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雾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158发布日期:2019-02-01 20:3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雾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雾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雾分离装置,又名油雾分离器、油雾回收机、油雾收集器,是一种安装于CNC加工中心,清洗机、压铸机、CNC车床等各类机加工设备上,吸除加工腔内或油箱的油雾,达到净化空气,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目的。随着工商业发达,工作母机增加迅速,国民所得提高,相对要求要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一般加工机所产生之油雾,长期间吸入人体后会发生肺,肝脏,喉癌等疾病,并可能诱发慢性眼科疾病,皮肤油疹等;油雾回收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冶金、机械、石化等行业,大型的齿轮箱、轴承、滑履设备需要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一般采用循环集中供油的方式供油,润滑油经齿轮箱等设备,带回大量的摩擦热量到集中油箱,这些热的回油在油箱中形成油雾,油雾不仅造成油箱内部形成正压,妨碍润滑油的回油,并且直接排放会影响周围环境,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都需要配置油雾分离装置,例如专利“CN202446937”公开一种适于对油箱内油雾进行有效处理的油雾分离器,其包括:进口与回油箱顶部相连的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的出风口与一防爆风机的进风端相连,该油气分离器的底部出油口通过一回油管与回油箱顶部的回油入口相连,该回油管上设有控制阀,该装置通过风扇将油雾从油箱中抽出,同时在油雾经过风机前就进行了过滤,油雾经过滤芯分离为空气和油滴,空气经风扇排出,油滴返回油箱,油雾分离器的滤芯采用玻璃纤维材料烧结而成,其细密的结构排列能高效地使油雾变成油滴,从而除去油雾,排除干净空气;该装置虽然可以对油雾进行分离,但是分离效率仅为90%,并且当风机发生故障时,由于滤芯的阻力比较大,油雾无法通过滤芯,往往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周围环境,给操作人员带来健康隐患,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给企业带来运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装置虽然可以对油雾进行分离,但是分离效率仅为90%,并且当风机发生故障时,由于滤芯的阻力比较大,油雾无法通过滤芯,往往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周围环境,给操作人员带来健康隐患,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风机、一级分离装置、二级分离装置和安全管路,所述一级分离装置与油箱连接,所述风机一端与一级分离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分离装置连接,所述安全管路一端与一级分离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分离装置连接,所述二级分离装置的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一级分离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一、进气管路和回油管路一,所述进气管路的下端与油箱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的上端与过滤装置一下部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上部与风机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一的下端与油箱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一的上端与过滤装置一的中下部连接;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二、排气管路和回油管路二,所述过滤装置二的下端与风机连接,所述排气管路的下端与过滤装置二连接,所述排气管路的上端与空气直通,所述回油管路二的上端与过滤装置二连接,所述回油管路二的下端与油箱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排气管路为竖直管路,其上端部为一段圆弧,所述排气管路的开口向下,所述排气管路的高度为H,H的范围为12m~20m。

在此基础上,所述过滤装置二为碰撞式过滤装置,所述碰撞式过滤装置为螺旋性管路或者为“之”字形挡板管路。

在此基础上,所述回油管路二包括截止阀二和过滤装置三,所述过滤装置三为滤网,保证油箱回油的洁净度。

在此基础上,所述风机包括风机进风口和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进风口与过滤装置一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与过滤装置二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过滤装置一包括壳体和滤芯,所述滤芯位于壳体内部,所述滤芯将壳体内部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滤芯为聚结式滤芯。

在此基础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壳体进风口、壳体出风口一、壳体出风口二、壳体出风口三和壳体回油口,所述壳体进风口、壳体出风口二、壳体出风口三位于壳体的下部,所述壳体出风口一位于壳体的上部,所述壳体回油口位于滤芯的底部,所述壳体进风口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壳体出风口一与风机进风口连接。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调压管路,所述调压管路一端与过滤装置二的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一的壳体出风口二连接,所述调压管路包括负压自动调节装置,所述负压自动调节装置为具有一定开启压力的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的进气端与过滤装置二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单向阀一的排气端与过滤装置一的壳体出风口二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安全管路包括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为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的进气端与过滤装置一的壳体出风口三连接,所述单向阀二的排气端与过滤装置二的进风口连接。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差变送器一、压差变送器二和控制装置,所述压差变送器一安装在进气管路上,所述压差变送器二安装在过滤装置一的上端,所述压差变送器一、压差变送器二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一级分离装置和二级分离装置配合的方式对油箱内油雾进行过滤,提高了油雾的过滤效率,并且当风机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二级分离装置对油雾进行过滤,避免了油箱内油雾的直排,保证了排气的洁净度。

