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路切换功能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2746发布日期:2019-06-22 00:5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水路切换功能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水路切换功能的喷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喷头(龙头)通过内置分水阀或分水器实现水路切换功能,目前分水阀包括喷头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喷头壳体内的阀芯,喷头壳体设有一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阀芯内部则形成两个水通道,通过转动阀芯,两个水通道择一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两个出水口通向不同的方向,实现水路的切换。

上述的喷头存在以下缺点:

1)阀芯水通道采用转孔工艺加工形成,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水通道必须对准喷头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

2)其喷头壳体两个出水口延伸至两个不同的方向,占用空间较大,设计不合理;

3)现有的分水阀一般只提供两个水通道,而没有储水通道。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人特别研制出一种具有两种出水方式且可切换水路的简易喷头,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路切换功能的喷头,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可通过阀芯切换上下两路出水,还具备储水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水路切换功能的喷头,包括喷头壳体、阀芯和把手;

所述喷头壳体由中间倾斜向上延伸形成上喷水管、由中间倾斜向下延伸形成下喷水管、由中间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储水管,各水管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上喷水管、下喷水管以及储水管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120°;该储水管侧面开有进水口,储水管端部安装一可拆卸的堵水端盖;

所述喷头壳体中间形成一贯通喷头壳体左右两侧的过水腔,过水腔腔壁开设一与所述上喷水管导通的上出水孔、一与所述下喷水管导通的下出水孔、以及一与所述储水管导通的进水孔;

所述阀芯从一侧穿入过水腔,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过水腔中;该阀芯包括弹簧、支撑框架、U型内套和U型外套;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端均形成与过水腔腔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支撑框架中间为用于容纳U型内套和U型外套的中空结构;该U型外套中间形成弹簧座,所述弹簧套设在弹簧座上,U型内套于U型外套中,弹簧两端分别抵在U型内套与U型外套的内壁;该U型外套的尾部还形成一凸块,该凸块借助弹簧作用力顶住过水腔腔壁,使U型外套外壁与过水腔腔壁之间形成产生过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可将进水孔与上出水孔导通,或者将进水孔与下出水孔导通;U型内套的尾部对应该凸块形成封水面,该封水面借助弹簧作用力可抵住上出水孔、下出水孔以及进水孔以将其封堵;所述支撑框架一端还从过水腔一侧伸出,所述把手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伸出一端上。

进一步,所述封水面上对应上出水孔、下出水孔以及进水孔形成一密封环,该密封环可与出水孔、下出水孔以及进水孔的周缘形成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上喷水管内设有水量调节器、出水漏斗、调节弹簧和出水面盖;上喷水管端部套设一上面盖,下喷水管端部套设一下面盖;所述出水面盖借助上面盖固定在上喷水管端部,水量调节器安装在上喷水管中部,调节弹簧设置在出水面盖与水量调节器之间,出水漏斗套入调节弹簧中。

进一步,所述上喷水管内形成一束水管,水量调节器与调节弹簧均套装在束水管上,出水漏斗对接在束水管端部;所述出水面盖上形成多个喷水孔,出水面盖与上喷水管端部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支撑框架伸出的一端形成导柱,导柱外周底部形成卡块,把手套置在导柱上,且把手借助卡块与导柱卡接。

进一步,所述阀芯还包括一阀芯装饰盖,阀芯装饰盖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安装一把手装饰盖。

进一步,所述储水管的上侧面开设所述进水口,进水口处还形成一水管接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水路切换过程如下:通过把手转动阀芯,当阀芯的U型外套尾部的凸块转动到上出水孔与进水孔之间时,U型外套的外壁与过水腔腔壁之间产生的过水间隙会将上出水孔与进水孔导通,此时U型内套尾部的密封面则顶住下出水孔且将其密封,该状态下,水从进水口流入储水管,(储水管端部被堵水端盖封堵),经过进水孔进入过水腔,流经过水间隙后再从上出水孔流出至上喷水管,最终从上喷水管倾斜向上喷出,实现上喷水;

