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花洒及水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218发布日期:2018-12-07 23:0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薄型花洒及水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花洒及水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花洒、水龙头等水阀来调节水流的输出,随着水阀的发展,有些水阀包括多个水路,并可在多个水路间进行切换。以花洒为例,现有花洒一般包括手柄和喷头,喷头连接于手柄的一端,进水管可连通于喷头的另一端;水流可通过手柄进入喷头,并由喷头上的出水孔喷出。同时,喷头内部设有多个水路和切换装置,通过该切换装置可使水流在不同的水路间切换,以便实现不同的出水功能。

但是,将切换装置设置于喷头内,需要在喷头内设置安装切换装置的空间,这会导致喷头的尺寸较大,并使喷头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维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切换水路的水路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小喷头尺寸,且便于维修的薄型花洒。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水路切换装置,包括本体、切换轴和驱动机构。所述本体具有中空部以及进水端和出水端,在所述出水端具有连通所述中空部的至少两个水路。所述切换轴设于所述本体内,包括位于所述中空部内的分水段和延伸出所述出水端的牵引段。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本体外,用于驱动所述切换轴沿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切换轴在至少两个切换位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每一个所述切换位对应打开至少一个所述水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连接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切换轴的单向转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水路切换装置还包括往复移动件,所述驱动件能通过所述往复移动件与所述单向转动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水路由至少两个独立的水管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水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出水端形成有支撑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单向转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往复移动件连接,并能在所述往复移动件的带动下摆动,所述主动轮的下表面设有主动棘齿。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主动轮下方,且所述从动轮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主动棘齿啮合的从动棘齿,所述从动轮能随所述主动轮的转动而单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切换轴往复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单向转动装置还包括限位棘爪,所述限位棘爪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从动轮的外周设有限位棘齿,所述限位棘爪与所述限位棘齿配合,以阻挡所述从动轮反向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轮连接于所述切换轴,所述单向转动装置还包括压盖和定位弹性件。所述压盖设于所述主动轮上方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定位弹性件设于所述压盖与所述主动轮之间,用于向所述主动轮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分水段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牵引段延伸出所述出水端,所述往复移动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支撑部上并能直线往复移动,所述滑块设有驱动槽,所述主动轮的上表面设有配合伸入所述驱动槽的主动拨销,所述滑块能通过所述驱动槽和所述拨销带动所述主动轮在预设角度内往复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往复移动件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块和所述出水端之间,用于向所述滑块施加远离所述出水端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预设角度为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水路切换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单向转动装置与所述牵引段的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包括顶端部和连接部。所述顶端部设于所述从动轮下方,且所述顶端部设有牵引槽,所述从动轮的下表面设有配合伸入所述牵引槽的从动拨销,所述从动轮能通过所述从动拨销和所述牵引槽带动所述联动件往复移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顶端部,并与所述牵引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卡爪,所述牵引段的外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卡槽,两个所述卡爪卡合于两个所述卡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联动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连接于所述顶端部,且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出水端的一侧;所述导向部包括两个导向爪,两个所述导向爪与所述支撑部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包括摆杆和按钮。所述摆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部,另一端能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出水端的一端接触。所述按钮能铰接于所述本体,并能按压所述摆杆,以使所述滑块向所述出水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为推钮,所述推钮能滑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推钮与所述滑块连接并能同步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薄型花洒,包括手柄和位于手柄一端的喷头,所述手柄内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水路切换装置,所述水路与所述喷头连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装置中,可通过驱动件驱动单向转动装置使联动件往复移动,从而驱动切换轴往复移动,使切换轴在至少两个切换位之间进行切换,进而打开至少一个水路,引导水流通过。在此过程中,单向转动装置可将单向转动转化为切换轴的往复移动,每次单向转动所需的切换力一致,使得用户每次进行切换操作的手感一致,避免切换力突变,使操作更加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薄型花洒中,水路切换装置安装于花洒的手柄内,利用了手柄的内部空间,免于在花洒的喷头内设置切换装置,可减小喷头的尺寸,使喷头更薄,且不用增加手柄的尺寸。同时,将水路切换装置和喷头内的结构分离开,便于单独更换或维修。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路切换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装配图;

