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228发布日期:2019-01-13 17:0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酵素,英文名称enzyme,是酶的俗称,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酵素的参与,以提高效率。与其他非生物催化剂相似,酵素透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

酵素液在发酵结束后,内部含有较多的果蔬残渣,需要进行过滤后才能收集利用,传统的过滤装置在对酵素液进行过滤后,残渣较多,不便于清理,降低了过滤效率,并且过滤出的杂质直接丢弃,内部还含有很多的酵素液,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传统的过滤装置过滤一段时间后,对过滤网的清洗十分麻烦,耗费人工。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过滤装置的功能,需要提供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过滤装置过滤效率低、造成浪费严重、不便于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便于快速清理、大大提高发酵效率、避免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主体、顶板和挤压箱,所述过滤箱主体顶端的四角均通过支撑杆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的其中三侧均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过滤箱主体其中三侧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块,三个所述弧形块的顶端分别与三个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三个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过滤框三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底端的四角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框顶端的四角和第二过滤框顶端的四角均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过滤箱主体一侧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过滤箱主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挤压箱,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设有一对凹形卡条,其中两个所述凹形卡条之间卡合连接有孔板,所述挤压箱顶端的一侧铰接有斜板,所述斜板底端的中部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U形压条,所述U形压条的底端固定设有挤压板,所述过滤箱主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上设有两个电动伸缩杆开关和气缸开关,三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开关和气缸通过气缸开关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中部和第二过滤框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四角和第二过滤网的四角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杆穿插连接,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槽的内部穿插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另外两个所述凹形卡条之间卡合连接有过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箱底端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过滤箱主体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箱主体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安装有堵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通过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内部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可以对酵素发酵液进行两级过滤,去除发酵液中的绝大多数杂质,提高过滤效果,在配合固定杆和固定板的使用下,可以便于快速拆卸,方便更换和清洗,保证过滤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通过三个电动伸缩杆的设计,可以灵活升高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高度,并且让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倾斜,在配合矩形槽和挡板的使用下,可以灵活打开,让杂质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挤压箱内部的孔板上。

3)本实用新型的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通过孔板和过滤板在配合气缸和挤压板的使用下,可以对杂质进行挤压出液,充分的汲取酵素发酵液,保证过滤量和减少过滤中的资源浪费。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的第一过滤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的矩形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主体;2、顶板;3、支撑杆;4、电动伸缩杆;5、弧形槽;6、第一过滤框;7、连接杆;8、第二过滤框;9、矩形槽;10、挡板;11、拉环;12、挤压箱;13、气缸;14、U形压条;15、挤压板;16、凹形卡条;17、过滤板;18、孔板;19、连接管;20、弧形块;21、固定杆;22、第一过滤网;23、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主体1、顶板2和挤压箱12,过滤箱主体1顶端的四角均通过支撑杆3连接有顶板2,顶板2底端的其中三侧均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4,过滤箱主体1其中三侧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5,弧形槽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块20,三个弧形块20的顶端分别与三个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三个弧形块20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过滤框6三侧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过滤框6底端的四角均通过连接杆7连接有第二过滤框8,第一过滤框6顶端的四角和第二过滤框8顶端的四角均固定设有固定杆21,过滤箱主体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9,过滤箱主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挤压箱12,挤压箱1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设有一对凹形卡条16,其中两个凹形卡条16之间卡合连接有孔板18,挤压箱12顶端的一侧铰接有斜板23,斜板23底端的中部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气缸13,气缸1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U形压条14,U形压条14的底端固定设有挤压板15,过滤箱主体1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上设有两个电动伸缩杆开关和气缸开关,三个电动伸缩杆4分别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开关和气缸13通过气缸开关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第一过滤框6的中部和第二过滤框8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22的四角和第二过滤网的四角均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固定杆21穿插连接,且第一过滤网22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可以逐次对酵素发酵液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效果更好,同时固定板和固定杆21穿插连接的设计,可以方便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的快速拆卸,从而便于清洗和更换,保证过滤效果。

优选的,矩形槽9的内部穿插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一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拉环11,可以通过拉动拉环11推动挡板10。

优选的,另外两个凹形卡条16之间卡合连接有过滤板17,过滤板17可以将挤压出的发酵液进行过滤。

优选的,挤压箱12底端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9与过滤箱主体1内部连通,挤压出的发酵液可以通过连接管19进入过滤箱主体1的内部,方便一起取出利用。

优选的,过滤箱主体1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安装有堵盖,打开堵盖即可对过滤好的发酵液取出利用。

具体工作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酵素发酵液过滤装置,操作者可以从过滤箱主体1的顶端将酵素发酵液倒入过滤箱主体1的内部,酵素发酵液首先经过第一过滤网22过滤出较大的杂质,接着经过第二过滤网过滤出细小的杂质然后留在过滤箱主体1内部的底部,过滤出的杂质留在了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的顶部,然后操作者可以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开关,三个电动伸缩杆4收缩,将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升起,高度到达矩形槽9的高度,然后控制其中一个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继续收缩,从而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倾斜,同时拉动拉环11,向上拉动挡板9,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上的杂质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从矩形槽9掉落到挤压箱12的内部,然后控制气缸13的输出端伸出,从而推动挤压板15向下挤压,将掉落在孔板18上的杂质挤压出发酵液,挤压出的发酵液经由孔板18的孔洞进入过滤板17过滤出杂质,留在挤压箱12内部的底部,经由连接管19进入过滤箱主体1的内部,操作者可以通过将堵盖打开将过滤好的酵素发酵液从出液管取出;过滤一段时间后,操作者可以控制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收缩,将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四角的固定板抽出固定杆21,从而将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取出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保持过滤效果。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