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91199发布日期:2019-02-01 19:3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正渗透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正渗透是指水从较高水化学势(或较低渗透压)侧区域通过选择透过性膜流向较低水化学势(或较高渗透压)-侧区域的过程。在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两侧分别放置两种具有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一种为具有较低渗透压的原料液,另一种为具有较高渗透压的驱动溶液,正渗透正是应用了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作为驱动力,才使得水能自发地从原料液一侧透过选择透过性膜到达驱动液-侧。当对渗透压高的一侧溶液施加一个小于渗透压差的外加压力时,水仍然会从原料液压侧流向驱动液一侧,这种过程叫做压力阻尼渗透。压力阻尼渗透的驱动力仍然是渗透压,因此它也是一种正渗透过程。在此过程中,渗透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有机正渗透膜的亲水性差,内浓差极化大,渗透通量小,截留率低且抗菌性差、膜的强度不高,实际使用的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酰亚胺树脂40-55份、三乙酸纤维素18-24份、有机混合溶剂18-24份、聚乙二醇6-9份、聚醚砜聚合物6-9份、助剂12-15份;

s2:按比例称取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三乙酸纤维素,并将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次选取有机混合溶剂,并将有机混合溶剂置于40-5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然后向其中添加混合物,并在添加的过程中对有机混合溶剂进行实时混合搅拌;

s3:待s2中添加完成后,将其中的温度升高50-60摄氏度,并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30-45min,且转速为80-110转/min,然后在将温度降低至40-46摄氏度,再次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50-60min,从而能够得到第一混合液;

s4:将s1中的助剂置于搅拌容器内,并在40-5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混合搅拌,与此同时,将聚乙二醇以及聚醚砜聚合物二者的混合物缓慢置于其中,添加完成后,在该条件混合搅拌30-60min,从而得到第二混合液;

s5:将s3中的第一混合液以及s4中的第二混合液同时置于振动筛混合器内,并在30摄氏度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6-19h,完成后,向其中均匀喷洒消泡剂进行消泡处理,完成后,得到第三混合液;

s6:根据实际对膜厚度、长度以及宽度的要求,选取成型基板,并在基板表面均匀涂抹脱膜剂,待其干燥后,将第三混合液均匀置于基板表面,然后采用刮刀均匀的刮在基材上形成底膜;

s7:将带有底膜的基板放入36-42摄氏度的水浴内成膜,且放置时间为30-45s,然后将其置于70-8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烘干,完成后,去除其表面的杂质,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有机正渗透膜。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混合溶剂为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混合溶液,且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重量比为2:1:1:4。

优选的,所述的助剂为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物,且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重量比为3:1:2:0.5:0.5。

优选的,在制备时,需保证所使用原料的总共含水量低于5%。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具体为金属板、玻璃板、流延板中一种。

优选的,在s6中,需保证第三混合液在基板上的流速保持在30-45ml/s之间。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所制成的有机正渗透膜不仅显著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减少了内浓差极化,提高渗透通量,保留了高的截留率,显著增加抗菌性能且由于纳米粒径,也增强了膜的强度,使得其在实际使用时,效率更高,符合现在发展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酰亚胺树脂40份、三乙酸纤维素18份、有机混合溶剂18份、聚乙二醇6份、聚醚砜聚合物6份、助剂12份;

s2:按比例称取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三乙酸纤维素,并将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次选取有机混合溶剂,并将有机混合溶剂置于4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然后向其中添加混合物,并在添加的过程中对有机混合溶剂进行实时混合搅拌;

s3:待s2中添加完成后,将其中的温度升高50摄氏度,并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30min,且转速为80-110转/min,然后在将温度降低至40摄氏度,再次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50min,从而能够得到第一混合液;

s4:将s1中的助剂置于搅拌容器内,并在4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混合搅拌,与此同时,将聚乙二醇以及聚醚砜聚合物二者的混合物缓慢置于其中,添加完成后,在该条件混合搅拌30min,从而得到第二混合液;

s5:将s3中的第一混合液以及s4中的第二混合液同时置于振动筛混合器内,并在30摄氏度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6h,完成后,向其中均匀喷洒消泡剂进行消泡处理,完成后,得到第三混合液;

s6:根据实际对膜厚度、长度以及宽度的要求,选取成型基板,并在基板表面均匀涂抹脱膜剂,待其干燥后,将第三混合液均匀置于基板表面,然后采用刮刀均匀的刮在基材上形成底膜;

s7:将带有底膜的基板放入36摄氏度的水浴内成膜,且放置时间为30s,然后将其置于7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烘干,完成后,去除其表面的杂质,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有机正渗透膜。

所述的有机混合溶剂为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混合溶液,且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重量比为2:1:1:4。

所述的助剂为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物,且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重量比为3:1:2:0.5:0.5。

在制备时,需保证所使用原料的总共含水量低于5%。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具体为金属板、玻璃板、流延板中一种。

