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565发布日期:2019-05-15 23:2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除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



背景技术:

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垃圾中转与集散站的垃圾等)在产生、堆放及排放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臭味物质(其中包括挥发性有毒物质),直接导致空气污染,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废气除臭装置需要用到吸风机构,现有技术中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不便,一般会用到过滤板对废气中进行初过滤,过滤板长时间使用,由废气中灰尘集聚的粉尘越来越多影响吸风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不便且第一过滤板上的粉尘清理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箱体和支撑柱,所述第一箱体内的下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侧壁套接有螺母,所述丝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槽和第一箱体并延伸至第一箱体外,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壁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所述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位于第一箱体外所述丝杆侧壁套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螺母的上侧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壁绞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内侧壁连接有开关,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所述第一箱体内的下侧壁连接有第一通风管,所述转杆贯穿第一通风管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通风管内,所述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内侧壁连接有与第一通风管相连通的第二通风管,所述支撑柱的上侧壁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二通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内侧壁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转动连接有T型转杆,所述T型转杆靠近第一过滤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第一过滤板的侧壁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刮板,两个所述刮板与第一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T型转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贯穿第二箱体并连接有摇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两侧壁连接有相对称的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第二安装槽槽壁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上侧壁均绞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均与驱动电机的下侧壁绞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下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下侧壁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风管相连通的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四角处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壁包裹有隔音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通过设置伺服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母、丝杆、驱动电机、开关和风扇,当需要进行废气除臭时,人工控制伺服驱动电机电流方向,启动伺服驱动电机,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故带动丝杆的转动。带动螺母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开关相接触,带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风扇的转动,从而将第二箱体内的气体吸进第一箱体内。

2、该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通过设置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T型转杆、连接板和刮板,第一过滤板主要对废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第二过滤板主要对废气进行净化,但长期使用,第一过滤板上会存在大量由灰尘集聚的粉尘,会影响废气除臭效率,当需要对粉尘进行处理时,转动T型转杆,带动连接板上的刮板转动,从而将第一过滤板上的粉尘进行清理。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了废气除臭过程中对废气进行吸入,以及便于实现对第一过滤板上的粉尘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底盘、2第一箱体、3支撑柱、4第一安装槽、5丝杆、 6螺母、7伺服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固定板、11 驱动电机、12开关、13转杆、14第一通风管、15风扇、16第二通风管、17第二箱体、18第二过滤板、19第一过滤板、20支撑板、21 轴承、22T型转杆、23连接板、24刮板、25摇柄、26第二安装槽、 27弹簧、28固定块、29连接杆、30滑槽、31滑块、3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废气除臭装置用吸风机构,包括底盘1,底盘1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箱体2和支撑柱3,第一箱体2内的下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第一安装槽4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侧壁套接有螺母6,丝杆5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安装槽4和第一箱体2并延伸至第一箱体2外,第一箱体2的外侧壁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7,伺服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8,位于第一箱体2外丝杆5侧壁套接有与主动齿轮8相啮合的从动齿轮9,螺母6的上侧壁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上侧壁绞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1,第一箱体2的一侧内侧壁连接有开关12,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杆13,第一箱体2内的下侧壁连接有第一通风管14,转杆13贯穿第一通风管14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通风管14内,转杆13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连接有风扇 15,第一箱体2的一侧内侧壁连接有与第一通风管14相连通的第二通风管16,支撑柱3的上侧壁连接有第二箱体17,第二箱体17与第二通风管16相连通,当需要进行废气除臭时,人工控制伺服驱动电机7电流方向,启动伺服驱动电机7,伺服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齿轮8的转动,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相互啮合,故带动丝杆5的转动。带动螺母6在丝杆5上做直线运动,通过驱动电机11的输入端与开关相接触,带动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风扇15的转动,从而将第二箱体17内的气体吸进第一箱体2内,第二箱体17内侧壁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二过滤板18、第一过滤板19和支撑板20,支撑板20内设有轴承21,轴承 21内转动连接有T型转杆22,T型转杆22靠近第一过滤板19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靠近第一过滤板19的侧壁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刮板24,两个刮板24与第一过滤板19滑动连接,第一过滤板19主要对废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第二过滤板18主要对废气进行净化,但长期使用,第一过滤板19上会存在大量由灰尘集聚的粉尘,会影响废气除臭效率,当需要对粉尘进行处理时,转动T型转杆22,带动连接板23上的刮板24转动,从而将第一过滤板19上的粉尘进行清理,T型转杆22远离支撑板20的一端贯穿第二箱体17 并连接有摇柄25,通过设有摇柄25,转动摇柄25便于实现T型转杆 22的转动。

固定板10的上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6,第二安装槽26内的两侧壁连接有相对称的弹簧27,两个弹簧27远离第二安装槽26槽壁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块28,两个固定块28的上侧壁均绞动连接有连接杆29,两个连接杆29均与驱动电机11的下侧壁绞动连接,通过设有弹簧27,当驱动电机11收到压力时,连接杆29会压缩弹簧 27,从而对驱动电机11进行减震。

第二安装槽26的下侧壁开设有滑槽30,固定块28的下侧壁连接有滑块31,滑块31与滑槽30滑动连接,通过设有滑槽30和滑块 31,便于实现固定块28的移动。

第一箱体2的上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通风管14相连通的出风口,通过设有出风口,净化后的气体从出风口通过。

第二箱体17的侧壁开设有进风口,通过设有进风口,废气从进风口进入。

底盘1的下表面四角处连接有万向轮32,通过设有万向轮32,便于实现除臭装置的移动。

第一箱体2外侧壁包裹有隔音棉,驱动电机11带动风扇15转动会产生噪音,通过设有隔音棉,启动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进行废气除臭时,人工控制伺服驱动电机 7电流方向,启动伺服驱动电机7,伺服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齿轮8的转动,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相互啮合,故带动丝杆5的转动。带动螺母6在丝杆5上做直线运动,通过驱动电机11的输入端与开关相接触,带动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风扇15的转动,从而将第二箱体17内的气体吸进第一箱体2内,第一过滤板19主要对废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第二过滤板18主要对废气进行净化,但长期使用,第一过滤板19上会存在大量由灰尘集聚的粉尘,会影响废气除臭效率,当需要对粉尘进行处理时,转动T型转杆22,带动连接板23上的刮板24转动,从而将第一过滤板19上的粉尘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