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套组件以及具有该胶套组件的涂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2783发布日期:2019-06-22 00:5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套组件以及具有该胶套组件的涂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罐体涂装用胶套组件和涂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的制冷系统中所用到的罐体产品表面涂装工艺通常采用静电喷粉工艺,一般通过罐体的一端与挂具进行固定连接,由于罐体的外部无悬挂位置,而静电喷粉工艺需要使罐体带电,而为了防止罐体内部受到污染,需要在罐体的两端设置胶套,所以为了使罐体带电,需要将其中一个胶套刺破,以使导电柱插入胶塞中,从而使导电柱可以与罐体相接触。由于胶塞需要刺破,因此胶塞是一次性的,无法循环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导电柱刺破胶塞后插入罐体内后与罐体接触,容易划伤罐体内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胶套组件,成本能够相对降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套组件,包括胶套、以及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基座,所述胶套的两端部之间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体部和第二基体部,所述第一基体部伸入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基体部的外壁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基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也伸入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第二基体部伸入所述贯通孔部分的外壁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胶套组件所述第一基体部还设置有座体部件、以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触点部件,所述触点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基体部外,在所述触点部件与座体部件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点部件相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体部件相抵接,所述触点部件可活动的调节与所述座体部件之间的距离,所述触点部件与所述基座导电连接。

所述基座还设置有凸部,所述贯通孔的内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靠近所述胶套的其中一端,所述凸部卡合限位于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之间过盈配合。

所述第二基体部还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基体部,并且所述凸部与所述胶套的任一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基体部与所述胶套的任一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贯通孔的内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靠近所述胶套的其中一端,所述凸部卡合限位于所述凹槽,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的卡合部位被所述第二基体部与所述贯通孔内壁的过盈配合部位相包围,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之间过盈配合。

所述基座还设置有第三基体部,所述第三基体部位于所述胶套的贯通孔外,并且所述第三基体部与所述胶套的端部之间相抵接或靠接;

所述第一基体部、第二基体部、凸部和第三基体部为规则或不规则的柱状结构;

所述座体部件与第一基体部之间通过螺纹或者过盈配合或卡扣的方式固定;

所述触点为球状或者半球状或者柱状结构;

所述第三基体部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涂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第一板部件,所述第一板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套组件,所述触点部件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电源电连。

所述第一板部件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一端可活动的穿过所述第一板部件,所述凸起部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基座与所述凸起部相对一端设置内螺纹部,通过相互配合的所述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基座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凸起部包括位于一端的尖部,所述内螺纹部包括与所述尖部相配合的凹部,所述触点部件通过所述基座和凸起部与所述电源电连。

被涂装的壳体的一端插入所述贯通孔,所述触点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壳体插入贯通孔的端部的外壁与所述胶套的贯通孔内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基体部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壳体插入贯通孔的端部部位的壁厚,所述第一基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触点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触点部件、基座和凸起部与所述电源电连。

所述基座还设置有第三基体部,所述第三基体部位于所述胶套的贯通孔外,并且所述第三基体部与所述胶套的端部之间相抵接或靠接,所述内螺纹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基体部;

所述第一基体部、第二基体部、凸部和第三基体部为规则或不规则的柱状结构;

所述座体部件与第一基体部之间通过螺纹或者过盈配合或卡扣的方式固定;

所述触点为球状或者半球状或者柱状结构;

所述第三基体部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还包括第二板部件,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相对设置且保持一定距离,所述被涂装壳体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二板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胶套组件,所述壳体的一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板部件的胶套组件封堵,所述壳体的另一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二板部件的胶套组件封堵,

或者所述第二板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胶塞,所述壳体的一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板部件的胶套组件封堵,所述壳体的另一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二板部件的胶塞封堵。

所述涂装设备为电泳涂装设备或者静电喷粉涂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套组件,在使用时无需将胶套刺破,可以循环使用,可以相对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涂装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胶套组件与壳体组合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胶套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胶套组件1包括基座11和胶套12,胶套12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胶套12的两端开口且两端部之间设置有贯通孔121,基座11包括第一基体部111、第二基体部112、凸部113和第三基体部114,其中第一基体部111的外径小于第二基体部112的外径,第二基体部112的外径小于凸部113的外径,凸部113的外径小于第三基体部114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部111、第二基体部112、凸部113和第三基体部114为圆柱状结构,当然第一基体部111、第二基体部112、凸部113和第三基体部也可以是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柱状结构。

