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505发布日期:2019-01-15 23: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危害极大,为降低此类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需要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现有技术在进行废气处理时,效率低下,且成本昂贵,增加了企业的废气处理成本,不利于废气处理系统的推广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对现有废气处理装置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避免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量的废气外排,避免污水处理区域内发生大气污染,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降低废气净化过程中的装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废气净化装置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废气净化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降低废气净化过程中的装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废气净化装置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废气引流泵(1)、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

所述废气净化池(2)内部加注有活性炭吸附层,一级废气引流泵(1)的出气口端设置布气管(101),布气管(101)延伸至废气净化池(2)底部,布气管底部均匀布设有布气孔;

所述废气净化池(2)内部设置有漏斗式吸风罩(21),漏斗式吸风罩(21)底端面与活性炭吸附层之间保持有5~8cm的垂直距离;

所述漏斗式吸风罩(21)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通过二级废气引流泵(22)连通,二级废气引流泵(22)的出气口管道延伸至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二级废气引流泵(22)的出气口管道上位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的部分均匀布设有一级气体喷嘴(221),一级气体喷嘴(221)的出气口朝上设置;

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中部装配有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6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

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中部装配有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与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5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位于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二级气体喷嘴(400),二级气体喷嘴(400)通过输气管道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连通;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自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向二级气体喷嘴(400)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氧化室(7)和臭氧分解室(8),臭氧氧化室(7)外接一级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室(7)与臭氧分解室(8)之间设置有一级气动开关阀(81),臭氧分解室(8)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二级气动开关阀(82),臭氧氧化室(7)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三级气动开关阀(71),臭氧分解室(8)底部为蜂窝状电加热管套;

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右下侧设置有喷淋水集水池(5),喷淋水集水池(5)外接一级喷淋泵(51)和二级喷淋泵(52),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一级雾化喷头(510),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二级雾化喷头(520),一级雾化喷头(510)设置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上部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正相对;

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顶部设置有排气烟囱(43),所述排气烟囱(43)外侧周装配有柱状电加热管套(431);

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底部设置有一级排液阀(301),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底部设置水封柜(6),水封柜(6)的排水口端设置二级排液阀(401),一级排液阀(301)及二级排液阀(401)的排液口端分别延伸至市政排污管网。

进一步,所述一级废气引流泵(1)进气口端设置可拆卸式不锈钢过滤网(11)。

进一步,所述布气孔开口朝下。

进一步,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顶部设置有二级臭氧发生器(42),二级臭氧发生器(42)的出气管道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臭氧布气孔(421),臭氧布气孔(421)开口朝下。

进一步,所述二级臭氧发生器(42)与臭氧布气孔(421)之间的输气管道上增加有增压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废气引流泵(1)、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中部装配有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6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中部装配有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与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5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位于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二级气体喷嘴(400),二级气体喷嘴(400)通过输气管道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连通;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自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向二级气体喷嘴(400)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氧化室(7)和臭氧分解室(8),臭氧氧化室(7)外接一级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室(7)与臭氧分解室(8)之间设置有一级气动开关阀(81),臭氧分解室(8)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二级气动开关阀(82),臭氧氧化室(7)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三级气动开关阀(71),臭氧分解室(8)底部为蜂窝状电加热管套;上述设计,采用一级废气引流泵(1)、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工业废气的快速净化,达到排放标准,整个废气净化工艺采用膜过滤与臭氧氧化的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提高了废气净化效率,利用废弃的中空纤维膜丝制备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和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替代传统的生物膜填料,降低废气处理系统的装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废气处理系统的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池(2)内部加注有活性炭吸附层,一级废气引流泵(1)的出气口端设置布气管,布气管延伸至废气净化池(2)底部,布气管底部均匀布设有布气孔;上述设计,增加的活性炭吸附层有助于对废气中的易粘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吸附,提高了废气净化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右下侧设置有喷淋水集水池(5),喷淋水集水池(5)外接一级喷淋泵(51)和二级喷淋泵(52),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一级雾化喷头(510),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二级雾化喷头(520),一级雾化喷头(510)设置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上部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正相对;上述设计,进一步借助一级喷淋泵(51)和二级喷淋泵(52)输出的喷淋水对工业废气中的易沉降颗粒物及灰尘进行分离,提升废气处理效率。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顶部设置有二级臭氧发生器(42),二级臭氧发生器(42)的出气管道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臭氧布气孔(421),臭氧布气孔(421)开口朝下;二级臭氧发生器(42)与臭氧布气孔(421)之间的输气管道上增加有增压阀;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自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向二级气体喷嘴(400)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氧化室(7)和臭氧分解室(8),臭氧氧化室(7)外接一级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室(7)与臭氧分解室(8)之间设置有一级气动开关阀(81),臭氧分解室(8)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二级气动开关阀(82),臭氧氧化室(7)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三级气动开关阀(71),臭氧分解室(8)底部为蜂窝状电加热管套;上述设计,采用臭氧氧化室(7)对经由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输出的废气进行一级氧化杀菌,采用臭氧分解室(8)对一级杀菌后残余的臭氧进行高温分解,采用二级臭氧发生器(42)对进入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中的工业废气中二次氧化杀菌,降低工业废气中有害组分的外排,增加的电加热管套(431)有助于臭氧快速分解,降低臭氧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废气引流泵(1)、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

所述废气净化池(2)内部加注有活性炭吸附层,一级废气引流泵(1)的出气口端设置布气管(101),布气管(101)延伸至废气净化池(2)底部,布气管底部均匀布设有布气孔;

