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酵素除臭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9943发布日期:2018-12-28 20:55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除臭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酵素除臭剂。

背景技术

生活中的恶臭气味无处不在,其中包括生活小区垃圾收集点、化粪池、垃圾处理场、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的卫生间、下水道等产生异味的地方,城市河道、景观水体、大型养殖场、宠物饲养、食品加工厂的等等。恶臭气味不但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甚至还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恶臭气味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解决恶臭问题,目前市面上存在着许多技术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等等,但这些技术和方法,有的能量消耗大、有的运行成本高、有的甚至产生二次污染,难以实际应用和推广,臭气扰民的现象仍随处可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物酵素除臭剂,该除臭剂除臭率高且对环境无害。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酵素除臭剂,经培养基料和生物酵素混合,再在发酵容器内发酵制得;

所述培养基料包括:糖蜜提取物、酵母浸出物和培养水;

所述生物酵素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

更进一步说明,按质量分数,所述生物酵素与所述培养基料的比例为1:(3~5)。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芽孢杆菌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胞芽孢杆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光合细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球形红假单胞菌和嗜硫红假单胞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糖蜜提取物、所述酵母浸出物和所述培养水之间的比例为1:(4~7):(8~1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糖蜜提取物、所述酵母浸出物和所述培养水之间的比例为1:(5~6):(9~10)。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酵母浸出物的制备方法为:以啤酒酵母为原料,经自溶酶解、分离、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工艺精制而成。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糖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对糖蜜进行酸化、灭菌、澄清和添加营养盐的工序,再经加热、过滤和浓缩提取而成。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生物酵素包括:200万~600万cfu/ml的光合细菌,30亿~60亿cfu/ml的乳酸菌,2亿~8亿cfu/ml的酵母菌,1.8亿~2.3亿cfu/ml的放线菌群,0.6亿~1.3亿cfu/ml的芽孢杆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生物酵素除臭剂使用时经水稀释50~500倍后喷洒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生物酵素除臭剂结合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利用生物作用除臭,且通过控制各组分的比例,达到最大的除臭效果;能量消耗小、有的运行成本低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生物酵素除臭剂含有多种分解能力强的菌株,各个菌株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形成一个功能群体,有益微生物有效抑制腐败菌的腐败分解而转向发酵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能对n和s氧化物进行降解(分解)吸收和固定。

恶臭是垃圾、粪便、污水等污染物中含有的乙醇、硫醇、硫醚、酚、甲酚、吲哚、脂肪酸、乙醛、酮、二硫化碳、氨和胺等物质散发出来的。这些物质恰恰可以被特定的微生物作为营养来源,微生物在摄取这些物质后,经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将它们分解转化为无臭物质。而本设计的除臭剂的应用范围在生活小区垃圾收集点、化粪池、垃圾处理场、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的卫生间、下水道等产生异味的地方,城市河道、景观水体、大型养殖场、宠物饲养或食品加工厂的等等。

一、除臭剂是有益微生物组成的生物酵素制剂,当以一定浓度加入到垃圾等污物中后,可以有效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终止腐败过程的进行,从根本上抑制或阻止了臭气的产生;

二、生物酵素除臭剂中多种微生物种群,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甲酸、乙酸和乳酸等),起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和吸附nh3等有害气体的作用,减少臭气的挥发危害;

三、有益微生物在生长发育时,可以利用h2s、nh3、吲哚等有机物的s、n等为营养物质,组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同时产生h2o、co2等释放,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生物酵素除臭剂是从根本上抑制臭气的产生和释放。它不同于某些化学除臭剂和某些所谓的植物提取液,靠释放出香味来对臭气进行遮盖。这些遮盖不仅没有消除臭气物质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而且长期使用这些化学香味剂对环境和人体会加重污染和危害。

该生物酵素除臭剂能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对氨臭气的去除率达91.9%以上,对臭气浓度降解率达89%,对硫化氢降解率为90%以上,对鸡场臭气中的三种病菌杀灭率达98%以上,对垃圾场臭气浓度降解率达92%;显著降低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含量,增强污水的净化速度和能力,经相关部门验证对人体和动植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

一种生物酵素除臭剂,经培养基料和生物酵素混合,再在发酵容器内发酵制得;

所述培养基料包括:糖蜜提取物、酵母浸出物和培养水;

