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限位和缓冲装置的点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8682发布日期:2018-11-24 12:5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限位和缓冲装置的点胶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限位和缓冲装置的点胶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部分框架式桥堆生产过程中,对于点胶机构设置有旋钮调节功能以调整其高度,但长久工作或调节不当时会导致针头过低从而接触芯片,造成芯片受力损伤,影响产品性能。对此,如何在确保点胶质量的同时,不会损坏针头或芯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能有效避免碰撞的带有限位和缓冲装置的点胶模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于机械臂上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点胶头,所述点胶头内设有胶体,所述框架上设有c型开口,所述开口背向机械臂,所述开口内设有限位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开口内侧,所述缓冲装置位于开口外侧,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杆和滑块,所述滑杆卡设在开口内,所述滑块沿滑杆伸展方向设有穿孔,所述滑杆穿设于穿孔内,所述滑块的一侧连接点胶头;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柱、弹簧和套管,所述限位柱设于开口内侧顶部,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柱上,所述弹簧的顶端活动连接在开口顶部,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套接在限位柱上、沿限位柱做上下直线运动;

所述点胶头底部与初始状态下套管底部相对于同一平面的高度差为d1,所述套管的最大行程为d2,所述d1和d2的关系为:d1〉d2。

所述套管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所述点胶头包括笔筒和设于笔筒内并延伸至笔筒外部的针头,所述笔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针头贯穿所述通孔,

所述笔筒底部由边缘向中心收缩、呈锥状,所述笔筒的内侧顶部设有压簧,所述压簧连接针头上部;

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套设在针头下部并卡设于笔筒内底部;

所述笔筒内装有胶体。

所述针头上设有至少一对拨片,一对所述拨片呈倒v型设置,若干所述拨片对称设立,所述拨片位于笔筒内。

所述笔筒内顶部设有轴承,所述压簧位于轴承的轴向中心,所述轴承内卡设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套设在针头上,所述内螺纹管的螺距为7-8mm,所述内螺纹管的外壁设有若干搅拌叶片。

所述压簧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弹簧的劲度系数。

本发明在工作中,将限位装置和缓冲装置均设于框架的开口内且缓冲装置相对于限位装置更加靠近开口的内部,滑块在滑杆上做上下直线运动,由于点胶头的与滑块的一侧相连,所以滑块可以带动点胶头上下运动,进一步的,由于滑块只能在滑杆上做上下直线运动,限制了滑块的行程,也就限制的点胶头的行程,避免点胶头与待点胶的芯片过近而压伤芯片,实现限位操作;在机械臂下压过程中,套管顺延限位柱向上运动,在弹簧的缓冲作用下,有效避免机械臂受冲击力而损伤,实现缓冲操作;本发明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紧凑,能有效避免碰撞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点胶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点胶头动作状态参考图,

图5是点胶头优化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点胶头优化结构实施例动作状态参考图;

图中1是机械臂,

2是框架,20是开口,

3是点胶头,31是笔筒,311是通孔,312是轴承,32是针头,320是拨片,33是压簧,34是挡板,35是内螺纹管,350是搅拌叶片,

4是胶体,

51是滑杆,52是滑块,520是穿孔,

61是限位柱,62是弹簧,63是套管,630是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6所示,包括设于机械臂1上的框架2,所述框架1上设有点胶头3,所述点胶头3内设有胶体4,所述框架2上设有c型开口20,所述开口20背向机械臂1,所述开口20内设有限位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开口20内侧,所述缓冲装置位于开口20外侧,限位装置和缓冲装置均设于开口内且缓冲装置相对于限位装置更加靠近开口的内部,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杆41和滑块42,所述滑杆41卡设在开口20内,所述滑块42沿滑杆41伸展方向设有穿孔420,所述滑杆41穿设于穿孔420内,所述滑块42的一侧连接点胶头3;滑块在滑杆上做上下直线运动,由于点胶头的与滑块的一侧相连,所以滑块可以带动点胶头上下运动,进一步的,由于滑块只能在滑杆上做上下直线运动,限制了滑块的行程,也就限制的点胶头的行程,避免点胶头与待点胶的芯片过近而压伤芯片。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柱51、弹簧52和套管53,所述限位柱51设于开口20内侧顶部,所述弹簧52套设在限位柱51上,所述弹簧52的顶端活动连接在开口20顶部,所述弹簧52的底端与套管53固定连接,所述套管53套接在限位柱51上、沿限位柱51做上下直线运动;

