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科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1887发布日期:2018-11-27 21:5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科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血液科试管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血液科,又称为血液内科,是内科学的分支,主要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即血液病,通过血液检查身体内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是医生判断疾病的一个基础性参考,血液科通常使用试管架放置试管。

在血液检验中,通常需要将血液与药剂进行混合反应,从而满足检验需要,但是由于现有的试管架不具有晃动结构,故需要人工持续对试管进行晃动,进而容易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现有技术中试管清洗时,凝固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血液难以清除,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清洁的难度,且清洁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科试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清洁效率高,使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液科试管架,包括清洁组件以及晃动组件,所述晃动组件设置在清洁组件下端,且延伸至清洁组件内部,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上盖、电动缸、连接板、支杆以及清洁棉,所述上盖内部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上盖上端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穿过上盖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下端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外端装配有清洁棉,所述清洁棉设置在连接板下端,所述清洁棉安装在上盖内部,所述晃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安置槽、弹簧、试管筒以及试管,所述上盖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部底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设置有试管筒,所述试管筒安装在安置槽内部,且延伸至安置槽上端,所述安置槽与试管筒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试管装配在试管筒内部,且延伸至试管筒上端,所述试管安装在清洁棉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把手,所述电动缸安装在两个把手之间,所述上盖通过卡扣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上盖后端固定有蓄电池一,所述电动缸通过电线与蓄电池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以及清洁棉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杆均匀固定在连接板下端,所述支杆与清洁棉通过粘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下端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上装配有紧固螺栓,且伸缩杆下端设置有承重底板,且承重底板下端均匀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安置槽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安置槽均匀安装在支撑板上端,至少两个所述安置槽内壁底端均固定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筒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试管筒外端固定有金属连接环,且至少两个金属连接环下端均装配有电磁铁,且至少两个电磁铁均匀设置在支撑板上端,且电磁铁设置在试管筒外端,所述支撑板后端设置有蓄电池二,且至少两个电磁铁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二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试管下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试管下端延伸至连接块内部,且至少两个连接块下端均固定有吸盘,且连接块以及吸盘均安装在试管筒内部,且连接块通过螺纹与试管筒相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试管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科试管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上盖、电动缸、连接板、支杆以及清洁棉,该设计可以对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血液进行清理,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清理难度,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清理所需要的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试管清洗时,凝固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血液难以清除,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清洁的难度,且清洁效率低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支撑板、安置槽、弹簧、试管筒以及试管,该设计实现自动晃动功能,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有效的提高了混合效率,解决了在血液检验中,通常需要将血液与药剂进行混合反应,从而满足检验需要,但是由于现有的试管架不具有晃动结构,故需要使用人工持续对试管进行晃动,进而容易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因增加把手,该设计便于打开以及关闭上盖,因增加粘胶,该设计便于对清洁棉进行更换,因增加伸缩杆以及紧固螺栓,该设计便于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需求,因增加承重底板以及万向轮,该设计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因增加连接块、螺纹以及吸盘,该设计便于试管筒与试管的安装固定,且实现提高试管的安置稳定性,因增加金属连接环以及电磁铁,该设计便于对试管筒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清洁效率高,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科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科试管架中清洁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科试管架中晃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清洁组件、2-晃动组件、11-上盖、12-电动缸、13-连接板、14-支杆、15-清洁棉、21-支撑板、22-安置槽、23-弹簧、24-试管筒、25-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液科试管架,包括清洁组件1以及晃动组件2,晃动组件2设置在清洁组件1下端,且延伸至清洁组件1内部。

清洁组件1包括上盖11、电动缸12、连接板13、支杆14以及清洁棉15,上盖11内部顶端设置有连接板13,上盖11上端安装有电动缸12,电动缸12穿过上盖11与连接板13相连接,连接板13下端固定有支杆14,支杆14外端装配有清洁棉15,清洁棉15设置在连接板13下端,清洁棉15安装在上盖11内部,该设计实现对试管25的内壁进行清洁。

晃动组件2包括支撑板21、安置槽22、弹簧23、试管筒24以及试管25,上盖11下端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端开设有安置槽22,安置槽22内部底端固定有弹簧23,弹簧23上端设置有试管筒24,试管筒24安装在安置槽22内部,且延伸至安置槽22上端,安置槽22与试管筒24通过弹簧23相连接,试管25装配在试管筒24内部,且延伸至试管筒24上端,试管25安装在清洁棉15下侧,该设计实现自动晃动功能。

上盖11上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把手,电动缸12安装在两个把手之间,上盖11通过卡扣与支撑板21相连接,上盖11后端固定有蓄电池一,电动缸12通过电线与蓄电池一相连接,支杆14以及清洁棉15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杆14均匀固定在连接板13下端,支杆14与清洁棉15通过粘胶相连接,支撑板21下端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上装配有紧固螺栓,且伸缩杆下端设置有承重底板,且承重底板下端均匀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安置槽22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安置槽22均匀安装在支撑板21上端,至少两个安置槽22内壁底端均固定有弹簧23,试管筒24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试管筒24外端固定有金属连接环,且至少两个金属连接环下端均装配有电磁铁,且至少两个电磁铁均匀设置在支撑板21上端,且电磁铁设置在试管筒24外端,支撑板21后端设置有蓄电池二,且至少两个电磁铁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二相连接,试管25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试管25下端均固定有连接块,试管25下端延伸至连接块内部,且至少两个连接块下端均固定有吸盘,且连接块以及吸盘均安装在试管筒24内部,且连接块通过螺纹与试管筒24相连接,至少两个试管25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利用把手打开上盖11,然后将储存有血液以及药剂的试管25放置到试管筒24上端,并转动试管25,试管25转动带动连接块转动,由于连接块通过螺纹与试管筒24相连接,故连接块转动可与试管筒24进行螺纹式安装,进而实现对试管25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关闭电磁铁,电磁铁停止工作不对金属连接环进行吸附,从而不对试管筒24进行固定,然后由于弹簧23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故试管筒24在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试管25上下晃动,有效的提高了血液与药剂的混合效率,该设计解决了在血液检验中,通常需要将血液与药剂进行混合反应,从而满足检验需要,但是由于现有的试管架不具有晃动结构,故需要使用人工持续对试管进行晃动,进而容易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弊端。

当试管25内部需要清洁时,医护人员先向试管25内部添加适量的清洗液,然后将试管25放置到试管筒24内部,并利用电磁铁对试管筒24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利用把手将上盖11放置到支撑板21上端,并利用卡扣对上盖11进行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启动电动缸12,电动缸12工作带动连接板13向下运动,连接板13向下运动带动支杆1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清洁棉15沿着试管25内壁向下运动,当电动缸12的行程到达极限位置时,电动缸12继续工作会带动清洁棉15沿着试管25内壁向上运动,进而实现对试管25内壁上残留的血液进行清洁,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试管清洗时,凝固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血液难以清除,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清洁的难度,且清洁效率低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