图3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本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本体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切换轴位移第一切换位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切换轴位移第二切换位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切换轴位移第三切换位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单向转动装置的主动轮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单向转动装置的从动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水路切换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1中水路切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薄型花洒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薄型花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底座;111、排气孔;12、盖板;13、水路;131、夹爪;14、支撑部;141、限位件;101、阀壳;102、阀体;1021、第一过水口;1022、第二过水口;1011、进水腔;1012、第一出水腔;1013、第二出水腔;1014、入水口;1015、第一出水口;1016、第二出水口;1017、分水腔;2、切换轴;201、滑槽;21、切换凸环;22、第一密封凸环;23、第二密封凸环;24、卡槽;3、往复移动件;31、滑块;311、驱动槽;32、复位弹性件;4、单向转动装置;41、主动轮;411、主动拨销;412、主动棘齿;42、从动轮;421、从动棘齿;422、从动拨销;423、限位棘齿;43、限位棘爪;44、压盖;441、定位轴;45、定位弹性件;5、联动件;51、顶端部;511、牵引槽;52、卡爪;53、导向爪;6、驱动件;61、摆杆;611、扭簧;62、按钮;7、手柄;8、喷头;9、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顶”、“底”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水路切换装置,能用于花洒、水龙头或者其它能进行水路切换的水阀。以下仅以应用于花洒为例进行说明,该花洒可以包括手柄和喷头,喷头可连接于手柄的一端,手柄的另一端可连接进水管。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水路切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装置可以包括本体1、切换轴2和驱动机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可由底座11和盖板12拼接而成,且底座11和盖板12可通过焊接、卡接或利用螺钉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同时,本体1可具有中空部,且本体1可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该进水端可设有接头9,该接头9可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内的水流可由接头9进入本体1的中空部。该出水端可连通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水路13,该两个水路13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水管,中空部内的水流可由两个水管之一或同时由两个水管流出本体1。本体1的出水端的外侧可形成有支撑部14,水管与支撑部14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支撑部14可包括两个支撑体和两个连接体,两个支撑体分别形成于两个水管的表面;两个连接体连接于两个支撑体之间,且两个连接体之间具有上下贯通的空间。水管的外壁还可设有夹爪131,在将水管安装于花洒的手柄内后,可通过夹爪131与手柄内的夹槽配合,便于对水管进行固定。

当然,水管与支撑部14也可以是通过卡接等方式连接的独立结构,或者,水管与支撑部14还可以是相互分离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水路13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仅以两个水路13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6所示,本体1的中空部内可形成有中空的阀壳101,阀壳101的一端可与出水端的内表面相接,另一端靠近进水端并顶抵接头9伸入本体1的一端。阀壳101的外周可形成有隔板,从而可通过阀壳101将中空部分隔为进水腔1011、第一出水腔1012和第二出水腔1013。一个水路13与第一出水腔1012连通,另一个水路13与第二出水腔1013连通。同时,阀壳101外周设有入水口1014、第一出水口1015和第二出水口1016,第一出水口1015位于入水口1014靠近出水端的一侧,第二出水口1016位于入水口1014靠近入水端的一侧。且入水口1014位于进水腔1011内,第一出水口1015位于第一出水腔1012内,第二出水口1016位于第二出水腔1013内。

如图3和图5所示,阀壳101内设有两端贯通的阀体102,阀壳101内形成有一环形的台阶,阀体102的一端抵靠该台阶靠近入水口1014的一侧,另一端顶抵接头9。底座11设有排气孔111,阀体102的靠近进水端的一端可通过排气孔111与外界大气压连通,避免切换轴2向进水端移时受气压阻碍,使切换轴2移动顺畅。阀体102的外周设有第一过水口1021和第二过水口1022,第一过水口1021与入水口1014正对连通,第二过水口1022与第二出水口1016正对连通。阀壳101内位于该台阶远离进水端一侧的空间和阀体102的内部贯通,并形成一分水腔1017。水流可从进水端进入进水腔1011,并由入水口1014进入分水腔1017,进入分水腔1017内的水流可由第一出水口1015进入第一出水腔1012,也可以由第二出水口1016进入第二出水腔1013。

如图1、图5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轴2可具有分水段和牵引段,该分水段可由本体1的出水端伸入本体1的中空部,并伸入分水腔1017内;该牵引段可延伸出本体1的出水端,通过牵引切换轴2的牵引段,可使切换轴2沿自身的轴向往复直线移动。分水段的外周可形成有切换凸环21、第一密封凸环22和第二密封凸环23,第一密封凸环22位于切换凸环21靠近牵引段的一侧,第二密封凸环23位于另一侧。切换凸环21、第一密封凸环22和第二密封凸环23的外周均可设有密封圈,从而与分水腔1017的内壁面滑动密封配合。此外,切换凸环21的厚度小于入水口1014的宽度,使切换凸环21无法完全遮蔽入水口1014。