所述点胶头3底部与初始状态下套管53底部相对于同一平面的高度差为d1,所述套管53的最大行程为d2,所述d1和d2的关系为:d1〉d2。这样,在机械臂下压过程中,套管顺延限位柱向上运动,在弹簧的缓冲作用下,有效避免机械臂受冲击力而损伤,同时,套管顶部运动到最高点后,点胶头底部与芯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距离,避免点胶头与待点胶的芯片过近而压伤芯片。

所述套管53的底部设有橡胶垫530。这样,使得套管与待点胶芯片的接触得到缓冲,避免套管过度下压造成芯片损坏。

所述点胶头3包括笔筒31和设于笔筒31内并延伸至笔筒31外部的针头32,所述笔筒31的底部设有通孔311,所述针头32贯穿所述通孔311,

所述笔筒31底部由边缘向中心收缩、呈锥状,所述笔筒31的内侧顶部设有压簧33,所述压簧33连接针头上部;

还包括挡板34,所述挡板34套设在针头32下部并卡设于笔筒31内底部;

所述笔筒31内装有胶体6。在工作中,机械臂带动点胶头向下运动,针头端部抵住待涂抹处,下压,针头保持静止,笔筒会向下运动,挡板相对于笔筒向上运动,使得挡板与笔筒内壁之间产生空隙,这样,胶体在重力作用下透过缝隙向下运动,从而充满挡板和开口所形成的空腔;在笔筒和针头之间设有压簧,在压簧开始储能,笔筒的下降运动更加平稳,不会产生过快运动,这样,操作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在开始点胶时,机械臂带动笔筒向上运动,在压簧弹力的作用下,促进笔筒的上升,此时,挡板相对笔筒向下运动,使得挡板与开口之间的空腔变小,这样,胶体就会被挡板压出开口,顺延针头到达框架,同时也使得笔筒内的胶体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笔筒底部由边缘向中心收缩、呈锥状,笔筒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筒状,一部分是锥状,这样,挡板相对笔筒上升后,才会与笔筒间产生缝隙,确保胶体可以流出。

所述针头32上设有至少一对拨片320,一对所述拨片320呈倒v型设置,若干所述拨片320对称设立,所述拨片320位于笔筒31内。一对拨片呈倒v型设置,也就是说,拨片朝向笔筒底部倾斜,这样,在笔筒上升过程中,拨片相对笔筒向下运动,拨片挤压胶体向下运动,促进胶体的排出,同时,拨片在笔筒内的上下运动,搅动了胶体,保证了胶体的流动性。

所述笔筒31内顶部设有轴承312,所述压簧33位于轴承312的轴向中心,所述轴承312内卡设有内螺纹管35,所述内螺纹管35套设在针头32上,所述内螺纹管35的螺距为7-8mm,所述内螺纹管35的外壁设有若干搅拌叶片350。这样,笔筒下压后,带动内螺纹管向下运动,由于内螺纹管的螺距较大,达到了7-8mm,所以,在针头的顶撑作用下,内螺纹管开始旋转,在轴承座的支撑下,内螺纹管的旋转动作更加顺畅,且相对笔筒不会产生位移;内螺纹管的外壁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随着内螺纹管的转动而转动,这样,使得笔筒内的胶体发生翻转,确保了胶体的流动性。

所述压簧33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弹簧62的劲度系数。也就是说,压簧相对于压簧更加容易被压缩或拉伸,这样,使得笔筒更加容易被按压,确保出胶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