继续通过把手转动阀芯,当阀芯的U型外套尾部的凸块转动到下出水孔与进水孔之间时,U型外套的外壁与过水腔腔壁之间产生的过水间隙会将下出水孔与进水孔导通,此时U型内套尾部的密封面则顶住上出水孔且将其密封,该状态下,水从进水口流入储水管,经过进水孔流入过水腔,流经过水间隙后再从下出水孔流出至下喷水管,最终从下喷水管倾斜向下喷出,实现下喷水;

继续通过把手转动阀芯,当阀芯的U型外套尾部的凸块转动到上出水孔与下出水孔之间时,U型外套的外壁与过水腔腔壁之间产生的过水间隙会将下出水孔与上出水孔导通,然而,此时U型内套尾部的密封面则顶住进水孔且将其密封,该状态下,水从进水口流入储水管,由于进水孔被密封,在堵水端盖取下的情况下水只能从储水管端部流出,实现储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通过在一个喷头壳体同时形成上喷水管、下喷水管、储水管,可以在三个不同方向的出水,且各水管在一个竖直平面上,不仅外形美观,整体占用空间小,而且可以一体加工成型,制造成本低,上喷水管和下喷水管分别向上和向下喷水,达到一个喷头具备两种喷水效果的目的;

二、阀芯采用弹簧压缩结构,U型外套和U型内套同时作用于弹簧,两者又借助弹簧作用力实现过水和封水,阀芯内不需要开孔,水从阀芯与过水腔之间流过,阀芯上的密封圈能够保证其与喷头壳体间的密封性,因此阀芯制造工艺简单化,成本降低;

三、通过阀芯可对进水孔进行密封的特点,当堵水端盖打开时,进入储水管的水可直接从起端部流出至储水箱等设备中,实现储水功能,在进水口水源供应不足时,通过储水管可从储水箱中调用储备用水,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水路切换结构设计,不但实现了两种喷水效果,而且利用储水方式实现了用水调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剖面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4的A处放大图。

标号说明

喷头壳体1,上喷水管11,水量调节器111,出水漏斗112,调节弹簧113,出水面盖114,上面盖115,束水管116,喷水孔117,O型密封圈118,下喷水管12,下面盖121,储水管13,进水口131,堵水端盖132,水管接头133,过水腔14,上出水孔141,下出水孔142,进水孔143;

阀芯2,弹簧21,支撑框架22,密封圈221,导柱222,卡块223,U型内套23,封水面231,密封环232,U型外套24,弹簧座241,凸块242,阀芯装饰盖25;

把手3,把手装饰盖3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具有水路切换功能的喷头,包括喷头壳体1、阀芯2和把手3;

所述喷头壳体1由中间倾斜向上延伸形成上喷水管11、由中间倾斜向下延伸形成下喷水管12、由中间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储水管13,各水管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上喷水管11、下喷水管12以及储水管13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120°;该储水管13侧面开有进水口131,储水管13端部安装一可拆卸的堵水端盖132;

所述喷头壳体1中间形成一过水腔14,过水腔14贯通喷头壳体1左右两侧,过水腔14腔壁开设一上出水孔141、一下出水孔142、以及一进水孔143;上出水孔141与所述上喷水管11导通,下出水孔142与所述下喷水管12导通,进水孔143与所述储水管13导通;

所述阀芯2从一侧穿入过水腔14,且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过水腔14中;如图5-7所示,该阀芯2包括弹簧21、支撑框架22、U型内套23和U型外套24;所述支撑框架22的左右两端均形成与过水腔14腔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圈221,支撑框架中间22为用于容纳U型内套23和U型外套24的中空结构;该U型外套24中间形成弹簧座241,所述弹簧21套设在弹簧座241上,U型内套23于U型外套24中,弹簧21两端分别抵在U型内套23与U型外套24的内壁,及U型内套23与U型外套24向中间推挤压缩弹簧21,而弹簧21的两端分别施加弹力给U型内套23和U型外套24;该U型外套24的尾部还形成一凸块242,该凸块242借助弹簧21的作用力顶住过水腔14腔壁,使U型外套24外壁与过水腔腔壁14之间形成产生过水间隙,过水间隙可将进水孔143与上出水孔141导通,或者将进水孔143与下出水孔142导通;U型内套23的尾部对应该凸块242形成封水面231,该封水面231借助弹簧作用力可抵住上出水孔141、下出水孔142以及进水孔143以将其封堵;所述支撑框架22一端还从过水腔14一侧伸出,所述把手3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伸出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参见图2、4、7,通过把手3转动阀芯2,当阀芯2的U型外套24尾部的凸块242转动到上出水孔141与进水孔143之间时,U型外套24的外壁与过水腔14腔壁之间产生过水间隙,过水间隙将上出水孔141与进水孔143导通,此时U型内套23尾部的密封面231则顶住下出水孔142且将其密封,该状态下,水从进水口143流入储水管13,储水管13端部被堵水端盖132封堵,水流只能经过进水孔143进入过水腔14,流经过水间隙后再从上出水孔141流出至上喷水管11,最终从上喷水管11倾斜向上喷出,实现上喷水功能;