所述废气净化池(2)内部设置有漏斗式吸风罩(21),漏斗式吸风罩(21)底端面与活性炭吸附层之间保持有5~8cm的垂直距离;

所述漏斗式吸风罩(21)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通过二级废气引流泵(22)连通,二级废气引流泵(22)的出气口管道延伸至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二级废气引流泵(22)的出气口管道上位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的部分均匀布设有一级气体喷嘴(221),一级气体喷嘴(221)的出气口朝上设置;

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中部装配有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6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

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中部装配有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与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5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位于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二级气体喷嘴(400),二级气体喷嘴(400)通过输气管道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连通;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自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向二级气体喷嘴(400)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氧化室(7)和臭氧分解室(8),臭氧氧化室(7)外接一级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室(7)与臭氧分解室(8)之间设置有一级气动开关阀(81),臭氧分解室(8)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二级气动开关阀(82),臭氧氧化室(7)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三级气动开关阀(71),臭氧分解室(8)底部为蜂窝状电加热管套;

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右下侧设置有喷淋水集水池(5),喷淋水集水池(5)外接一级喷淋泵(51)和二级喷淋泵(52),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一级雾化喷头(510),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二级雾化喷头(520),一级雾化喷头(510)设置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上部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正相对;

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顶部设置有排气烟囱(43),所述排气烟囱(43)外侧周装配有柱状电加热管套(431);

所述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底部设置有一级排液阀(301),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底部设置水封柜(6),水封柜(6)的排水口端设置二级排液阀(401),一级排液阀(301)及二级排液阀(401)的排液口端分别延伸至市政排污管网。

作为改进,所述一级废气引流泵(1)进气口端设置可拆卸式不锈钢过滤网(11)。

作为改进,所述布气孔开口朝下。

作为改进,所述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顶部设置有二级臭氧发生器(42),二级臭氧发生器(42)的出气管道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臭氧布气孔(421),臭氧布气孔(421)开口朝下。

作为改进,所述二级臭氧发生器(42)与臭氧布气孔(421)之间的输气管道上增加有增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废气引流泵(1)、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中部装配有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6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中部装配有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与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侧壁软密封连接,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采用外孔径为1.8mm、内孔径为1.4mm、长度为5mm的颗粒状中空纤维膜丝堆积而成,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外层采用滤网包裹;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位于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二级气体喷嘴(400),二级气体喷嘴(400)通过输气管道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连通;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自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向二级气体喷嘴(400)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氧化室(7)和臭氧分解室(8),臭氧氧化室(7)外接一级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室(7)与臭氧分解室(8)之间设置有一级气动开关阀(81),臭氧分解室(8)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二级气动开关阀(82),臭氧氧化室(7)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三级气动开关阀(71),臭氧分解室(8)底部为蜂窝状电加热管套;上述设计,采用一级废气引流泵(1)、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工业废气的快速净化,达到排放标准,整个废气净化工艺采用膜过滤与臭氧氧化的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提高了废气净化效率,利用废弃的中空纤维膜丝制备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和二级膜过滤式填料层(41),替代传统的生物膜填料,降低废气处理系统的装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废气处理系统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池(2)内部加注有活性炭吸附层,一级废气引流泵(1)的出气口端设置布气管,布气管延伸至废气净化池(2)底部,布气管底部均匀布设有布气孔;上述设计,增加的活性炭吸附层有助于对废气中的易粘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吸附,提高了废气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右下侧设置有喷淋水集水池(5),喷淋水集水池(5)外接一级喷淋泵(51)和二级喷淋泵(52),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内部,一级喷淋泵(51)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一级雾化喷头(510),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二级喷淋泵(52)的出水口端均匀布设有二级雾化喷头(520),一级雾化喷头(510)设置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上部与一级膜过滤式填料层(31)正相对;上述设计,进一步借助一级喷淋泵(51)和二级喷淋泵(52)输出的喷淋水对工业废气中的易沉降颗粒物及灰尘进行分离,提升废气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段的废气净化装置,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顶部设置有二级臭氧发生器(42),二级臭氧发生器(42)的出气管道延伸至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臭氧布气孔(421),臭氧布气孔(421)开口朝下;二级臭氧发生器(42)与臭氧布气孔(421)之间的输气管道上增加有增压阀;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自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向二级气体喷嘴(400)一端依次设置有臭氧氧化室(7)和臭氧分解室(8),臭氧氧化室(7)外接一级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室(7)与臭氧分解室(8)之间设置有一级气动开关阀(81),臭氧分解室(8)与二级气体喷嘴(400)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二级气动开关阀(82),臭氧氧化室(7)与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之间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三级气动开关阀(71),臭氧分解室(8)底部为蜂窝状电加热管套;上述设计,采用臭氧氧化室(7)对经由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输出的废气进行一级氧化杀菌,采用臭氧分解室(8)对一级杀菌后残余的臭氧进行高温分解,采用二级臭氧发生器(42)对进入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中的工业废气中二次氧化杀菌,降低工业废气中有害组分的外排,增加的电加热管套(431)有助于臭氧快速分解,降低臭氧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待净化处理的废气经由一级废气引流泵(1)输入,依次经过废气净化池(2)、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及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输入的废气在一级废气分离筒体(3)和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完成膜过滤,在臭氧氧化室(7)内部完成初次氧化杀菌,在二级废气分离筒体(4)内部利用二级臭氧发生器(42)输入的臭氧完成二级氧化杀菌,从而达到废气净化目的。

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