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粉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4302发布日期:2019-01-08 20:44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粉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磨粉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粉打磨机。



背景技术:

磨粉机是一系列将玉米、花生、芝麻、大豆、小麦等五谷杂粮及中药材等物料从大块物体磨碎成粉状材料的设备的统称,现有的磨粉机设备多没有配备制冷功能,由于磨粉破碎过程中物料受到剧烈的挤压摩擦,常会释放出大量热量,这样一方面导致设备过热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高温下会影响所磨物品的品质,如打磨药材时,会导致有效的药材成分在高温下挥发,进而影响其药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发明了一种水冷式撞击磨粉机,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发明专利cn103658230a,其主要是通过对壳体进行水循环的方式降温,而磨粉机的内部无法通过水循环的方式直接降温,虽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还不完全;为此,开发一种具有散热快、保护药效的药粉打磨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快、保护药效的药粉打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药粉打磨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下架体、上架板和中架撑,所述下架体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上架板,所述上架板的上表面的前后对称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法兰孔和工艺孔,所述法兰孔的圆周均布设置有螺纹底孔,所述下架体的中部右侧通过焊接设置有中架撑,所述架体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下壳、粉碎上壳、电机、传动轴和粉碎件,所述粉碎下壳的下部中心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右侧设置有下料管,所述粉碎下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齿片,所述粉碎下壳的内表面设置有打击条,所述粉碎下壳的上部设置有凹环,所述凹环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底孔,所述粉碎下壳的圆周设置有螺旋形水槽,所述粉碎下壳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粉碎下壳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螺旋形水槽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所述粉碎下壳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粉碎上壳,所述粉碎上壳的上部中心设置有轴壳,所述轴壳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架板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键连接与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的中部设置为六方轴,所述传动轴的六方轴上套设有粉碎件,所述粉碎件的中心设置为六方形,所述粉碎件的外侧均布设置有多个粉碎臂,所述粉碎臂的末端设置有圆弧形的粉碎柱,所述粉碎柱的表面设置有条纹,所述下料管的下部通过法兰与螺栓连接设置有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的下部设置有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下部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设置有集粉盒,所述水平管与竖直管连接处设置有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通过插接的方式伸入水平管内,所述水平管的末端通过法兰与螺栓与外部气源装置相连,使整个装置的内部在工作时呈负压,所述架体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行走轮。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孔、连接盘和电机同轴心,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孔、下料管和竖直管同轴心。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下壳的散热齿片的材料采用铸铝。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水循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柱的条纹是横的、斜的或曲线形的。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件的末端距打击条的最小距离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装置为网状结构,所述挡料装置的目数为300目。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下壳和粉碎上壳在安装后的直径与高度比为4: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粉碎下壳,使得粉碎下壳内通过进水口、螺旋形水槽和出水口,降低粉碎下壳的温度,并通过设置的散热齿片,增大粉碎下壳与外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散热的效果;

(2)通过设置的粉碎件与粉碎下壳相配合,使得材料在打磨机内部得到均匀打磨;通过设置的下料管道、集粉盒和挡料装置,使打磨后的材料在外部气源装置的吸引力下,经挡料装置的阻挡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方的集粉盒,由于在外部气源装置的作用下,装置的内部呈负压,一方面阻止了打磨后的粉尘外逸,另一方面,增大了与外部的气体交换,从内部降低打磨材料的温度,保护了药效;同时,通过使粉碎上壳和粉碎下壳在安装后的直径与高度比为4:1,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的效果,保护了内部的药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部件2在隐藏零件22后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零件21的立体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零件25的立体图。

图中:1、架体11、下架体12、上架板13、中架撑2、粉碎装置21、粉碎下壳22、粉碎上壳23、电机24、传动轴25、粉碎件3、下料管道31、水平管32、竖直管4、集粉盒5、挡料装置6、行走轮1201、法兰孔1202、工艺孔1203、螺纹底孔2101、连接盘2102、下料管2103、散热齿片2104、打击条2105、凹环2106、安装孔2107、螺旋形水槽2108、进水口2109、出水口2201、轴壳2202、进料口2501、粉碎臂2502、粉碎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药粉打磨机,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下架体11、上架板12和中架撑13,所述下架体11由管型材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下架体11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上架板12,所述上架板12的上表面的前后对称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法兰孔1201和工艺孔1202,所述法兰孔1201的圆周均布设置有螺纹底孔1203,所述下架体11的中部右侧通过焊接设置有中架撑13,所述架体1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粉碎装置2。

