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933发布日期:2018-12-07 22:5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墙面漆即面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乳胶漆,是家庭装修中用于墙面的主要的饰材之一。在基础装修费用中占相当的比例。选择优质的墙面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粘结的目的,墙面漆的主要成分为甲醛,能够牢固的粘合到墙壁上。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加入颜料、填料(亦称体质颜料)和助剂,经一定工艺过程制成的涂料,叫做乳胶漆,也叫乳胶涂料。

墙面漆搅拌装置是刷漆工人常用到的用来搅拌墙面漆的工具,对于用到墙面漆的工人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墙面漆搅拌工具常常由于搅拌不均匀且装备不便于携带使得广大刷漆工人劳苦不堪,且其搅拌机构简单,搅拌效果差,搅拌周期长,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包括传动箱,传动箱内设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端穿过传动箱的底壁且悬伸在传动箱的下方,搅拌轴的底部套设有搅拌叶,搅拌轴的顶端穿过传动箱的顶壁且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搅拌轴与传动箱之间是转动连接,搅拌轴的中部套设有传动筒,搅拌轴与传动筒之间是转动连接,传动筒转动连接在传动箱的底壁上,传动筒的顶端套设有第三从动齿轮,传动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搅拌叶相配合的搅拌筒,传动腔一侧转动连接传动轴,传动轴的底部套设有与第三从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二主动齿轮,传动轴的顶端穿过传动腔的顶壁且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齿轮,传动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架,支撑架上嵌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一主动齿轮,传动箱的左右侧端对称设有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轴的轴线与传动腔的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叶是空间螺旋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筒是底端敞口型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筒的侧壁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架是L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提手是U形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搅拌轴和搅拌筒在电机的带动下,形成完全相反的旋转反向,从而在搅拌筒的内外形成两个完全相反的搅拌涡流,促进墙面漆快速融合,提高搅拌速度和搅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的搅拌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箱,2-传动腔,3-搅拌轴,4-传动筒,5-第三从动齿轮,6-搅拌筒,7-搅拌槽,8-搅拌叶,9-传动轴,10-第二主动齿轮,11-第一从动齿轮,12-第二从动齿轮,13-第一主动齿轮,14-电机,15-支撑架,1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建筑用简易的高效墙面漆搅拌装置,包括传动箱1,所述传动箱1内设传动腔2,传动腔2内设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的轴线与传动腔2的轴线重合,搅拌轴3的底端穿过传动箱1的底壁且悬伸在传动箱1的下方,搅拌轴3的底部套设有搅拌叶8,所述搅拌叶8是空间螺旋结构设计,搅拌轴3的顶端穿过传动箱1的顶壁且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12,所述搅拌轴3与传动箱1之间是转动连接,搅拌轴3的中部套设有传动筒4,搅拌轴3与传动筒4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筒4转动连接在传动箱1的底壁上,传动筒4的顶端套设有第三从动齿轮5,传动筒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搅拌叶8相配合的搅拌筒6,所述搅拌筒6是底端敞口型结构设计,搅拌筒6的侧壁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槽7,所述传动腔2一侧转动连接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的底部套设有与第三从动齿轮5相配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0,所述传动轴9的顶端穿过传动腔2的顶壁且固定连接第一从动齿轮11,所述传动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是L形结构设计,支撑架15上嵌设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从动齿轮11和第二从动齿轮12相配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3,所述传动箱1的左右侧端对称设有提手16,所述提手16是U形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搅拌筒6放入搅拌桶内,启动电机14带动搅拌轴3和传动筒4转动,传动筒4带动搅拌筒6转动,由于传动轴9的设计,使得搅拌轴3和搅拌筒6之间的旋转方向完全相反,从而在搅拌筒6的内外形成两个完全相反的搅拌涡流,促进墙面漆快速融合,提高搅拌速度和搅拌质量。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