所述生物酵素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

更进一步说明,本设计除臭剂发酵时间至少为30天,空间温度保持在36℃为最佳;糖蜜提取物、酵母浸出物和培养水之间的比例为1:(4~7):(8~11),用此配比制作出来的生物酵素除臭剂,在密封常温条件下,可储存达一年以上,且各种成分能各自维持稳定,不会互相干扰。

更进一步说明,按质量分数,所述生物酵素与所述培养基料的比例为1:(3~5)。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芽孢杆菌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胞芽孢杆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光合细菌包括: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球形红假单胞菌和嗜硫红假单胞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糖蜜提取物、所述酵母浸出物和所述培养水之间的比例为1:(4~7):(8~1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糖蜜提取物、所述酵母浸出物和所述培养水之间的比例为1:(5~6):(9~10)。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酵母浸出物的制备方法为:以啤酒酵母为原料,经自溶酶解、分离、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工艺精制而成。

酵母浸出物:富含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比例协调,可为微生物培养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既可作为生物工程研究试剂,也是微生物优质培养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酵母浸出物是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酶解、分离、浓缩等现代生物高新技术,将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进行降解后精制而成的一种可溶性膏状或粉状纯天然制品。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呈味核苷酸、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也是最为理想的生物培养基原料和发酵工业中的主要原料,其功效与8倍的酵母相当,可以大大提高菌种的生产速率及发酵产品得率。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糖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对糖蜜进行酸化、灭菌、澄清和添加营养盐的工序,再经加热、过滤和浓缩提取而成。

更进一步说明,糖蜜的选取也需要进一步提纯,不能直接使用,因为糖蜜还会有其他杂质影响生物酵素的成长,进而影响到除臭的效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生物酵素包括:200万~600万cfu/ml的光合细菌,30亿~60亿cfu/ml的乳酸菌,2亿~8亿cfu/ml的酵母菌,1.8亿~2.3亿cfu/ml的放线菌群,0.6亿~1.3亿cfu/ml的芽孢杆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生物酵素除臭剂使用时经水稀释50~500倍后喷洒使用。

实施例1:

设定一密封房间(15米x10米x3米)在房间内放置1000公斤已高度腐烂且产生恶臭的生活垃圾。在垃圾上方设置喷淋系统。按表1进行配比实施a1~a6。各测定喷洒前及喷洒后40分钟恶臭中氨气、硫化氢浓度。实验时室内温度为31摄氏度,大气压力为100.73kpa。氨采用次氯酸纳-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硫化氢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制得表2。

表1-实施a1~a6的配比

表2-实施a1~a6的去除率表征

总结:

在生物酵素与培养基料的比值为1:4下,实施a1~a4的除臭率低,其除臭剂的配比不在1:(4~7):(8~11)内,对于实施a5和a6,糖蜜提取物或酵母浸出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除臭率;而实施a5和a6,利用最优的配比,其配比在1:(5~6):(9~10)内,因此实施a5有接近83.3%的除氨率和86.3%的最优除硫化氨率,及a6有接近87.1%的除氨率和82.9%的最优除硫化氨率。

实施例2:

设定一密封房间(15米x10米x3米)在房间内放置1000公斤已高度腐烂且产生恶臭的生活垃圾。在垃圾上方设置喷淋系统。按表3进行配比实施b1~b5,比例分别为1:2、1:3、1:4、1:5、1:6。各测定喷洒前及喷洒后40分钟恶臭中氨气、硫化氢浓度。实验时室内温度为31摄氏度,大气压力为100.73kpa。氨采用次氯酸纳-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硫化氢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制得表4。

表3-实施b1~b5的配比

表4-实施b1~b6的去除率表征

总结:

本实施例2中的实施b1和b5超出比例1:(3~5),因此在除臭率相对较低,相对于实施b2、b3和b4,其比例分别为1:3、1:4和1:5;在此比例下,除氨和除硫化氢率在80%以上;且在1:3中有最优配比。

实施例3:

设定一密封房间(15米x10米x3米)在房间内放置1000公斤已高度腐烂且产生恶臭的生活垃圾。在垃圾上方设置喷淋系统。选用实施b4按表5进行稀释配比实施c1~c5。各测定喷洒前及喷洒后40分钟恶臭中氨气、硫化氢浓度。实验时室内温度为31摄氏度,大气压力为100.73kpa。氨采用次氯酸纳-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硫化氢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

表5-实施c1~c5的去除率表征

结论:

本生物酵素除臭剂在针对垃圾场除臭的实际应用中,按照兑水1:50稀释的效果最好。按照兑水1:300稀释也相当理想,按此配方能达到最佳的综合收益。

实施例4:

设定一密封房间(15米x10米x3米)在房间内放置1000公斤已高度腐烂且产生恶臭的生活垃圾。在垃圾上方设置喷淋系统。按表6对实施d1~d21进行配比。各测定喷洒前及喷洒后40分钟恶臭中氨气、硫化氢浓度。实验时室内温度为31摄氏度,大气压力为100.73kpa。氨采用次氯酸纳-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硫化氢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制得表6-1、6-2、6-3、6-4、6-5。

表6-实施c1~c20的配比

表6-1实施d1~d4光合细菌对去除率的表征

说明:

实施d1与d2相比,实施d1没有光合细菌,因此除臭率低;表明了光合细菌在本设计的体系中有提高作用。

实施d2~d4,其除臭率随着光合细菌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具体为除氨和除硫化氢,当光合细菌的含量达到最高点时,有最佳的除氨率88.4%和除硫化氢率86.7%;而随光合细菌的含量增加时,除氨率和除硫化氢率除低;表明光合细菌在200万~600万cfu/ml范围内有最优的除臭效果。

表6-2实施d5~d8乳酸菌对去除率的表征

说明:

实施d5与d6相比,实施d5没有乳酸菌,因此除臭率低;表明了乳酸菌在本设计的体系中有提高作用。

实施d6~d8,其除臭率随着乳酸菌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具体为除氨和除硫化氢,当乳酸菌的含量达到最高点时,有最佳的除氨率87.7%和除硫化氢率86.6%;而随乳酸菌的含量增加时,除氨率和除硫化氢率除低;表明乳酸菌在30亿~60亿cfu/ml范围内有最优的除臭效果。

表6-3实施d9~d12酵母菌对去除率的表征

说明:

实施d9与d10相比,实施d9没有酵母菌,因此除臭率低;表明了酵母菌在本设计的体系中有提高作用。

实施d10~d12,其除臭率随着酵母菌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具体为除氨和除硫化氢,当酵母菌的含量达到最高点时,有最佳的除氨率86.3%和除硫化氢率86.4%;而随酵母菌的含量增加时,除氨率和除硫化氢率除低;表明酵母菌在2亿~8亿cfu/ml范围内有最优的除臭效果。

表6-4实施d13~d16放线菌对去除率的表征

说明:

实施d13与d14相比,实施d13没有放线菌,因此除臭率低;表明了放线菌在本设计的体系中有提高作用。

实施d14~d16,其除臭率随着放线菌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具体为除氨和除硫化氢,当放线菌的含量达到最高点时,有最佳的除氨率87.7%和除硫化氢率85.0%;而随放线菌的含量增加时,除氨率和除硫化氢率除低;表明放线菌在1.8亿~2.3亿cfu/ml范围内有最优的除臭效果。

表6-5实施d17~d20芽孢杆菌对去除率的表征

说明:

实施d17与d18相比,实施d17没有芽孢杆菌,因此除臭率低;表明了芽孢杆菌在本设计的体系中有提高作用。

实施d17~d20,其除臭率随着芽孢杆菌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具体为除氨和除硫化氢,当芽孢杆菌的含量达到最高点时,有最佳的除氨率87.7%和除硫化氢率82.2%;而随芽孢杆菌的含量增加时,除氨率和除硫化氢率除低;表明芽孢杆菌在0.6亿~1.3亿cfu/ml范围内有最优的除臭效果。

结论:

1、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群和芽孢杆菌在本设计中对除臭作用有主要作用,菌与菌之间有协同作用互相促进。

2、200万~600万cfu/ml的光合细菌,30亿~60亿cfu/ml的乳酸菌,2亿~8亿cfu/ml的酵母菌,1.8亿~2.3亿cfu/ml的放线菌群,0.6亿~1.3亿cfu/ml的芽孢杆菌。

实施例4

按500万cfu/ml的光合细菌,40亿cfu/ml的乳酸菌,5亿cfu/ml的酵母菌,2.0亿cfu/ml的放线菌群,1.1亿cfu/ml的芽孢杆菌进行配比,获得实施e1;

实施e1对氨臭气的去除率达91.9%以上,对臭气浓度降解率达89%,对硫化氢降解率为90%以上,对鸡场臭气中的三种病菌杀灭率达98%以上,对垃圾场臭气浓度降解率达92%;显著降低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含量,增强污水的净化速度和能力,经相关部门验证对人体和动植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