如图1~图7所示,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粉碎下壳21、粉碎上壳22、电机23、传动轴24和粉碎件25,所述粉碎下壳21的下部中心设置有连接盘2101,所述连接盘2101的右侧设置有下料管2102,所述连接盘2101通过螺栓与上架板12相连,所述粉碎下壳21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齿片2103,所述粉碎下壳21的散热齿片的材料采用铸铝,通过采用散热齿片2103,增大了粉碎下壳21与外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同时,散热齿片2103采用铸铝,进一步增强散热的效果;所述粉碎下壳21的内表面设置有打击条2104,所述打击条2104为一系列矩形或圆形的凸块,所述粉碎下壳21的上部设置有凹环2105,所述凹环2105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106,所述安装孔2106为螺纹底孔,所述粉碎下壳21的圆周设置有螺旋形水槽2107,所述粉碎下壳21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2108,所述粉碎下壳21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2109,所述螺旋形水槽2107分别与进水口2108和出水口2109相连,所述进水口2108和出水口2109通过管道与外部水循环连接,降低工作时的粉碎下壳21的温度;所述粉碎下壳21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粉碎上壳22,所述粉碎上壳22的上部中心设置有轴壳2201,所述轴壳2201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口2202,所述进料口2202与外部的进料斗相连接,所述上架板12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电机23,所述法兰孔1201、连接盘2101和电机23同轴心,所述电机23通过键连接与传动轴24相连,所述传动轴24的中部设置为六方轴,所述传动轴24的六方轴上套设有粉碎件25,所述粉碎件25的中心设置为六方形,所述粉碎件25的外侧均布设置有多个粉碎臂2501,所述粉碎臂2501的末端设置有圆弧形的粉碎柱2502,所述粉碎柱2502的表面设置有条纹,所述粉碎柱2502的条纹是横的、斜的或曲线形的,所述粉碎件25的末端距打击条2104的最小距离为2-3mm,所述粉碎下壳21和粉碎上壳22在安装后的直径与高度比为4:1,起到进一步降温的目的,所述下料管2102的下部通过法兰与螺栓连接设置有下料管道3。

如图1~图7所示,所述下料管道3的下部设置有水平管31和竖直管32,所述工艺孔1202、下料管2102和竖直管32同轴心,所述竖直管32的下部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设置有集粉盒4,所述集粉盒4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水平管31与竖直管32连接处设置有挡料装置5,所述挡料装置5通过插接的方式伸入水平管31内,所述挡料装置5为网状结构,所述挡料装置5的目数为300目,对经过的粉料流进行过滤,使粉落入下方的集粉盒4,使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外部的气源装置排出,所述水平管31的末端通过法兰与螺栓与外部气源装置相连,使整个装置的内部在工作时呈负压,所述架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设置有行走轮6,所述行走轮6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料口2202将待打磨的药材放入粉碎下壳21的内部,在电机23的作用下,将药材打磨成粉状;然后,在打磨的过程中,循环水经进水口2108、螺旋形水槽2107和出水口2109进行循环,将打磨产生的热量带走一部分,同时,由于粉碎下壳2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齿片2103,进一步降低了内部的热量;最后,打磨成粉的药材在风力的作用下,从下料管2102沿下料管道3运动,在挡料装置5的阻挡下,小于300目的药粉经过外部的气源装置抽出,大于300目的药粉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方的集粉盒4,由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整个装置的内部呈负压,既防止了工作时粉尘的外逸,又增加了内部的气流的交换,以气流的方式带走一部分热量;整个使用过程中,在粉碎下壳21内的水循环,在粉碎下壳21与粉碎上壳22形成的空腔的内部的气流循环的双重作用下,使打磨后的药粉温度降低,保证药粉的药效没有挥发。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