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高效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303发布日期:2018-11-30 20:1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高效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领域,尤指一种简易高效碎纸机。



背景技术:

纸张是办公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办公耗材之一,出于信息保密的目的,办公使用的纸张使用完以后往往要经过粉碎处理。碎纸机是由一组旋转的刀刃、纸梳和驱动马达组成。纸张从相互咬合的刀刃中间送入,被分割成很多细小的纸片,以达到保密的目的。一般来说,碎纸机包括碎纸机头和碎纸机本体,碎纸机头内安装有碎纸刀具、传动机构和其它控制装置。目前置于碎纸机本体内的碎纸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放置在碎纸机本体内,需要清理纸屑时将该碎纸桶垂直取出;另一种是抽屉式,其是在碎纸机本体的正面或侧面开设一个门,碎纸桶通过该门放入碎纸机本体内。

然而,现有碎纸桶只有在碎纸桶已满时,需要处理碎纸桶里面的碎纸后才能继续处理,从而造成碎纸操作的延后和不必要的等待。此外,市场上的一些电动碎纸机体积大,而且沉重不易搬移,一般供大型企事业单位使用,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价格昂贵,造成经济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碎纸机,能够及时提醒人员处理碎纸,并且在使用碎纸机的同时又不影响清理碎纸桶里的碎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高效碎纸机,包括碎纸机本体,所述碎纸机本体内设有碎纸机头,所述碎纸机本体内还设有碎纸收集装置,所述碎纸收集装置设于碎纸机头出纸端的正下方,所述碎纸收集装置包括碎纸腔室、内桶和隔板,所述隔板将碎纸腔室上下分为第一收集室和第二收集室,所述隔板横向卡接在第一收集室和第二收集室之间,所述第一收集室体积比第二收集室体积小,所述内桶设置在第二收集室内,所述第一收集室上端与碎纸机头出纸端相通,所述第二收集室前侧设有用于放置内桶的开口,所述内桶前侧板为透明侧板,所述第一收集室前侧上端设有透明观察窗。

具体地,所述碎纸机头包括驱动电机、控制开关、转轴、粉碎刀,所述控制开关设于碎纸机本体外侧,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碎纸机本体内部,所述控制开关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两侧设置粉碎刀。

具体地,所述第一收集室前侧下端设有卡孔,后侧面内部设有相应的卡槽,所述隔板穿过卡孔与卡槽固定,所述隔板位于第一收集室前侧的一端设有凸起。

具体地,所述内桶底板后端与内桶后侧板铰接,所述内桶底板前端与内桶前侧板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内桶前侧板还设有拉手。

具体地,所述隔板中间设有过滤网。

具体地,所述碎纸机本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碎纸机本体铰接固定,所述碎纸机本体底部还设有收纳万向轮的收纳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碎纸机的碎纸采集装置设有第一收集室和第二收集室,当第一收集室的碎纸装满时,能够通过拉开隔板,使得第一收集室内的碎纸落到第二收集室的内桶中,从而能够及时清理第二收集室内的碎纸并保证碎纸机的正常使用,避免了在碎纸操作时需要等待处理碎纸所造成的麻烦;而且本实用新型碎纸机体积纤巧、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家居办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桶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 碎纸机本体;2. 碎纸机头;21.控制开关;3.碎纸收集装置;4.碎纸腔室;41.第一收集室;411.透明观察窗;412.卡孔;42.第二收集室;5.内桶;51.透明侧板;52.拉手;6.隔板;6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简易高效碎纸机,包括碎纸机本体1,所述碎纸机本体1内设有碎纸机头2,所述碎纸机本体1内还设有碎纸收集装置3,所述碎纸收集装置3设于碎纸机头2出纸端的正下方,所述碎纸收集装置3包括碎纸腔室4、内桶5和隔板6,所述隔板6将碎纸腔室4上下分为第一收集室41和第二收集室42,所述隔板6横向卡接在第一收集室41和第二收集室42之间,所述第一收集室41体积比第二收集室42体积小,所述内桶5设置在第二收集室42内,所述第一收集室41上端与碎纸机头2出纸端相通,所述第二收集室42前侧设有用于放置内桶5的开口,所述内桶5前侧板为透明侧板51,所述第一收集室41前侧上端设有透明观察窗4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碎纸机的碎纸采集装置3设有第一收集室41和第二收集室42,当第一收集室41的碎纸装满时,能够通过拉开隔板6,使得第一收集室41内的碎纸落到第二收集室42的内桶5中,从而能够及时清理第二收集室42内的碎纸并保证碎纸机的正常使用,避免了在碎纸操作时需要等待处理碎纸所造成的麻烦,而且本实用新型碎纸机体积纤巧、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家居办公。

具体地,所述碎纸机头2包括驱动电机、控制开关21、转轴、粉碎刀,所述控制开关21设于碎纸机本体1外侧,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碎纸机本体1内部,所述控制开关21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两侧设置粉碎刀。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控制控制开关21来启动或者关闭驱动电机,从而控制转轴上的粉碎刀是否对纸张进行碎纸操作。

具体地,所述第一收集室41前侧下端设有卡孔412,后侧面内部设有相应的卡槽,所述隔板6穿过卡孔412与卡槽固定,所述隔板6位于第一收集室41前侧的一端设有凸起61。

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一收集室41内的碎纸装满了,能够通过拉动凸起61把隔板6拉开,使得第一收集室41内的碎纸落到第二收集室42内的内桶5中,然后在把隔板6卡接到卡槽中固定,从而能够及时清理第二收集室42内的碎纸并保证碎纸机的正常使用,避免了在碎纸操作时需要等待处理碎纸所造成的麻烦。

具体地,所述内桶5底板后端与内桶后侧板铰接,所述内桶5底板前端与内桶前侧板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内桶5前侧板还设有拉手52。

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把第二收集室42的内桶5拿出来倒掉碎纸时,通过拉手52把内桶5拉出,并且能够直接打开卡扣,使得内桶5底板向下把碎纸放出,能加方便干净地倒掉内桶5里的碎纸,更容易清理内桶5里的纸屑。

具体地,所述隔板6中间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方案,隔板6中设有过滤网,能够通过抖动隔板6使得滤板中的纸屑掉落到内桶5中,避免抽拉隔板6时把纸屑带出到碎纸机本体1外面。

具体地,所述碎纸机本体1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碎纸机本体1铰接固定,所述碎纸机本体1底部还设有收纳万向轮的收纳槽。

采用上述方案,在碎纸机本体1底部四个角设置万向轮,通过万向轮能够方便搬移碎纸机的位置,同时还能把万向轮收纳到收纳槽中,固定放置碎纸机的位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碎纸收集装置3的碎纸腔室4为矩形;其中,内桶5前侧板为透明侧板51,能够及时观察内桶5中碎纸的是否装满;此外,第一收集室41前侧上端设有透明观察窗411,能够用于观察第一收集室41内碎纸的情况,当看到碎纸到达透明观察窗411位置时,便可以拉开凸起412,使得第一收集室41内的碎纸下落的第二收集室42的内桶5中。本具体实施例避免了在碎纸操作时需要等待处理碎纸所造成的麻烦,而且体积纤巧、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家居办公。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