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0041发布日期:2019-01-25 17:4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



背景技术:

点胶阀广泛应用于在流体行业中,用于实现点胶量精确控制的一种打胶装置。然而,现有的点胶阀采用密封盖与密封圈等进行残留有空气的无完全密封结构形式,其存在以下缺点:(1)运动部件在运动时易产生磨损,如阀的打开与关闭为阀芯与阀套间的硬对硬摩擦,导致阀芯与阀套产生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2)胶水容易渗透到阀芯与阀套之间的缝隙内,导致阀门的卡死现象,甚至报废;(3)在某些不能与空气接触的快干胶运用中无法使用。

上述缺陷导致现有点胶阀的应用行业与场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法适应现代多元化应用,阻碍了流体行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点胶阀采用无完全密封结构所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其包括阀体、阀芯、阀套、进胶通道、推杆、液体通道以及能与胶水相融的密封液体,所述阀套安装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阀套中,并且其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阀体的端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阀体及阀套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一密封液体仓,所述阀芯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液体仓中,所述阀体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相对的端部上安装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盖罩所述阀套及阀芯的端部,并与所述阀体、阀套及阀芯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二密封液体仓,所述液体通道形成于所述阀体内,并均与所述第一密封液体仓、第二密封液体仓连通,所述密封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填充于所述第一密封液体仓及第二密封液体仓中;

所述阀体内还具有出胶腔体和进胶通道,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阀体中,并且其一端可伸缩地插置于所述出胶腔体中,胶水从所述进胶通道进入,并能穿过所述阀套、阀芯进入所述出胶腔体中,由所述推杆压出所述阀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与所述阀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组件及第二密封盖进行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第二密封盖及第二密封组件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三密封液体仓,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三密封液体仓中,所述密封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填充于所述第三密封液体仓中。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通道包括液体入口、液体出口、第一液体通道口、第二液体通道口、第三液体通道口、第四液体通道口、第五液体通道口以及第六液体通道口;

所述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阀体上端的两侧,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口、第二液体通道口、第三液体通道口及第四液体通道口均位于所述阀体的下端,所述第五液体通道口及第六液体通道口位于所述阀体的上端;

所述密封液体从所述液体入口流入,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口、第一密封液体仓、第二液体通道口、第三液体通道口、第二密封液体仓、第四液体通道口、第五液体通道口、第三密封液体仓及第六液体通道口,最后从所述液体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阀套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进胶通道、出胶腔体连通的阀套孔,所述阀芯上开设有能与所述阀套孔与出胶腔体连通的流通槽,所述阀芯上还开设有能与所述出胶腔体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出胶腔体连通的空气排出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密封液体通过液体通道填充于第一密封液体仓内及第二密封液体仓内,用密封液体实现完全密封,从而能够填充阀套与阀芯之间的微小间隙,在阀芯表面形成液体保护膜,使得在阀芯转动时充当润滑剂,从而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增强了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在进胶与出胶的过程中,保证胶水与空气不接触,可将因阀体内部压力原因导致泄露的微量胶水融合在隔绝空气的密封液中,从而能防止胶水固化而导致阀门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密封型阀门组件,该阀门组件包括阀体1、阀芯2、阀套3、进胶通道4、推杆5、液体通道6以及能与胶水相融的密封液体。阀套3安装于阀体1内,阀芯2可旋转地安装于阀套2中,并且其一端通过第一密封组件7与阀体1的端部密封连接,第一密封组件7、阀体1及阀套3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一密封液体仓10,阀芯穿设于第一密封液体仓10中,阀体1与第一密封组件7相对的端部上安装有第一密封盖8,第一密封盖8盖罩阀套2及阀芯2的端部,并与阀体1、阀套3及阀芯2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二密封液体仓20,液体通道6形成于阀体1内,并均与第一密封液体仓10、第二密封液体仓20连通,密封液体通过液体通道6填充于第一密封液体仓10及第二密封液体仓20中,从而能够利用密封液体对阀套3和阀芯2进行隔绝空气的完全密封,使密封液体填充于阀套3与阀芯2之间的微小间隙,以在阀芯2表面形成液体保护膜,使得在阀芯2转动时充当润滑剂,减少阀芯2运动时的摩擦,延长了使用寿命;

上述的阀体1内还具有出胶腔体11和进胶通道12,推杆5安装于阀体1中,并且其一端可伸缩地插置于出胶腔体11中,胶水从进胶通道12进入,并能穿过阀套3、阀芯2进入出胶腔体11中,由推杆5做功将胶水通过出胶头9压出阀体1外。在推杆5与阀体1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组件13及第二密封盖14进行密封连接,由阀体1、第二密封盖14及第二密封组件13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三密封液体仓30,推杆5穿设于第三密封液体仓30中,密封液体通过液体通道6填充于第三密封液体仓30中,一方面保证了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推杆5的运动磨损。

上述实施例中,阀套3上开设有分别与进胶通道12、出胶腔体11连通的阀套孔31,阀芯2上开设有能与阀套孔31与出胶腔体11连通的流通槽21,阀芯2上还开设有能与出胶腔体11连通的通孔22,阀体1上还设置有与出胶腔体11连通的空气排出孔15。如图5所示,当需要进胶至出胶腔体11内时,通过外力机构将阀芯2旋转至使阀芯2上的流通槽21与阀套孔31、出胶腔体11相对,使胶水由进胶通道12依次流经阀套孔31、流通槽21及阀套孔31之后进入出胶腔体11内。如图6所示,当需要点胶时,通过外力机构将阀芯2进行旋转一定角度后,阀芯2上的流通槽21均与阀套孔31、出胶腔体11阻隔,阀芯2上的通孔22与出胶腔体11连通,使存储在出胶腔体11内的胶水通过阀套孔31及通孔22,再由出胶头9流出进行点胶。在进胶与出胶的过程中,保证了胶水与空气不接触,可将因阀体1内部压力原因导致泄露的微量胶水融合在隔绝空气的密封液中,防止胶水固化而导致运动部件卡死。

上述实施例中,液体通道6包括液体入口61、液体出口62、第一液体通道口63、第二液体通道口64、第三液体通道口65、第四液体通道口66、第五液体通道口67以及第六液体通道口68。液体入口61和液体出口62分别位于阀体1上端的两侧,供密封液体流进与流出。第一液体通道口63、第二液体通道口64、第三液体通道口65及第四液体通道口66均位于阀体1的下端,第五液体通道口67及第六液体通道口68位于阀体1的上端。采用该密封液体进行完全密封的流通方向为:密封液体从液体入口61流入,并依次通过第一液体通道口63、第一密封液体仓10、第二液体通道口64、第三液体通道口65、第二密封液体仓20、第四液体通道口66、第五液体通道口67、第三密封液体仓30及第六液体通道口68,最后从液体出口62流出,从而能够使每个运动部件的连接处都能通过密封液体进行润滑,并能够实现密封液体的循环,可将泄露融合于密封液体内的胶水带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密封液体通过液体通道6填充于第一密封液体仓10、第二密封液体仓20以及第三密封液体仓30内,使得能够通过密封液体对阀门组件进行完全密封,密封液体填充了各个运动部件间的微小间隙,使运动部件表面形成液体保护膜,减少运动部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并且能够将因阀体1内部压力导致泄露的微量胶水融合于密封液体中,并能随着密封液体流出阀体1外,防止胶水固化而卡死运动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