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炬气卧式分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439发布日期:2019-01-13 17:11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炬气卧式分液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火炬气卧式分液罐。



背景技术:

火炬排放系统是炼油厂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炼油厂的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火炬排放系统还能够有效降低火炬排放气对环境的污染,火炬排放气中夹杂有大量的可燃液体液滴以及火炬排放气凝液液滴,如果在火炬排放气进入火炬燃烧时没有将这些液滴清除,会导致火炬燃烧火炬排放气时火焰飞溅,对生产环境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火炬分液罐对火炬排放气中的液滴进行分离,减少排放气中的液滴含量,使火炬在燃烧排放气时安全稳定,不会出现火焰飞溅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火炬分液罐由于体积有限以及气体受冲击无法有效沉积,这时就会导致分液罐体积过大以及火炬排放气中液滴沉积不完全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对火炬排放气进行快速有效分离的小体积火炬分液罐。

一种火炬气卧式分液罐,包括罐体,分别安装在罐体两端的进气管与出气管,罐体内安装有隔板,隔板将罐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沉积腔与第二沉积腔,罐体的底部接通有排液管;

所述进气管连接散气管的一端,散气管的另一端密封,散气管固定在隔板上,散气管上开有排气口,隔板上安装有减速板,减速板设置在排气口处;

所述隔板的上方安装有沉积板,相邻两个沉积板安装方向相反;

所述出气管伸入罐体内部的部分设置在圆筒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沉积板包括隔离板与气液过滤网,气液过滤网安装在靠近隔离板一端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筒的一端与罐体无缝连接,圆筒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气液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引进的火炬排放气快速的分散并减速,同时通过设置隔板与沉积板,延长了火炬排放气在罐体中的停留时间,使火炬排放气沉积更加完全,提高了火炬排放气在燃烧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沉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火炬气卧式分液罐,包括罐体1,罐体1上接通有进气管2与出气管3,进气管2与出气管3分别安装在罐体1的两端,罐体1内安装有隔板6,隔板6将罐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沉积腔11与第二沉积腔12,罐体1的底部接通有排液管4,排液管4上安装有阀门。

所述进气管2连接散气管5的一端,散气管5的另一端密封,如图2所示,散气管5固定在隔板6上,散气管5上开有排气口51,隔板6上安装有减速板61,减速板设置在排气口51处,通过进气管2进入散气管5的火炬排放气从排气口51排出时会撞击在减速板61上,一方面快速降低火炬排放气的流动速度,加快火炬排放气中液滴的沉积,另一方面一部分液滴在撞击减速板61的过程中聚集成大液滴后顺着减速板61落入罐体1的底部。

所述隔板6的上方安装有沉积板7,如图3所示,所述沉积板7包括隔离板72与气液过滤网71,气液过滤网71安装在靠近隔离板72一端的位置,相邻两个沉积板7安装方向相反,使火炬排放气在第二沉积腔12中的沉积路径变长,同时沉积板7上的气液过滤网71可以加速火炬排放气中液滴的分离。

所述出气管3伸入罐体1内部的部分设置在圆筒31中,圆筒31的一端与罐体1无缝连接,圆筒3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气液过滤网32,对火炬排放气进行最后一次分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引进的火炬排放气快速的分散并减速,同时通过设置隔板6与沉积板7,延长了火炬排放气在罐体1中的停留时间,使火炬排放气沉积更加完全,提高了火炬排放气在燃烧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