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038发布日期:2018-10-30 22:1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制罐。



背景技术:

配制罐作为一种试验器材,广泛用于实验室内应用于,也可用于工业产品(如液体药品)的配制生产,其中,在液体药品的配制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液体药品的各组分进行混合和加热/冷却。而现有技术中一般在配制罐的外侧设置夹层,并在夹层内通入加热或者冷却介质,以实现对配制罐内的药液进行加热或冷却。常用的配制罐的材料为不锈钢,但是,对于部分对重金属离子有配制禁忌的药品,不锈钢材质的配制罐就不再适用了,故也可采用玻璃材质的配制罐,但是当介质与药液之间的玻璃破裂时,介质便与药液混合,从而污染药液,导致药液的报废;此外,一旦介质与药液之间的玻璃破裂,便需要整体地更换配制罐,增加了配制罐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制罐,能够解决介质与药液之间的玻璃层破裂之后,介质污染配制罐中的药液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制罐,包括配制罐本体及盖设于所述配制罐本体的盖体,所述配制罐本体内设置有介质盘管,所述介质盘管包括用于容纳第一介质的第一套管,及用于容纳第二介质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外。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介质盘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介质盘管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介质盘管连接有托架,所述托架位于所述盖体和所述配制罐本体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外环、内环及连接于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之间的多个连接板,所述外环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所述内环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介质盘管呈螺旋状且所述介质盘管的中心设置有中空结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制罐本体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搅拌轴及桨叶,所述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桨叶;

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外部,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盖体并伸入所述中空结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搅拌轴穿设于所述中心孔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所述电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桨叶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桨叶位于所述配制罐本体的中下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设置有投料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制罐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出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管连接有第一循环组件,使所述第一套管内能够循环供液,所述第二套管连接有第二循环组件,使所述第二套管内能够循环供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介质盘管设置于配制罐内,能够有效地对配制罐本体内的药液进行冷却或者加热,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当配制罐内壁破裂后,介质发生泄漏时,造成介质与配制罐内的药液混合而污染药液。本实用新型中即使第一套管内破裂,其内的第一介质进入第二套管内,而不会进入配制罐内,避免了配制罐内的药液受到污染;当第二套管内的第二介质为药液的溶剂时,即使第二套管破裂,其内的液体进入配制罐内,也不会使配制罐内的药液受到污染;从而对配制罐内的药液与介质之间起到双重隔离的效果。此外,当介质盘管破裂时,能够及时发现泄露,更换新的盘管,无需整体更换配制罐,节约了配制罐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质盘管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体的俯视图。

图中:

1、配制罐本体;11、排出口;2、盖体;21、中心孔;22、备用孔;23、投料口;

3、介质盘管;31、第一套管;32、第二套管;33、连接架;331、外环;332、内环;333、连接板;34、中空结构;

4、托架;

5、搅拌组件;51、电机;52、搅拌轴;53、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制罐,如图1和图2所示,该配制罐包括配制罐本体1及盖设于所述配制罐本体1上方的盖体2,所述配制罐本体1内可另行配置有介质盘管3,所述介质盘管3包括用于容纳第一介质的第一套管31,及用于容纳第二介质的第二套管32,所述第二套管32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31外;所述第一套管31连接于第一循环组件(未示出),所述第二套管32连接于第二循环组件(未示出),从而实现第一套管31内的第一介质和第二套管32内的第二介质的各自循环,从而可通过介质盘管3对配制罐内的药液进行加热或冷却,其中,第一循环组件和第二循环组件设置于配制罐本体1的外部。具体地,第一循环组件和第二循环组件均包括循环泵(未示出)及储液罐(未示出),第一循环组件的循环泵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套管31和第一循环组件的储液罐,第二循环组件的循环泵通过水管连接于第二套管32和第二循环组件的储液罐,从而实现第一介质在第一套管31内的循环以及第二介质在第二套管32内的循环。其中,如图5所示,盖体2设置有多个备用孔22,管路分别连接于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时,需要穿过盖体2的备用孔22,并伸入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内。其中,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均为透明的玻璃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介质为制冷介质或制热介质,根据试验的需要而进行选择;第二介质为药液配制所用的溶剂或溶剂的组成成分(如注射用水),其中,注射用水为药液的溶剂,以避免第二套管32破裂,第二介质污染药液。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介质可以采用非无色澄明的液体介质,当第一套管31发生破裂时,能够及时发现泄露,更换新的盘管,无需整体更换配制罐,节约了配制罐的成本。

其中,第一套管31内的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二套管32内的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以有效地提高介质盘管3内的介质对配制罐内的药液的加热或冷却效率。

