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化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737发布日期:2018-12-18 21:3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均化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化磨。



背景技术:

均化磨是一种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粉碎研磨和混合的大型粉碎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均化磨的筒体缓慢的转动,物料在均化磨的筒体内移动,物料相互撞击粉碎并相互搅拌均匀,以达到充分均化的效果。

随着生产工艺条件的不断提升,现有的均化磨已经不能满足物料超细的粒度要求,对物料研磨不充分,研磨物料的粒度不均匀,均化效果不完全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加工物料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其各项效果,使之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磨均化效果更好的均化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均化磨,包括筒体,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筒体内壁设置有陶瓷层,陶瓷层上均匀分布有条状凸起的扬料板,所述扬料板沿筒体中轴方向呈多层环状分布,相邻环的扬料板交错设置,所述扬料板在筒体内整体成螺旋状分布,每个扬料板与筒体中轴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搅拌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杆在筒体内经过筒体中心,呈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有三条或四条或六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扬料板的长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近似直角三角形或近似直角梯形,其一侧面与筒体内壁垂直设置,另一侧面与筒体内壁夹角为锐角,为平面或向内凹陷的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扬料板的长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近似等腰三角形或近似等腰梯形,其对称的两个侧面与筒体内壁夹角为锐角,为平面或向内凹陷的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筒体的两端设置有加厚的挡料圈,防止物料撞击到筒体两端的端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均化磨的粉碎均化用途,设计出适用于均化磨的扬料板结构,结构稳定,搅拌杆的设置,使得粉碎均化效果显著提高,扬料板在筒体内分布形式,也使得物料在均化磨中粉碎均化时,缓慢的从进料处向出料处移动,使得筒体内物料的粒度分布明显,极大的提高了出料物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 为图1的另一实施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 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筒体1、端盖2、扬料板3、挡料圈4、陶瓷层5、搅拌杆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5所示的均化磨,图1中为筒体结构,所述筒体1内壁设置有陶瓷层5,陶瓷层5上均匀分布有条状凸起的扬料板3,所述扬料板3沿筒体1中轴方向呈多层环状分布,相邻环的扬料板3交错设置,所述扬料板3在筒体内整体成螺旋状分布,每个扬料板3与筒体1中轴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筒体1的两端设置有加厚的挡料圈4,防止物料撞击到筒体两端的端盖2,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搅拌杆6。图2和图4为扬料板结构的两种实施例,其中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扬料板3的长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近似直角三角形,其一侧面与筒体1内壁垂直设置,另一侧面与筒体1内壁夹角为锐角,为平面结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扬料板3的长条状结构的横截面为近似等腰梯形,其对称的两个侧面与筒体1内壁夹角为锐角,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图2和图3应对于单向转动的均化磨,均化磨筒体1转动时,物料被带起来后,下落到下方,下落过程中撞击到搅拌杆6上,最后到扬料板3的平面一侧,增大物料与筒体1侧面的摩擦,提高撞击的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粉碎均化的效果;图4和图5应对于双向转动的均化磨,均化磨转动时,不管筒体1朝向那个方向转动,物料被带起来后,下落到下方,下落过程中撞击到搅拌杆6上,最后都能撞击到扬料板3的弧形面一侧,增大物料与筒体侧面的摩擦,提高撞击的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粉碎均化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选用的均化磨的筒体长约810cm,直径约400cm,则设置于筒体内扬料板的长度为30cm,高2cm,扬料板与均化磨适当的尺寸比例能够更好的提高粉碎均化效果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说明书附图,只提供了两种筒体及扬料板的结构,但并不仅限于这两种结构,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