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863发布日期:2018-11-09 21:0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水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



背景技术:

龙头式净水器,是可以直接安装且悬挂在水龙头上的微型净水装置,一般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其中,两个出水口分别为直接流出到外面的原水出口和通往净水器的净水出口;在其安装的过程中,先固定在水龙头上,并使得圆形的进水口与水龙头形成连通的状态,然后通过切换单元来切换与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这样可以随时选用原水或过滤后的净水。

目前,龙头式净水器的原水和净水常用的切换方式为旋转式切水,通过转动手柄,即可在原水出口和净水出口之间切换。例如,现有一种龙头式净水器的转换装置,参见附图1,手柄设置在上壳体6和下壳体7之间,包括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第一手柄1的一端设有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槽,另一端通过凸起配合在第二手柄2的凹槽中,这样在转动的方向上将第二手柄2和第一手柄1固定在一起,进而可以一起进行转动来切换出水口,进一步地,第二手柄2上靠近第一手柄1的末端通过卡扣结构卡紧在下壳体7上,由于第一手柄1设置密封槽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当第二手柄2的末端卡在下壳体7上后,第一手柄1上设置有密封槽的一端抵紧在第二手柄2的末端上,这样将第一手柄1固定在上、下壳体7和第二手柄2之间。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第二手柄2只卡扣在下壳体7上,而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与上壳体6之间没有设置其他限位结构,从而使得手柄的固定力上下不平衡,且力度不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导致切换装置的耐水锤性较差,且容易发生破损,从而减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该加固机构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平衡地对手柄进行固定,从而加固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提高耐水锤性,进而提高切换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手柄上的固定槽和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固定塞;

其中,所述固定槽沿着第一手柄的圆周方向延伸;所述上壳体中设有放置槽和连通孔,所述固定塞的上端位于放置槽中,下端穿过连通孔延伸至固定槽中。

上述加固机构的加固原理是:

一般地,在切换装置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装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使得第二手柄的末端通过卡扣结构卡在下壳体上,然后在上壳体的放置槽中放入固定塞,使得固定塞的上端容纳于放置槽中,下端延伸至固定槽中,这样在下壳体对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进行固定的前提下,上壳体也对第一手柄进行固定,即上壳体和下壳体同时对第一手柄进行固定,加固了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从而防止第一手柄产生轴线的位移,提高耐水锤性,进而提高切换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切换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往想要的切换的方向推动第二手柄,从而带动第一手柄转动,进而使得进水口与选定的出水口连通,完成切换;其中,固定塞的下端延伸至固定槽中,而固定槽是沿着第一手柄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所以随着第一手柄转动,固定塞则相对地沿着圆周方向上的固定槽移动;这样,既不妨碍第一手柄的转动,又能加固上壳体和手柄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塞的上端为固定端,下端为配合端,所述固定端的宽度大于配合端的宽度,放置槽的宽度大于连通孔的宽度。这样,宽度较大的固定端固定地卡在放置槽中,而宽度较小的配合端可以穿过连通孔配合在固定槽中,从而紧密地对第一手柄进行限位,加固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为与第一手柄同心的圆弧面;所述配合端的底部设有向上拱起的呈圆弧状的配合面。随着第一手柄的转动,相对地,固定塞沿着固定槽进行移动,所以向上拱起的呈圆弧状的配合面可以更好地与固定槽的圆弧面配合,这样增加了固定塞与第一手柄在轴线方向上的重叠面积,从而提高固定力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通过超声波粘合工艺固定在上壳体的放置槽中。采用超声波粘合工艺的好处在于,超声波粘合除了可以快速且稳定地将固定塞固定在上壳体的放置槽外,还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呈局部圆环的结构,且圆环与进水口同心;所述放置槽也呈局部圆环的结构。在进水口处,设有一个圆形的密封垫,该密封垫的中间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流水通道,垫在水龙头与上壳体之间,从而防止水流到流水通道之外的其他地方;固定端和放置槽设置为局部圆环形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配合在上壳体中,与上壳体融为一体,而且同是圆形结构的密封垫能够完全地覆盖在固定端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凸起;第二手柄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该第二手柄上靠近第一手柄的末端还设有用于卡紧在下壳体上的卡槽。这样,将第一手柄沿着凹槽推进第二手柄中,从而在转动的方向上将第二手柄和第一手柄固定在一起,进而可以一起进行转动来切换出水口,进一步地,第二手柄通过卡槽卡紧在下壳体上,其中,卡槽与下壳体之间构成卡扣结构,从而将第二手柄和下壳体固定;由于第一手柄设置密封槽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当第二手柄的末端卡在下壳体上后,第一手柄上设置有密封槽的一端也抵紧在第二手柄的末端上,从而将第一手柄固定在上、下壳体和第二手柄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上壳体的放置槽中放入固定塞,使得固定塞的上端固定于放置槽中,下端延伸至固定槽中,从而限制了第一手柄的轴线移动;这样在下壳体对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进行轴线方向上的固定的前提下,上壳体也对第一手柄进行轴线方向上的固定,即上壳体和下壳体同时对第一手柄进行固定,从而加固了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防止第一手柄做轴线方向的移动,提高耐水锤性,进而提高切换装置的使用寿命。

