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1237发布日期:2018-11-13 20:5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苯醚生产工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各类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大量工业废气如果未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必然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工业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长期低浓度或短期高浓度接触可造成人体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尤其是苯并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以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其中化工生产中排放的有机废气特点是数量较大、有机物含量时有波动、可燃、有一定毒性,有的还有恶臭,而氯氟烃的排放还会引起臭氧层的破坏。目前,国内对化工厂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有吸收、吸附、热分解、焚烧及催化燃烧等。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气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浓度、排放量、排放标准,以及回用作原料或副产品的经济价值。

公告号为CN204865496U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收集装置、废气处理塔以及排出装置,废气收集装置将收集的废气输送至废气处理塔,经过废气处理塔处理后送入排出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有机气体通过洗涤塔洗涤后排放,但是实际处理过程中发现由于仅使用水分的洗涤塔不能对残留的有机气体进行有效清除,需要大量的酸碱溶液,否则洗涤处理能力不佳,使得从烟囱中排出的气体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满足国家 VOCS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气体处理装置,对有机气体进行充分处理,以提高有机气体的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冷却罐,所述尾气冷却罐的一端连通有与气源连接的气体输入管,另一端连通有气体输出管,所述尾气冷却罐内设置有与冷却液储存装置连通的冷却腔,所述尾气冷却罐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冷却腔内供入冷凝液的冷凝液进口,所述尾气冷却罐的底部连通有尾气冷凝回收罐,所述气体输出管远离尾气冷却罐的一侧通过气体输送管依次连接有尾气燃烧炉和烟囱,所述气体输送管管位于尾气冷却罐与尾气燃烧炉之间安装有风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机尾气首先通过尾气冷却罐,与冷凝液进行热交换,部分有机尾气液化并通过尾气冷凝回收罐排出,未冷凝的有机尾气通过尾气燃烧炉进行二次处理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烟囱排出,通过冷却罐和尾气燃烧炉依次对有机气体进行二次处理,以提高有机气体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燃烧炉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无机水溶性硅酸盐涂层、基底层、保温阻燃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层为铝板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纯无机水溶性硅酸盐涂料涂装铝板形成烤瓷铝板,使得该材料拥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耐腐蚀性和超高的硬度。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阻燃层包括内外两层铝箔复合层和固定连接于两侧铝箔层之间的气囊内填充有纳米二氧化硅的聚乙烯气囊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内外两层铝箔层和两层之间的聚乙烯气囊层除了具有良好的保温绝热性能之外,还具有良好的绝热、防潮、防腐、阻燃和抗氧化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出管位于尾气燃烧炉和烟囱之间安装有三相电磁阀,所述三相电磁阀位于与尾气燃烧炉相对的一侧通过气体输送管连接有再生吸附筒,所述再生吸附筒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通,所述三相电磁阀电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送管位于三相电磁阀与尾气燃烧炉之间安装有有机气体检测器,所述有机气体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有机气体检测器检测处理后的废气中有机气体的含量,然后自动控制废气是否进入再生吸附筒进行废气三次处理,以改善超标气体的排放,使排放的气体满足国家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吸附筒内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安装有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板,所述再生吸附筒的内壁上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外部水源连通的用于冲洗活性炭吸附板的喷淋装置,所述再生吸附筒内壁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环状连接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到连接板上,所述再生吸附筒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再生吸附筒的两端均对称可拆卸地连接有密封罩,两个所述密封罩均向外延伸一体设置有用于与输气管可拆卸的连接的连接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罩一侧与再生吸附筒可拆卸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管与气体输送管可拆卸连接以及活性炭吸附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板上,使得可以定期对再生吸附筒进行拆卸,以便将再生吸附筒内的活性炭吸附板拆除下来,对长期使用后活性降低的活性炭吸附板进行更换或者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为环状喷淋管,所述环状喷淋管沿圆周方向陈列有多个喷淋口,所述喷淋口朝向活性炭吸附板的方向开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对称于活性炭吸附板两侧的环状喷淋管能够对活性炭吸附板进行充分喷淋,增大水分与活性炭吸附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喷淋净化后的活性炭吸附板恢复更大的吸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输气管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设置于再生吸附筒外壁上的卡扣和位于密封罩外壁上与卡扣相卡接的卡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再生吸附筒外壁上的卡扣和位于密封罩上的卡钩可以方便地将密封罩卡接到再生吸附筒上,安装和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尾气冷却罐、尾气燃烧炉和再生吸附筒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基底层、保温阻燃层和无机水溶性硅酸盐涂层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再生吸附筒、密封罩和活性炭吸附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环状喷淋管、活性炭吸附板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尾气冷却罐;11、气体输入管;12、气体输出管;121、三相电磁阀;13、冷凝液进口;15、冷却腔;2、尾气冷凝回收罐;3、尾气燃烧炉;31、无机水溶性硅酸盐涂层;32、基底层;33、保温阻燃层;4、风机;5、烟囱;6、再生吸附筒;61、连接板;62、活性炭吸附板;63、密封罩;631、连接管;632、法兰;64、环状喷淋管;65、进水管;66、排污管;67、气体输送管;7、控制器;71、气体检测器;8、连接件;81、卡扣;82、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有机尾气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尾气冷却罐 1,尾气冷却罐1的一端连通有与气源连接的气体输入管11,另一端连通有气体输出管12。

如图1所示,尾气冷却罐1内设置有与冷却液储存装置连通的冷却腔15,尾气冷却罐1上设置有向冷却腔15内供入冷凝液的冷凝液进口13,尾气冷却罐1的底部连通有尾气冷凝回收罐2。

如图1所示,气体输出管12远离尾气冷却罐1的一侧通过气体输送管67依次连接有尾气燃烧炉3和烟囱5,气体输送管67位于尾气冷却罐1与尾气燃烧炉3之间安装有风机4。气体输出管12位于尾气燃烧炉3和烟囱5之间安装有三相电磁阀121,三相电磁阀121 位于与尾气燃烧炉3相对的一侧通过气体输送管67连接有再生吸附筒6,再生吸附筒6通过气体输送管67与烟囱5相连通,三相电磁阀121电连接有控制器7。气体输送管67位于三相电磁阀121与尾气燃烧炉3之间安装有有机气体检测器71,有机气体检测器71与控制器7电连接。

如图2所示,尾气燃烧炉3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无机水溶性硅酸盐涂层31、基底层32、保温阻燃层33,其中,基底层32为铝板或者钢板层,保温阻燃层33包括内外两层铝箔复合层和固定连接于两侧铝箔层之间的气囊内填充有纳米二氧化硅的聚乙烯气囊层。

如图3和4所示,再生吸附筒6内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安装有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板62,再生吸附筒6的内壁上位于活性炭吸附板62 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外部水源连通的用于冲洗活性炭吸附板62的喷淋装置,再生吸附筒6内壁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环状连接板61,活性炭吸附板6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到连接板61上,再生吸附筒6的两端开口设置,再生吸附筒6的两端均对称可拆卸地连接有密封罩63,两个密封罩63均向外延伸一体设置有用于与输气管可拆卸的连接的连接管631。

如图3和4所示,喷淋装置为环状喷淋管64,环状喷淋管64沿圆周方向陈列有多个喷淋口,喷淋口朝向活性炭吸附板62的方向开设。连接管631与输气管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件8,连接件8 包括多个沿圆周阵列设置于再生吸附筒6上的卡扣81和位于密封罩 63外壁上与卡扣81相卡接的卡钩8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