下面对切换轴2分水的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6所示,当切换轴2移动至第一切换位时,切换凸环21移动至第一出水口1015和入水口1014之间时,可将第一出水口1015和入水口1014隔断。此时,第一出水口1015关闭,第二出水口1016打开,由进水腔1011进入分水腔1017内的水流,可仅由第二出水口1016输出至第二出水腔1013,并由对应的水路13流出。

如图7所示,当切换轴2移动至第二切换位时,切换凸环21移动至与入水口1014正对的位置时,第一出水口1015和第二出水口1016同时与入水口1014连通,此时,两个水路13均可输出水流。

如图8所示,当切换轴2移动至第三切换位时,切换凸环21移动至第二出水口1016和入水口1014之间时,可将第二出水口1016和入水口1014隔断,此时,第一出水口1015打开,第二出水口1016关闭,分水腔1017内的水流可仅由第一出水口1015输出至第二出水腔1013,并由对应的水路13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切换轴2的上述移动过程中,第一密封凸环22始终在第一出水口1015远离入水口1014的一侧移动,第二密封凸环23始终在第二出水口1016远离入水口1014的一侧移动,从而防止分水腔1017的两端出现漏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切换轴2也可在四个或更多个切换位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每一个切换位对应打开至少一个水路13,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可设于本体1的出水端外,并可设于支撑部14上或者直接设置于两个水管上,当然,也可以是部分设于支撑部14上,另一部分设于两个水管上。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往复移动件3、单向转动装置4、联动件5和驱动件6,驱动件6可驱动往复移动件3往复移动,往复移动件3可带动单向转动装置4单向间歇转动,从而带动联动件5往复移动,联动件5与切换轴2的牵引段连接,从而带动切换轴2往复移动。其中:

如图2所示,往复移动件3可以包括滑块31和复位弹性件32,其中:

滑块31可为条状,支撑部14上可设有平行于切换轴2的导轨,滑块31可滑动配合于该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直线往复移动。同时,滑块31的靠近切换轴2的一侧可开设有驱动槽311。当然,导轨也可以沿其它方向设置,相应的,滑块31可沿其它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复位弹性件32可以是弹簧,其可设于滑块31和本体1的出水端之间,一端抵靠滑块31,另一端抵靠本体1,能始终向滑块31施加远离出水端的作用力,便于使滑块31复位。同时,本体1和滑块31上可设有正对的导向柱,该弹簧可套设于两个导向柱外,从而对弹簧进行定位。当然,复位弹性件32还可以是橡胶套或者其它弹性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1和图2所示,单向转动装置4可以包括主动轮41、从动轮42、限位棘爪43、压盖44和定位弹性件45,其中:

如图2和图5所示,支撑部14上可形成有两个限位件141,两个限位件141位于滑块31靠近切换轴2的一侧,且两个限位件141可分别位于支撑部14的两个连接体上,两个连接体间的空间可露出切换轴2的牵引段。主动轮41可设于两个限位件141之间,且主动轮41的外周与限位件141的表面可转动的配合。同时,主动轮41的上表面可设有主动拨销411,该主动拨销411偏心设置,即设于从动轮42中心的一侧,并可配合伸入驱动槽311。当滑块31往复移动时,可通过主动拨销411带动主动轮41在预设角度内往复转动,该预设角度可以是90°,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其它角度。此外,主动轮41的下表面设有主动棘齿412。

如图2和图5所示,从动轮42可设于主动轮41下方,且从动轮42的上表面可设有从动棘齿421,从动棘齿421与主动棘齿412啮合。当主动轮41正向转动时,可带动从动轮42正向转动,当主动轮41反向转动时,从动轮42不动,因而从动轮42只能单向间歇转动。上述的正向转动可以是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具体可视从动棘齿421与主动棘齿412的结构而定,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同时,从动轮42的下表面可设有从动拨销422,该从动拨销422偏心设置,即设于从动轮42中心的一侧。此外,从动轮42的外周设有限位棘齿423。

如图2所示,限位棘爪43可设于支撑部14上,且位于从动轮42远离滑块31的一侧,限位棘爪43可与限位棘齿423配合,通过限位棘爪43可阻挡从动轮42反向转动,从而保证从动轮42只能单向转动。

如图1和图5所示,压盖44可设于主动轮41上方,且压盖44下表面形成有定位轴441,定位轴441可穿过主动轮41并穿入从动轮42,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均可绕定位轴441转动。同时,可利用螺钉将压盖44与支撑部14的两个限位件141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接等其它方式将压盖44与支撑部14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定位弹性件45可以是弹簧,该弹簧可套设于定位轴441外,且一端可抵靠与压盖44,另一端抵靠主动轮41。压盖44可通过该弹簧对主动轮41施加向下的压力,对主动轮41进行复位。定位弹性件45还可以是橡胶套等其它弹性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联动件5可以包括顶端部51、连接部和导向部,其中:

顶端部51可为平板结构,其可设于从动轮42下方,并与从动轮42的下表面贴合。顶端部51上可设有牵引槽511,从动拨销422可配合伸入牵引槽511。同时,顶端部51可位于支撑部14的两个支撑体之间,并可与两个支撑体滑动配合或者分离。

连接部可设于顶端部51下表面,其可与顶端部51通过卡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与顶端部51为一体式结构。同时,连接部可以包括两个卡爪52,切换轴2的牵引段可夹持于两个卡爪52之间。牵引段的外周可设有两个卡槽24,两个卡槽24可关于切换轴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卡爪52可分别卡合于两个卡槽24中,从而将牵引段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如图4所示,导向部也可设于顶端部51的下表面,且也可与顶端部51通过卡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或与顶端部51为一体成型。同时,导向部位于连接部远离出水端的一侧,且与连接部间具有间隙。导向部可包括两个导向爪53,两个导向爪53可向下穿过支撑部14的两个连接体件的空间,其中,两个导向爪53的底部均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勾部,两个导向爪53的勾部一一对应的与支撑部14的两个支撑体的底部滑动配合。

当从动轮42单向转动时,可通过从动拨销422带动顶端部51往复直线移动,从而通过连接部带动切换轴2往复移动。若主动轮41转动的预设角度为90°,则从动轮42每次的角度为90°,从动轮42每转过90°,从动轮42的从动拨销422就通过联动件5带动切换轴2移动一个切换位,例如,从第一切换位移动至第二切换位,或者第二切换位移动至第三切换位、从第三切换位移动至第二切换位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也可以不包括上述联动件5,如图11和图12所示,切换轴2的牵引段可设有滑槽201,从动轮42的从动拨销422可配合伸入该滑槽201,在从动轮42单向转动时,可直接带动切换轴2往复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主动轮41可以是一齿轮,滑块31可以是一齿条,该齿轮与齿条啮合,当滑块31往复移动移动时,同样可以带动主动轮41往复摆动。从而免于使用上述的主动拨销411和驱动槽311。

如图2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6可以包括摆杆61和按钮62,其中:

摆杆61的一端可铰接于支撑部14,另一端可与滑块31远离本体1的出水端的一端接触,可通过转动摆杆61推动滑块31向该进水端移动。

按钮62可铰接于支撑部14,也可铰接于手柄7,通过按压按钮62可带动摆杆61转动,从而推动滑块31移动。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装置应用于花洒的手柄7时,按钮62可设于喷头8和手柄7的接合处且暴露在外,用户仅需按压按钮62即可使切换轴2移动,实现水路13的切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件6还可以是推钮,该推钮能滑动连接于本体1,且推钮可与滑块31连接,并能与滑块31同步移动。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装置应用于花洒的手柄时,手柄可开设开口,推钮可伸出该开口,并可在开口内滑动。用户仅需拨动推钮即可使切换轴2移动,实现水路13的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驱动件6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只要能驱动滑块31向进水端移动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或者,还可通过驱动件6直接驱动主动轮41转动,而省去往复移动件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在主动轮42和从动轮41的转动使切换轴2移动,可保证切换轴2的切换力相同,避免采用曲柄滑块等机构出现的急回现象,避免采用自动笔传动机构出现的空程,用户只需按压按钮62即可实现水路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装置,可通过驱动件6带动单向转动装置4使联动件5往复移动,从而驱动切换轴2往复移动,使切换轴2在至少两个切换位之间进行切换,进而打开至少一个水路13,引导水流通过。在此过程中,单向转动装置4可将单向转动转化为切换轴2的往复移动,且每次单向转动所需的切换力一致,使得用户每次进行切换操作的手感一致,避免切换力突变,使操作更加舒适。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薄型花洒,本实施方式的薄型花洒可以包括手柄7和喷头8,喷头8连接于手柄7的一端,手柄7的另一端可设有接头9,该接头9可与一进水管连通。手柄7内可设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装置。其中,两个水路13可与喷头8连通。

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方式的薄型花洒,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水路切换装置安装于花洒的手柄7内,可充分利用手柄7的内部空间,免于在花洒的喷头8内设置切换装置,有利于减小喷头8的尺寸,且不用增加手柄7的尺寸。同时,将水路切换装置安装于花洒的手柄7内,还可使水路切换装置和喷头8内的结构分离开,便于单独更换或维修。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