经过1.5小时到达作业现场后,迅速调试,投入生产,在1小时之内完成;启动动力装置,采用挖掘机对其进行原料添加,同时,动力装置带动丝杆转动,带动上搅拌筒512上升,进而增大搅拌容积;通过控制模块7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开始生产,该公路混凝土运输搅拌装置的生产效率约为67m3/h,浇筑结果混凝土良好,强度满足规划要求,在9个小时内完成;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密封性方面良好,并没有混凝土溢出;在清洗过程中,由于清洗系统7的水压过小,清洗不了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后来不得不进行人工清洗,第一遍人工清洗了30分钟,清洗掉了60%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第二遍人工清洗了18分钟,清洗掉了,21%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第三遍人工清洗了12分钟,清洗掉了10%的残留在搅拌装置内壁上的余料,加上运输、调试,总共花去了12.5个小时完成工作,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虽然效率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是在清洗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