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塔升气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061发布日期:2019-01-22 22:58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塔升气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塔升气帽。



背景技术:

目前,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由上至下包括除雾、洗涤和喷淋脱硫,喷淋脱硫后的气体需要喷水进行吸收,气体进行二次脱硫,现有的升气帽结构简单,使得气体分布不均,影响吸收效果,同时吸收后的液体容易滴落到下方喷淋脱硫工段的喷头上,影响喷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由上至下包括除雾、洗涤和喷淋脱硫,喷淋脱硫后的气体需要喷水进行吸收,气体进行二次脱硫,现有的升气帽结构简单,使得气体分布不均,影响吸收效果,同时吸收后的液体容易滴落到下方喷淋脱硫工段的喷头上,影响喷淋效果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脱硫塔升气帽。

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气筒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进气筒底部沿口设有一圈连接盘, 进气筒顶部对称设有一对半球形导流板, 其中一个半球形导流板位于进气筒内,进气筒的筒壁上开有一组导气栅格;位于进气筒外的半球形导流板底部设有一圈积液槽, 且在积液槽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导槽, 多个导槽的一端分别与积液槽相通, 多个导槽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导液管, 环形蜂窝状均流板套在进气筒上, 环形蜂窝状均流板顶部开有多个导槽安装槽, 多个导槽分别位于对应的槽内。

环形蜂窝状均流板顶部外圆的高度高于顶部内圆的高度。

它还有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位于环形蜂窝状均流板下方,且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与环形蜂窝状均流板的孔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进气筒内的半球形导流板方便把气体进行分散到四周,对气体进行初步分流,然后通过环形蜂窝状均流板进行细分,进气筒顶部的半球形导流板把喷淋的液体集中到积液槽后通过导液管排放到脱硫塔底部的溶液中,避免上层喷淋液影响下层一次脱硫喷淋效果。

附 图 说 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气筒20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进气筒20底部沿口设有一圈连接盘22, 进气筒20顶部对称设有一对半球形导流板24, 其中一个半球形导流板24位于进气筒20内,进气筒20的筒壁上开有一组导气栅格;位于进气筒20外的半球形导流板24底部设有一圈积液槽25, 且在积液槽25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导槽26, 多个导槽26的一端分别与积液槽25相通, 多个导槽26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导液管27, 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套在进气筒20上, 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顶部开有多个导槽安装槽, 多个导槽26分别位于对应的槽内。

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顶部外圆的高度高于顶部内圆的高度。

它还有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8,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8位于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下方,且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8与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的孔相互错开。

工作方式和原理:进气筒20通过连接盘22安装在脱硫塔内,位于脱硫塔内下段一次脱硫后的气体从进气筒20底部进气口进入,然后通过进气筒20内的半球形导流板24挡住分流后从进气筒20侧壁上的一组导气栅格排出,气体再经过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细分后和位于升气帽上方的喷淋液进行吸收后排放,位于升气帽上方的喷淋液落到进气筒20顶部的半球形导流板24上后流入到积液槽25内,同时由于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顶部外圆的高度高于顶部内圆的高度,使得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8顶部为向中间倾斜的锥面,落入到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8顶部的部分喷淋液也会顺着蜂窝状网孔的连接处流入到积液槽25内,然后通过导槽26和导液管27排放到脱硫塔底部的混合液中;第二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8与环形蜂窝状均流板21的孔相互错开使得烟气能够进行多次细分,提高吸收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