介质盘管3包括进液端(未标号)和出液端(未标号),其中,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为直管,固定于托架4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进液端和出液端靠近设置,还可以关于介质盘管3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其中,托架4上开设有连接孔,以使进液端和出液端穿过托架4。本实施例可通过在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设置两个紧固螺母,两个紧固螺母分别位于托架4的上侧和下侧,托架4夹设于两个螺母之间,以实现对进液端和出液端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托架4的固定方式不作限定。

所述介质盘管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介质盘管3交错设置,可更换。作为优选,介质盘管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介质盘管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对设置,既能保证配制罐的加热或冷却效率,同时,保证了托架4的平衡,避免了由于托架4偏重而导致介质盘管3的破损。需要说明的是,当介质盘管3的数量为三个及其三个以上时,介质盘管3周向均布于托架4上,以保证托架4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上述介质盘管3连接有托架4,所述托架4位于所述盖体2和所述配制罐本体1之间,具体地,托架4抵压于盖体2和配制罐本体1之间。其中,托架4为环形结构,能够使其它部件从其中心穿过。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33,使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为一体结构,并形成上述介质盘管3,所述连接架33包括外环331、内环332及连接于所述外环331和所述内环332之间的多个连接板333,所述外环331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32的内壁,所述内环332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31的外壁,连接板333周向均布于外环331和内环332之间,且沿垂直于所述内环332的中心轴的方向呈辐射状分布,从而提高了第一套管31连接于第二套管32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其中,外环331可通过粘贴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二套管32的内壁,第一套管31可通过粘贴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套管31的外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托架4与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还可以为其它方式。

此外,还可以将外环331和内环332省去,将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直接通过连接板333连接,具体地,连接板333的两端在熔融的状态下分别与第二套管32的内壁及第一套管31的外壁连接。

所述介质盘管3呈螺旋状且所述介质盘管3的中心设置有中空结构34,具体地,所述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均设置为螺旋状,以提高介质盘管3与配制罐本体1内的药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介质盘管3对药液的加热或冷却的效率。

如图1所示,上述配制罐本体1包括搅拌组件5,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电机51、搅拌轴52及桨叶53,所述搅拌轴5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机51和所述桨叶53,所述电机51设置于所述盖体2的外部,所述搅拌轴52依次穿过所述盖体2和托架4,并伸入所述配制罐本体1。具体地,所述盖体2设置有中心孔21,所述搅拌轴52穿过所述中心孔21并伸入介质盘管3的中空结构34内,上述桨叶53也置于中空结构34内,并对配制罐本体1内的药液进行搅拌,一方面保证药液的充分溶解,使其各组分混合均匀,另一方面使得配制罐内的药液的温度能够均匀。

进一步地,搅拌轴52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所述电机51。

上述备用孔22沿所述中心孔21的轴线周向设置,当配制罐连接其他装置时,比如,呼吸器,可通过备用孔22实现与其他装置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备用孔22均为椭圆形结构,其轴线与所述盖体2的中心轴呈倾斜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备用孔22绕上述中心孔21的轴线周向设置,其中,备用孔22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上述桨叶53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桨叶53位于所述配制罐本体1的中下部,其中,若干个桨叶53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桨叶53对配制罐本体1内的药液进行搅拌,使得其配制罐内的药液能够充分混合,能够加速药液的升温或降温,进而提高了介质盘管3对药液的加热或冷却效果。作为优选,桨叶53的数量为三个,本实施例对桨叶53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配制罐本体1的容积大小进行调整,以保证搅拌组件5的搅拌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盖体2设置有投料口23,用于对配制罐内投放固态或液态的制剂,其中,投料口23为椭圆形结构,盖体2为半球形结构,投料口23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盖体2的弧面,且与所述盖体2的中心轴呈倾斜设置。

如图1所示,上述配制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出口11,用于将配制好的药液的排出。具体地,排出口11设置于配制罐本体1的底部的中心位置,便于药液的排出。

本实施例通过将介质盘管3设置于配制罐内,能够有效地对配制罐本体1内的药液进行冷却或者加热,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当介质发生泄漏时,造成介质与配制罐内的药液混合而污染药液,即使第一套管31破裂,其内的第一介质进入第二套管32内,而不会进入配制罐内,避免了配制罐内的药液受到污染;当第二套管32内放置的第二介质为药液的溶剂时,即使第二套管32破裂,其内的液体进入配制罐内,也不会使配制罐内的药液受到污染;从而对配制罐内的药液与介质之间起到双重隔离的效果。此外,当介质盘管3破裂时,能够及时发现泄露,更换新的盘管,无需整体更换配制罐,节约了配制罐的成本。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