在s6中,需保证第三混合液在基板上的流速保持在30-45ml/s之间。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酰亚胺树脂45份、三乙酸纤维素20份、有机混合溶剂20份、聚乙二醇7份、聚醚砜聚合物7份、助剂13份;

s2:按比例称取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三乙酸纤维素,并将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次选取有机混合溶剂,并将有机混合溶剂置于43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然后向其中添加混合物,并在添加的过程中对有机混合溶剂进行实时混合搅拌;

s3:待s2中添加完成后,将其中的温度升高53摄氏度,并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35min,且转速为80-110转/min,然后在将温度降低至42摄氏度,再次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53min,从而能够得到第一混合液;

s4:将s1中的助剂置于搅拌容器内,并在43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混合搅拌,与此同时,将聚乙二醇以及聚醚砜聚合物二者的混合物缓慢置于其中,添加完成后,在该条件混合搅拌40min,从而得到第二混合液;

s5:将s3中的第一混合液以及s4中的第二混合液同时置于振动筛混合器内,并在30摄氏度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7h,完成后,向其中均匀喷洒消泡剂进行消泡处理,完成后,得到第三混合液;

s6:根据实际对膜厚度、长度以及宽度的要求,选取成型基板,并在基板表面均匀涂抹脱膜剂,待其干燥后,将第三混合液均匀置于基板表面,然后采用刮刀均匀的刮在基材上形成底膜;

s7:将带有底膜的基板放入38摄氏度的水浴内成膜,且放置时间为35s,然后将其置于7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烘干,完成后,去除其表面的杂质,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有机正渗透膜。

所述的有机混合溶剂为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混合溶液,且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重量比为2:1:1:4。

所述的助剂为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物,且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重量比为3:1:2:0.5:0.5。

在制备时,需保证所使用原料的总共含水量低于5%。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具体为金属板、玻璃板、流延板中一种。

在s6中,需保证第三混合液在基板上的流速保持在30-45ml/s之间。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酰亚胺树脂50份、三乙酸纤维素22份、有机混合溶剂22份、聚乙二醇8份、聚醚砜聚合物8份、助剂14份;

s2:按比例称取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三乙酸纤维素,并将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次选取有机混合溶剂,并将有机混合溶剂置于47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然后向其中添加混合物,并在添加的过程中对有机混合溶剂进行实时混合搅拌;

s3:待s2中添加完成后,将其中的温度升高57摄氏度,并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40min,且转速为80-110转/min,然后在将温度降低至44摄氏度,再次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57min,从而能够得到第一混合液;

s4:将s1中的助剂置于搅拌容器内,并在47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混合搅拌,与此同时,将聚乙二醇以及聚醚砜聚合物二者的混合物缓慢置于其中,添加完成后,在该条件混合搅拌50min,从而得到第二混合液;

s5:将s3中的第一混合液以及s4中的第二混合液同时置于振动筛混合器内,并在30摄氏度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8h,完成后,向其中均匀喷洒消泡剂进行消泡处理,完成后,得到第三混合液;

s6:根据实际对膜厚度、长度以及宽度的要求,选取成型基板,并在基板表面均匀涂抹脱膜剂,待其干燥后,将第三混合液均匀置于基板表面,然后采用刮刀均匀的刮在基材上形成底膜;

s7:将带有底膜的基板放入40摄氏度的水浴内成膜,且放置时间为40s,然后将其置于8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烘干,完成后,去除其表面的杂质,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有机正渗透膜。

所述的有机混合溶剂为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混合溶液,且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重量比为2:1:1:4。

所述的助剂为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物,且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重量比为3:1:2:0.5:0.5。

在制备时,需保证所使用原料的总共含水量低于5%。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具体为金属板、玻璃板、流延板中一种。

在s6中,需保证第三混合液在基板上的流速保持在30-45ml/s之间。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酰亚胺树脂55份、三乙酸纤维素24份、有机混合溶剂24份、聚乙二醇9份、聚醚砜聚合物9份、助剂15份;

s2:按比例称取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三乙酸纤维素,并将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再次选取有机混合溶剂,并将有机混合溶剂置于5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然后向其中添加混合物,并在添加的过程中对有机混合溶剂进行实时混合搅拌;

s3:待s2中添加完成后,将其中的温度升高60摄氏度,并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45min,且转速为80-110转/min,然后在将温度降低至46摄氏度,再次在混合搅拌的状态下静置60min,从而能够得到第一混合液;

s4:将s1中的助剂置于搅拌容器内,并在5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混合搅拌,与此同时,将聚乙二醇以及聚醚砜聚合物二者的混合物缓慢置于其中,添加完成后,在该条件混合搅拌60min,从而得到第二混合液;

s5:将s3中的第一混合液以及s4中的第二混合液同时置于振动筛混合器内,并在30摄氏度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9h,完成后,向其中均匀喷洒消泡剂进行消泡处理,完成后,得到第三混合液;

s6:根据实际对膜厚度、长度以及宽度的要求,选取成型基板,并在基板表面均匀涂抹脱膜剂,待其干燥后,将第三混合液均匀置于基板表面,然后采用刮刀均匀的刮在基材上形成底膜;

s7:将带有底膜的基板放入42摄氏度的水浴内成膜,且放置时间为45s,然后将其置于8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烘干,完成后,去除其表面的杂质,检验合格后,即得到有机正渗透膜。

所述的有机混合溶剂为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混合溶液,且乙酸、氯化钠、聚乙二醇以及胺盐酸盐类的重量比为2:1:1:4。

所述的助剂为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物,且粘结剂、成膜剂、硫酸铝钾溶剂、阻燃剂以及固化剂的重量比为3:1:2:0.5:0.5。

在制备时,需保证所使用原料的总共含水量低于5%。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具体为金属板、玻璃板、流延板中一种。

在s6中,需保证第三混合液在基板上的流速保持在30-45ml/s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