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浴喷头用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860发布日期:2018-11-09 21:01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浴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淋浴喷头用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净水器可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而在淋浴喷头使用时,也需要使用到净水器对水流进行净化,从而确保淋浴水流的整洁性。

然而现有的淋浴喷头用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在连接密封性上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对于水流的过滤效果不够高效,降低了净水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淋浴喷头用净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淋浴喷头用净水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固定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内表面设置有储胶仓,且储胶仓外表壁固定有传压块和与之配套使用的压板,所述筒体另一端固定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内表面设置有软胶垫片,所述筒体内表壁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筒体内表壁铺设有隔热胶层,所述筒体外表壁设置有增压块,所述筒体内部卡接有滤芯,所述滤芯内表壁固定有滤板,所述滤芯底部通过弹簧管与集污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增压块共安装有多个,且多个增压块两两之间间距大小相等,且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菱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簧管的最大拉伸幅度为3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滤板共安装有三个,且三个滤板之间相互平行,其横截面为V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按压块的横截面为内嵌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三个滤板,能够对流入滤芯内部的水流起到三重过滤的作用,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水流的整洁性,同时过滤下来的杂质落在集污仓内收集,避免了滤芯发生堵塞的现象,增强了净水器的使用稳定性,其次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当下接头与金属软管连接时,限位块会将软胶垫片挤压进入限位槽内,一方面对金属软管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不会发生漏水的现象,最后,该净水器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灵活便捷,连接密封稳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淋浴喷头用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上接头、2-隔热胶层、3-增压块、4-筒体、5-集污仓、6-下接头、7-弹簧管、8-滤芯、9-滤板、10-传压块、11-压板、12-储胶仓、13-软胶垫片、14-按压块、1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淋浴喷头用净水器,包括筒体4,筒体4一端固定有上接头1,上接头1内表面设置有储胶仓12,且储胶仓12外表壁固定有传压块10和与之配套使用的压板11,筒体4另一端固定有下接头6,下接头6内表面设置有软胶垫片13,筒体4内表壁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5,且限位槽15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块14,筒体4内表壁铺设有隔热胶层2,筒体4外表壁设置有增压块3,筒体4内部卡接有滤芯8,滤芯8内表壁固定有滤板9,滤芯8底部通过弹簧管7与集污仓5连接。

增压块3共安装有多个,且多个增压块3两两之间间距大小相等,且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结构,能在拿取筒体4时,增大筒体4与人员手掌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发生掉落的情况,同时也便于净水器的安装操作,筒体4的横截面为菱形结构,弹簧管7的最大拉伸幅度为3cm,滤板9共安装有三个,且三个滤板9之间相互平行,其横截面为V型结构,按压块14的横截面为内嵌式结构,避免了凸出的结构可能带来的过度腐蚀的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上接头1连接到进水管道,向下按压压板11,使得压板11挤压传压块10向内移动,将储胶仓12内的胶水渗出,对上接头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保护,下接头6连接到金属软管,使得软胶垫片13被挤压到限位槽15内固定,当水流流入滤芯8内部时,三个滤板9对水流进行三重过滤,而过滤下来的杂质进入集污仓5内收集,另一方面隔热胶层2能够降低筒体4表面的温度,增压块3增大了手掌与筒体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净水器的安装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