继续通过把手3转动阀芯2,当阀芯2的U型外套24尾部的凸块242转动到下出水孔142与进水孔143之间时,U型外套24的外壁与过水腔14腔壁之间产生过水间隙,过水间隙会将下出水孔142与进水孔143导通,此时U型内套24尾部的密封面241则顶住上出水孔141且将其密封,该状态下,水从进水口131流入储水管,经过进水孔143流入过水腔14,流经过水间隙后再从下出水孔142流出至下喷水管12,最终从下喷水管12倾斜向下喷出,实现下喷水功能;

再把手3转动阀芯2,当阀芯2的U型外套24尾部的凸块242转动到上出水孔141与下出水孔142之间时,U型外套24的外壁与过水腔14腔壁之间产生的过水间隙会将出水孔141与下出水孔142导通,然而,此时U型内套23尾部的密封面231则顶住进水孔143且将其密封,该状态下,水从进水口131流入储水管13,由于进水孔143被密封水流无法进入过水腔14,在堵水端盖132取下的情况下水只能从储水管13端部流出至储水箱或其他储水设备,实现储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阀芯2在过水腔14中转动的动作,就实现了两种喷水效果以及水流关闭和储水的控制,阀芯2没有转孔结构,结构更为简单,制造工艺难度降低。喷头壳体1上形成相互间隔120°的三个水管,外形独特且美观,把手3设于侧面,调节操作方便。

为提高阀芯2与过水腔14之间的封水效果,所述封水面231上对应上出水孔141、下出水孔142以及进水孔143形成一密封环232,该密封环232可与出水孔141、下出水孔142以及进水孔143的周缘形成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上喷水管11内设有水量调节器111、出水漏斗112、调节弹簧113和出水面盖114;上喷水管11端部套设一上面盖115,下喷水管12端部套设一下面盖121;所述出水面盖114借助上面盖115固定在上喷水管11端部,水量调节器111安装在上喷水管11中部,调节弹簧113设置在出水面盖114与水量调节器111之间,出水漏斗112套入调节弹簧113中。

进一步,所述上喷水管11内形成一束水管116,水量调节器111与调节弹簧113均套装在束水管116上,出水漏斗112对接在束水管116端部;所述出水面盖114上形成多个喷水孔117,出水面盖114与上喷水管11端部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18。上喷水管11的水量自动调节工作原理为:水流从束水管116流入水量调节器111,再到达水量调节器111与出水漏斗112之间,然后从出水漏斗112流出至出水面盖114,最后喷水孔117喷出,水压过大时,水流冲击力大于调节弹簧113的弹力,水量调节器111朝出水漏斗112的方向移动,两者之间的间隙减少,水流量降低,从而使喷水流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水压过小时则反之,使水量调节器111与出水漏斗112之间的间隙增大,提高过水流量。

为了便于把手3的安装,所述支撑框架22伸出的一端形成导柱222,导柱222外周底部形成卡块223,把手3套置在导柱222上,且把手3借助卡块223与导柱222卡接。

进一步,所述阀芯2还包括一阀芯装饰盖25,阀芯装饰盖25安装在支撑框架22的另一端。所述把手3也上安装一把手装饰盖31。

为便于引水,本实施例在储水管13的上侧面开设所述进水口131,进水口131处还形成一水管接头13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