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781发布日期:2019-01-15 23:1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排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空调、工艺冷却等系统的内部气体排出,现依靠在系统顶端安装排气阀,依靠水、气自身的物理性能—系统初次补水,水从下而上慢慢灌满,将管路内部的气体慢慢往上压缩,通过顶部排气阀排出。

此种方式对于系统立管排气有效果,而对于一些系统横管门字型、弯头处却无法正常排出,当循环泵开启,系统管路水开始兜循环时,依靠冲击可以将横管门字型、弯头处气体带出一些,但此时气体存在点已经有压力存在,所以此时的气体因为压力的存在而会溶解在水内,这些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是无法通过排气阀排出,它会腐蚀金属管道降低系统使用寿命,气蚀循环泵叶降低循环泵效率。

故急需一种有效排气的真空脱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排气的真空脱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真空脱气装置,包括真空排气罐、排气管线、循环水泵、回水管线、液位开关、控制器和电源,所述真空排气罐与排气管线连接,所述真空排气罐与循环水泵连接,所述循环水泵与回水管线连接,所述真空排气罐还连接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控制器连接循环水泵,所述排气管线与系统连接,所述回水管线与系统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循环水泵为多级离心水泵。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位开关为液位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液位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排气的真空脱气装置。利用了亨利定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的特性,对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进行脱气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真空脱气设备所投入使用的系统能降低能耗、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中:1、真空排气罐 2、排气管线 3、循环水泵 4、回水管线 5、液位开关 6、控制器 7、电源 8、系统 9、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脱气装置,包括真空排气罐1、排气管线2、循环水泵3、回水管线4、液位开关5、控制器6和电源7,真空排气罐1与排气管线2连接,真空排气罐1与循环水泵3连接,循环水泵3与回水管线4连接,真空排气罐1还连接有液位开关5,液位开关5连接控制器6,控制器6连接电源7,控制器6连接循环水泵3,排气管线2与系统8连接,回水管线4与系统8连接。

其中,循环水泵3为多级离心水泵。液位开关5为液位传感器。还包括报警器9,报警器9与液位开关5连接。

使用时,从系统8(空调等冷却设备)引出两根管路至真空排气罐1,带有气体的水由排气管路2进入真空排气罐1,循环水泵3吸真空排气罐1内的水,将真空排气罐1内吸成真空,循环水泵3停止,在循环水泵3运行吸真空时,系统中饱含游离气体的水会不断的进入真空排气罐1内,为保证真空排气罐1内可以吸真空,出水速度要远远大于进水速度。

当系统中饱含游离气体的水进入一个真空环境中,水气会自动分离掉,由于出水速度要远远大于进水速度,分理处的气体通过真空排气罐1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即可,分离开的水由回水管路4回到系统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