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0250发布日期:2019-04-03 00:5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属于过滤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山茶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是一种从山茶籽中榨取的优质食用油,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从山茶籽中榨取的山茶油中含有一定的饱和酸脂,这些饱和酸脂在低温时会凝絮,使山茶油变得混浊,影响山茶油的质量,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山茶油过滤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存在过滤过程中滤网堵塞,不便将滤网进行处理,不便对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过滤过程中滤网堵塞,不便将滤网进行处理,不便对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处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包括底柱、箱体、顶盖、加液管、合页、箱门、出液壳体、出液管、放置箱、粗滤网、玻璃板和过滤装置,所述底柱内侧顶部与箱体进行焊接,所述箱体顶部与顶盖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顶盖顶侧中部与加液管进行焊接,所述箱体左部后侧通过合页与箱门进行铰接,所述箱门中部嵌有玻璃板,所述箱体底部与出液壳体进行焊接,所述出液壳体底部与出液管进行焊接,所述箱体内侧顶部与放置箱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放置箱底部与粗滤网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箱体内侧底部与过滤装置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由连接块、第一滑轨、第一滤网、第二滑轨、第二滤网、第三滑轨和第三滤网、第一拉块、第二拉块和第三拉块组成,所述连接块侧部与箱体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侧与第一滤网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侧与第二滤网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内侧与第三滤网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滤网前侧嵌有第一拉块,所述第二滤网前侧嵌有第二拉块,所述第三滤网前侧嵌有第三拉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柱底部设置有厚度为2cm的橡胶垫,并且橡胶垫底部设置有花状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壳体顶部直径比顶部直径小,并且出液壳体底部直径略大于出液管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的高度均略高于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块、第二拉块和第三拉块的长度均为10cm,并且第一拉块、第二拉块和第三拉块相互交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均设置有上下两层,并且上下两层的滤孔相互交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均使用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使用的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通过设置了过滤装置,山茶油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进行过滤,当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中的任何一片滤网被滤渣堵塞,可通过拉块将该过滤网取下进行清理,山茶油通过另外两片滤网继续进行过滤,解决了过滤过程中滤网堵塞,不便将滤网进行处理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玻璃板,通过玻璃板对箱体内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解决了不便对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柱-1、箱体-2、顶盖-3、加液管-4、合页-5、箱门-6、玻璃板-7、出液壳体-8、出液管-9、放置箱-10、粗滤网-11、过滤装置-12、连接块-121、第一滑轨-122、第一滤网-123、第二滑轨-124、第二滤网-125、第三滑轨-126、第三滤网-127、第一拉块-128、第二拉块-129、第三拉块-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茶油过滤装置:包括底柱1、箱体2、顶盖3、加液管4、合页5、箱门6、出液壳体8、出液管9、放置箱10、粗滤网11、玻璃板7和过滤装置12,所述底柱1内侧顶部与箱体2进行焊接,所述箱体2顶部与顶盖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顶盖3顶侧中部与加液管4进行焊接,所述箱体2左部后侧通过合页5与箱门6进行铰接,所述箱门6中部嵌有玻璃板7,所述箱体2底部与出液壳体8进行焊接,所述出液壳体8底部与出液管9进行焊接,所述箱体2内侧顶部与放置箱10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放置箱10底部与粗滤网1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箱体2内侧底部与过滤装置12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12由连接块121、第一滑轨122、第一滤网123、第二滑轨124、第二滤网125、第三滑轨126和第三滤网127、第一拉块128、第二拉块129和第三拉块130组成,所述连接块121侧部与箱体2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121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122,所述第一滑轨122内侧与第一滤网123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21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124,所述第二滑轨124内侧与第二滤网125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21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三滑轨126,所述第三滑轨126内侧与第三滤网127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滤网123前侧嵌有第一拉块128,所述第二滤网125前侧嵌有第二拉块129,所述第三滤网127前侧嵌有第三拉块130。

其中,所述底柱1底部设置有厚度为2cm的橡胶垫,并且橡胶垫底部设置有花状防滑纹,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会轻易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出液壳体8顶部直径比顶部直径小,并且出液壳体8底部直径略大于出液管9直径,便于山茶油从出液壳体8留进出液管9。

其中,所述第一滑轨122、第二滑轨124和第三滑轨126的高度均略高于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便于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在第一滑轨122、第二滑轨124和第三滑轨126内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拉块128、第二拉块129和第三拉块130的长度均为10cm,并且第一拉块128、第二拉块129和第三拉块130相互交错,便于进行拉动,同时避免山茶油直接从拉块处流出。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均设置有上下两层,并且上下两层的滤孔相互交错,使过滤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均使用不锈钢材料。

其中,所述出液管9使用的材料为铝合金。

本专利所述的合页,又名合叶,正式名称为铰链。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普通合页用于橱柜门、窗、门等。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山茶油通过加液管4倒进放置箱10内,山茶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先从粗滤网11流出,然后通过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进行过滤后,流入出液壳体8,然后通过出液管9流出过滤后的山茶油,使用者可通过箱门6上的玻璃板7,对箱体2内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当观察到第一滤网123上的滤渣过多时,拉动第一拉块128,使第一滤网123被拉出进行清理,山茶油通过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进行过滤,当观察到第二滤网125上的滤渣过多时,拉动第二拉块129,使第二滤网125被拉出进行清理,山茶油通过第一滤网123和第三滤网127进行过滤,当观察到第三滤网上127的滤渣过多时,拉动第三拉块130,使第三滤网127被拉出进行清理,山茶油通过第一滤网123和第二滤网125进行过滤,通过设置了过滤装置12,山茶油通过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进行过滤,当第一滤网123、第二滤网125和第三滤网127中的任何一片滤网被滤渣堵塞,可通过拉块将该过滤网取下进行清理,山茶油通过另外两片滤网继续进行过滤,解决了过滤过程中滤网堵塞,不便将滤网进行处理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玻璃板7,通过玻璃板7对箱体2内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解决了不便对滤网上的滤渣量进行观察,导致无法及时进行处理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