胶套12的至少一部分与至少一部分基座11套设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部111伸入胶套12的贯通孔121内,并且第一基体部111的外壁与贯通孔 121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二基体部112的至少一部分也伸入胶套12 的贯通孔121内,并且这部分第二基体部112的外壁与贯通孔121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

在胶套12的贯通孔121的内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122,凹槽122 相对靠近其中一个端口,凹槽122与凸部113配合设置,凸部113可卡合限位于凹槽122内,并且凸部113与凹槽122之间过盈配合,即凸部113的外壁所对应的外径略大于凹槽122的底壁123所对应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凸部113凸出于第二基体部112,并且凸部113与胶套2的任一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基体部112与胶套2的任一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这样,通过胶套与基座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和卡合的设置方式,并且卡合部位被过盈配合部位相包围,能够进一步提高基座与胶套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防止液体渗入,还能够防止胶塞脱落。

第三基体部114位于胶套12的贯通孔121外,并且第三基体部114与胶套 12的端部之间相抵接或靠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部111还设置有座体部件14和触点部件13,座体部件14设置于第一基体部111内,座体部件14与第一基体部111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过盈配合、卡扣等方式固定。触点部件1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基体部 111内,触点部件1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基体部111外,触点部件13为活动设置,并且触点部件13与座体部件14之间还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与触点部件13相抵接,弹簧15的另一端与座体部件14相抵接,通过弹簧15 可以调整触点部件13伸出第一基体部111外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触点部件 13为球状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圆柱状结构、半球状结构等其它结构。

触点部件13和基座11为导电材料制成,且触点部件13和基座11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座体部件14和弹簧15也为导电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在第三基体部114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防止漏电。

在一种壳体的涂装设备中可以使用该胶套组件1,壳体的一端或者两端开口,在壳体的至少一个开口端套设该胶套组件1,胶套组件1封堵壳体的开口端,同时壳体可以通过胶套组件1与电源连通。如图2和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涂装设备包括第一板部件4和第二板部件5,第一板部件4和第二板部件5相对设置且保持一定距离,在第一板部件4设置有胶套组件1,在第二板部件5设置有胶塞2。这里应当指出,也可以在第二板部件5设置有胶套组件,第二板部件5 的胶套组件及其安装方式与第一板部件4的胶套组件相同或者相近似,下面通过第一板部件的胶套组件进行说明。

壳体3的两开口端分别与胶套组件1和胶塞2相固定,其中壳体3的第一端部31插入胶套12的贯通孔121,并且第一端部31的外径略大于贯通孔121的内径,使得第一端部31与胶套12之间过盈配合。并且第一基体部111与贯通孔121 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端部31的壁厚,第一基体部11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一端部31内,第一基体部111的外壁与第一端部31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触点部件13与第一端部31的内壁相抵接,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壳体3可以通过触点部件13实现电连接。通过设置触点部件13,可以实现壳体3 通电,而且由于基座11也是有导电材料制成,如果壳体与第二基体部112相接触,也能够使壳体通电,可以防止壳体3不导电导致涂装失效。

在第一板部件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41,凸起部41的一端可活动的穿过第一板部件4,凸起部41的一端还设置有外螺纹部42。相对应的基座11的第三基体部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部115,通过外螺纹部42和内螺纹部115的相互配合,凸起部41与基座11之间螺纹固定。其中凸起部41也可以是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凸起部41与电源电连。通过设置凸起部可以实现壳体的固定安装。凸起部41 包括位于一端的尖部43,相对应的,内螺纹部115还包括有与尖部43相配合的凹部116,在本实施例中,尖部43与凹部116相接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使凸起部41与基座11之间接触,而且通过尖部43可以刺穿油膜,使得凸起部41与基座之间电连接,从而壳体可以通过触点部件13和基座41与凸起部4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板部件4和第二板部件5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壳体,从而实现多个壳体的同时涂装。这里的涂装设备可以是电泳涂装设备,也可以是静电喷粉涂装设备,或者其它需要对壳体进行通电进行涂装的涂装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