2、采用调压管路和安全管路对油箱内压力和系统压力进行调整,实现了内部压力的自动调整,使油箱压力和系统压力在可控范围内,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3、采用压力检测装置对油箱内压力、系统压力和两者之间的压差进行检测,当压力值和压差值超过设定值时报警提示及时维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过滤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11、油雾出口,12、一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3、二级分离装置回油口,2、风机,21、风机进风口,22、风机出风口,3、一级分离装置,31、过滤装置一,311、壳体,3111、壳体进风口,3112、壳体出风口一,3113、壳体出风口二,3114、壳体出风口三,3115、壳体回油口,312、滤芯,32、进气管路,33、回油管路一,331、截止阀一,4、二级分离装置,41、过滤装置二,42、排气管路,43、回油管路二,431、滤网,432、截止阀二,5、调压管路,51、负压自动调节装置,6、安全管路,61、安全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71、压差变送器一,72、压差变送器二,73、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油雾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油雾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油箱1、风机2、一级分离装置3、二级分离装置4、调压管路5、安全管路6和压力检测装置7,一级分离装置3与油箱1连接,风机2一端与一级分离装置3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分离装置4连接,用于将油箱内油雾的吸出,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用于对油雾内油液进行过滤,保证排气的洁净度,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之间设置有调压管路5和安全管路6,调压管路5用于调整油箱1内的负压,避免油箱1负压力过大导致油液的吸出,增加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的工作负担,安全管路6用于保证油箱1内的压力,避免风机2发生故障时,由于一级分离装置3的阻力比较大,油雾无法通过一级分离装置3,聚集在油箱1内,致使油箱1内的压力过大产生安全隐患,压力检测装置7与一级分离装置3并联,用于检测一级分离装置3前后的压力和压差,保证油箱1内的压力和系统压力处于稳定的范围,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当风机2发生故障时,安全管路6开启,油雾经过安全管路6进入到二级分离装置4内进行过滤,避免油箱1内的压力过大产生安全隐患,同时保证了油箱1排气的洁净度,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性能;油箱1为自封闭式的箱体结构,其内部填充有油液,油液的上表面和油箱1的内表面之间充满油雾,油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油雾出口11、一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2和二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3,油雾出口11和一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2与一级分离装置3连接,二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3与二级分离装置4连接,油雾在风机2的作用下,从油箱1内抽出,然后依次进入到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内,油雾内部的油液在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的作用下凝结成油滴,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分别通过一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2和二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3返回到油箱1内,干净的气体在风机2的作用下排到空气中;风机2包括风机进风口21和风机出风口22,风机进风口21与一级分离装置3连接,风机出风口22与二级分离装置4连接,从而保证油雾可以从油箱1内被吸出,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项,风机2可以是防爆风机,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一级分离装置3为主要对油雾进行过滤的装置,其过滤效率为90%,一级分离装置3包括过滤装置一31、进气管路32和回油管路一33,进气管路32的一端与过滤装置一31连接,进气管路32的另一端与油箱1的油雾出口11连接,回油管路一33的一端与过滤装置一31连接,回油管路一33的另一端与油箱1的一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2连接,油箱1内的油雾经过进气管路32进入到过滤装置一31内进行过滤,过滤后气体进入风机2内,过滤后的油液通过回油管路一33返回到油箱1内,回油管路一33为一段管路,其上设置有截止阀一331,用于控制回油管路一33的通断;过滤装置一31为滤芯式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一31包括壳体311和滤芯312,如图2所示,滤芯312位于壳体311的内部,将壳体311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与风机2连通,下部分与油箱1连通;滤芯312为聚结滤芯,其材料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通过特殊设计的结构,