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4147发布日期:2019-01-08 20:4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实验室移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



背景技术:

移液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在润滑油的配置过程中,需要向基础油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添加剂,通常方法为将高粘度的添加剂加入基础油稀释,配置成易于吸取的低粘度的添加剂稀释液,再按照一定的体积比加入基础油中,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使用移液管。

现有的移液管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移液管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吸耳球对其施加一定的吸力,然后使液体进入到移液管内,但是移取液体时掌握不好挤压吸耳球的力度,从而容易将液体洗到吸耳球里,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资源,传统的做法无论从实用方面还是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包括吸耳球,所述吸耳球内壁顶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两侧分别固定有存放筒,所述存放筒内部通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存放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移动杆端部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端面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壁通过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在存放筒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吸耳球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端部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壁固定有第二吸液管,所述第二吸液管外壁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连接块外壁设置有挂环块,所述挂环块外壁设置有吊绳。

优选的,所述存放筒内壁设置有石墨,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吸耳球内部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吸液管底端设置有存液管,所述存液管底端设置有第一吸液管,所述第一洗液管底端设置有吸液嘴,所述存液管外壁设置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存放筒的设置,对移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对弧形板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从而避免在对吸耳球挤压的时候,用力过猛而导致液体吸入过大,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弧形板的弧度与吸耳球的弧度相同,从而避免对吸耳球造成损坏,通过移动杆的设置,对弧形板进行固定安装,通过弹簧的设置,为弧形板提供一定的弹力,使其不受外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限位板的设置,限位板通过滑动连接固定在卡块上,从而避免移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存放筒内部。

2.通过第一连接块的设置,第一连接块通过螺纹连接和第二连接块连接起来,从而便于吸耳球与移液管之间的连接,避免传统的连接使其容易脱落,通过密封槽的设置,将其内部放置有密封垫圈,从而使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气密性不行而导致吸力不足。

3.通过防滑套的设置,传统的液压管外表都为光滑的,使其使用人员不便于拿取,从而防滑套增加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使其拿取更加牢稳,通过吊绳的设置,便于本发明的携带和悬挂。

4.通过石墨的设置,石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润滑性,从而减少移动杆与存放筒间的磨损,使其移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连接块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连接块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液嘴;2、第一吸液管;3、存液管;4、防滑套;5、第一连接块;6、弧形板;7、吸耳球;8、固定杆;9、移动杆;10、第二连接块;11、挂环块;12、第二吸液管;13、密封槽;14、密封垫圈;15、卡块;16、限位板;17、石墨;18、弹簧;19、存放筒;20、海绵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包括吸耳球7,吸耳球7内壁顶端固定有固定杆8,固定杆8外壁两侧分别固定有存放筒19,通过存放筒19的设置,对移动杆9进行固定存放,同时对弧形板6的行程进行一定的限定,存放筒19内部通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9,移动杆9与存放筒19之间设置有弹簧18,通过弹簧18的设置,为弧形板6提供一定的弹力,使其可以自行恢复到初始位置,移动杆9端部固定有弧形板6,弧形板6一端面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板16,通过限位板16的设置,对移动杆9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避免移动杆9脱离存放筒19,限位板16外壁通过滑动连接有卡块15,卡块15固定在存放筒19外壁上。

为了使吸耳球7和第二吸液管12连接处避免出现松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耳球7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0,第二连接块10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块10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通过第一连接块5的设置,使吸耳球7和本发明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避免传统的连接容易发生脱落,第一连接块5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10端部均开设有密封槽13,通过密封槽13的设置,可以将其内部放置密封垫圈14,从而增加本发明的气密性,使本发明的吸力更足,密封槽13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4。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连接块5内壁固定有第二吸液管12,第二吸液管12外壁设置有防滑套4,通过防滑套4的设置,增加接触摩擦系数,从而使其拿取更加稳固,第一连接块5外壁设置有挂环块11,挂环块11外壁设置有吊绳,通过吊绳的设置,便于本发明的携带和悬挂。

为了减少移动杆9的磨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存放筒19内壁设置有石墨17,通过石墨17的设置,石墨17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润滑性,从而减少移动杆9和存放筒19间的磨损,固定杆8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吸耳球7内部底端。

为了便于移取液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吸液管12底端设置有存液管3,存液管3底端设置有第一吸液管2,第一洗液管底端设置有吸液嘴1,存液管3外壁设置有刻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3、图5、图6和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移取润滑油添加剂的移液管,包括吸耳球7,吸耳球7内壁顶端固定有固定杆8,固定杆8外壁两侧分别固定有存放筒19,通过存放筒19的设置,对移动杆9进行固定存放,同时对弧形板6的行程进行一定的限定,存放筒19内部通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9,移动杆9与存放筒19之间设置有弹簧18,通过弹簧18的设置,为弧形板6提供一定的弹力,使其可以自行恢复到初始位置,移动杆9端部固定有弧形板6,弧形板6一端面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板16,通过限位板16的设置,对移动杆9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避免移动杆9脱离存放筒19,限位板16外壁通过滑动连接有卡块15,卡块15固定在存放筒19外壁上。

为了使吸耳球7和第二吸液管12连接处避免出现松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耳球7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0,第二连接块10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块10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通过第一连接块5的设置,使吸耳球7和本发明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避免传统的连接容易发生脱落,第一连接块5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10端部均开设有密封槽13,通过密封槽13的设置,可以将其内部放置密封垫圈14,从而增加本发明的气密性,使本发明的吸力更足,密封槽13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圈14。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连接块5内壁固定有第二吸液管12,第二吸液管12外壁设置有海绵套20,通过海绵套20的设置,海绵套20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表面粗糙,从而可以增加接触面积的摩擦系数,使其拿取更加稳固,第一连接块5外壁设置有挂环块11,挂环块11外壁设置有吊绳,通过吊绳的设置,便于本发明的携带和悬挂。

为了减少移动杆9的磨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存放筒19内壁设置有石墨17,通过石墨17的设置,石墨17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润滑性,从而减少移动杆9和存放筒19间的磨损,固定杆8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吸耳球7内部底端。

为了便于移取液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吸液管12底端设置有存液管3,存液管3底端设置有第一吸液管2,第一洗液管底端设置有吸液嘴1,存液管3外壁设置有刻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使用时,从放置架上取出适合的移液管,将吸耳球7放置到移液管顶部,将吸液嘴1放置到盛放有添加剂的容器内,操作者使用手对吸耳球7进行挤压,使其提供一定的吸力,将添加剂通过第一吸液管2进入到存液管3内,在吸取的时候,通过存液管3外壁上的刻度进行观察移液的量,将其添加到润滑有样品中进行试验;

在使用过程中,取出吸耳球7,将其底端第二连接块10的密封槽13内放置有密封垫圈14,将其对准第一连接块5,使其两者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螺纹固定,将吸耳球7固定在第二吸液管12上,由于吸耳球7内部设置有弧形板6,从而在对吸耳球7进行挤压的时候,弧形板6跟随着吸耳球7的形变进行移动,使其移动杆9在存放筒19内进行滑动,滑动过程中,弧形板6底部与存放筒19顶端接触,从而无法继续对吸耳球7进行挤压,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用力过大而导致液体吸取到吸耳球7内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