2、在切换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推动第二手柄,从而带动第一手柄转动,使得进水口与选定的出水口连通;其中,固定塞的下端延伸至固定槽中,而固定槽是沿着第一手柄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所以随着第一手柄转动,固定塞则相对地沿着圆周方向上的固定槽移动;这样,既不妨碍第一手柄的转动,又能加固上壳体和手柄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图3中的固定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2-3,本实施例中的龙头式净水器中切换装置的加固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手柄1上的固定槽3和设置在上壳体6上的固定塞4;其中,所述固定槽3沿着第一手柄1的圆周方向延伸;所述上壳体6中设有放置槽5和连通孔,所述固定塞4的上端位于放置槽5中,下端穿过连通孔延伸至固定槽3中。

参见图2-4,所述固定塞4的上端为固定端4-1,下端为配合端4-2,所述固定端4-1的宽度大于配合端4-2的宽度,放置槽5的宽度大于连通孔的宽度。这样,宽度较大的固定端4-1固定地卡在放置槽5中,而宽度较小的配合端4-2可以穿过连通孔配合在固定槽3中,从而紧密地对第一手柄1进行限位,加固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

参见图2-4,所述固定槽3的底部为与第一手柄1同心的圆弧面;所述配合端4-2的底部设有向上拱起的呈圆弧状的配合面4-21。随着第一手柄1的转动,相对地,固定塞4沿着固定槽3进行移动,所以向上拱起的呈圆弧状的配合面4-21可以更好地与固定槽3的圆弧面配合,这样增加了固定塞4与第一手柄1在轴线方向上的重叠面积,从而提高固定力度。

参见图2-4,所述固定端4-1设有超声线,该固定端4-1通过超声波粘合工艺固定在上壳体6的放置槽5中。采用超声波粘合工艺的好处在于,超声波粘合除了可以快速且稳定地将固定塞4固定在上壳体6的放置槽5外,与胶水粘合相比,不会含有有害物质,更加环保。

参见图2-4,所述固定端4-1呈局部圆环的结构,且圆环与进水口8同心;所述放置槽5也呈局部圆环的结构。在进水口8处,设有一个圆形的密封垫11,该密封垫11的中间设有与进水口8连通的流水通道,垫在水龙头与上壳体6之间,从而防止水流到流水通道之外的其他地方;固定端4-1和放置槽5设置为局部圆环形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配合在上壳体6中,与上壳体6融为一体,而且同是圆形结构的密封垫11能够完全地覆盖在固定端4-1之上,并将其压紧在上壳体6的放置槽5中。

参见图3,所述第一手柄1上设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凸起部1-1;第二手柄2设有与凸起部1-1配合的配合槽2-1,该第二手柄2上靠近第一手柄1的末端还设有用于卡紧在下壳体7上的卡槽2-2。这样,将第一手柄1沿着配合槽2-1推进第二手柄2中,从而在转动的方向上将第二手柄2和第一手柄1固定在一起,进而可以一起进行转动来切换出水口,进一步地,第二手柄2通过卡槽2-2卡紧在下壳体7上,其中,卡槽2-2与下壳体7之间构成卡扣结构,从而将第二手柄2和下壳体7固定;由于第一手柄1设置密封槽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当第二手柄2的末端卡在下壳体7上后,第一手柄1上设置有密封槽的一端也抵紧在第二手柄2的末端上,从而将第一手柄1固定在上、下壳体7和第二手柄2之间。

参见图2-4,本实施例中的加固机构的加固原理是:

一般地,在切换装置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装入上壳体6和下壳体7之间,使得第二手柄2的末端通过卡扣结构卡在下壳体7上,然后在上壳体6的放置槽5中放入固定塞4,使得固定塞4的上端容纳于放置槽5中,下端延伸至固定槽3中,这样在下壳体7对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进行固定的前提下,上壳体6也对第一手柄1进行固定,即上壳体6和下壳体7同时对第一手柄1进行固定,加固了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从而防止第一手柄1产生轴线的位移,提高耐水锤性,进而提高切换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切换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往想要的切换的方向推动第二手柄2,从而带动第一手柄1转动,进而使得进水口8与选定的出水口连通,完成切换;其中,固定塞4的下端延伸至固定槽3中,而固定槽3是沿着第一手柄1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所以随着第一手柄1转动,固定塞4则相对地沿着圆周方向上的固定槽3移动;这样,既不妨碍第一手柄1的转动,又能加固上壳体6和手柄之间的连接。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