对气流形成了曲折的通道,迫使液体雾滴在惯性碰撞、扩散拦截和直接拦截三种过滤机理的作用下,被超细纤维捕获,液体表面张力使小液滴聚结成较大型液滴,由于重力作用,大型液滴沉降至滤芯的底部,从而实现过滤作用;壳体311为封闭的腔体,其上部设置有壳体进风口3111、壳体出风口一3112、壳体出风口二3113、壳体出风口三3114和壳体回油口3115,壳体进风口3111、壳体出风口二3113、壳体出风口三3114位于壳体311的下部,壳体出风口一3112位于壳体311的上部,壳体回油口3115位于滤芯312的底部,壳体出风口一3112与风机2的风机进风口21连接,从而保证油箱1内的油雾被吸出并经过滤芯312进行过滤,壳体回油口3115与回油管路一33连接,保证滤芯312过滤后的油液可以顺利回油,壳体进风口3111与进气管路32连接,用于将油雾引入到壳体311内,壳体出风口二3113与调压管路5连接,用于将进入二级分离装置4的风量引入壳体311内部,避免油箱1负压力过大导致油液的吸出,壳体出风口三3114与安全管路6连接,用于将壳体311内过多的油雾直接引入到二级分离装置4内进行过滤,避免风机2不能工作导致油箱1内的压力过大产生安全隐患;在风机2的后面设置有二级分离装置4,二级分离装置4包括过滤装置二41、排气管路42和回油管路二43,排气管路42的一端与过滤装置二41连接,排气管路42的另一端与大气直通,回油管路二43一端与过滤装置二41连接,另一端与油箱1的二级分离装置回油口13连接,排气管路42为竖直的排气管路,其上端设置有圆弧的折弯,从而使排气管路42的开口向下,杂质不容易通过管口进入到排气管路内部,排气管路42的高度H为12m,便于排气中未过滤干净的细微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凝结吸附在排气管路42的内部,回油管路二43为一端油管,其上设置有滤网431和截止阀二432,滤网431用于对返回油箱1内的油液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杂物通过排气管路42进入到油箱1内,截止阀二432用于控制回油管路二43的通断,过滤装置二41为碰撞式过滤装置,其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与风机出风口22连接,用于将风机出风口22内的气体引入到过滤装置二41内,碰撞式过滤装置的结构为一段螺旋性的管路,如图3所示,气体在螺旋性管路内部运动时,会不断的碰撞触碰螺旋性管路的内壁,从而将气体内细小的油液吸附在螺旋性管路的内部,从而对气体进行过滤,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碰撞式过滤装置的结构为“之”字形挡板的管路,气体在内部运动时,会不断的碰撞触碰挡板的下表面,从而将气体内细小的油液吸附在挡板的下表面,并在重力的作用才回流到底部,从而实现对气体进行过滤,过滤装置二41与排气管路42配合,实现对一级分离装置3过滤后的气体再次进行过滤,保证了排放气体的洁净度,提高了油雾分离装置的过滤精度,并且在风机2发生故障时,油箱1内的油雾经过安全管路6直接进入到二级分离装置4内进行过滤,避免油箱1内油雾的直排,提高了排气的洁净度,保证了油雾分离装置的性能;在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之间设置有调压管路5,调压管路5一端与过滤装置二41的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一31的壳体出风口二3113连接,调压管路5上设置有一个负压自动调节装置51,负压自动调节装置51为具有一定开启压力的单向阀一,单向阀一的进气端与过滤装置二41的进风口连接,单向阀一的排气端与过滤装置一31的壳体出风口二3113连接,当风机2的排风风量比较大,油箱1内产生的油雾比较少时,就会导致排除的气体大于进入的气体,从而在油箱1内形成负压,当负压差过一定的设定值时,单向阀一两端的气体压力差大于单向阀一的开启压力时,单向阀一自动开启,气体由过滤装置二41的进风口进入到过滤装置一31的壳体的下部,来弥补油箱1内油雾的不足,避免油箱1内负压太大导致油液吸出,增加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的工作负担;在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之间还设置有安全管路6,安全管路6一端与过滤装置二41的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过滤装置一31的壳体出风口三3114连接,安全管路6包括安全装置61,安全装置61为单向阀二,单向阀二的进气端与过滤装置一31的壳体出风口三3114连接,单向阀二的排气端与过滤装置二41的进风口连接;当风机2不能正常排气,或者风机2的排风风量小于油箱1内产生的油雾时,油箱1内油雾持续增加会造成油箱1内的正压,影响油箱1的安全性和回油,当油箱1内压力大于过滤装置二41进风口压力时,单向阀二开启,气体由壳体出风口三3114进入到过滤装置二41的进风口,避免油箱1内的压力过大产生安全隐患,保证了油箱1的回油和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一级分离装置3侧面并联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7包括压差变送器一71、压差变送器二72和控制装置73,压差变送器一71、压差变送器二72与控制装置73电连接,压差变送器一71安装在进气管路32上,压差变送器二72安装在过滤装置一31的壳体311上端,当压差变送器一71、压差变送器二72的检测值或者两者之间的压差超过设定值,控制装置73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检修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装置采用一级分离装置3和二级分离装置4配合的方式对油箱1内油雾进行过滤,提高了油雾的过滤效率,并且当风机2发生故障不能排气时,可以采用二级分离装置4对油雾进行过滤,避免了油箱1内油雾的直排,保证了排气的洁净度;并且采用调压管路5和安全管路6对油箱1内压力和系统压力进行调整,实现了内部压力的自动调整,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同时采用压力检测装置7对油箱1内压力、系统压力和两者之间的压力差进行检测,当压力值和压差值超过设定值时报警提示及时检修,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