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气三相高效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3013发布日期:2019-03-02 04:55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油水气三相高效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气三相高效分离罐。



背景技术:

在催化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分离罐进行水气分离,例如催化车间精制系统再生塔顶回流罐,含有酸性水的酸性气,进入分离罐进行分离,液相留在罐中抽出,气相从上部直接排出装置,但由于停留时间短,气液相分离不好,造成气相带液,而酸性水长时间运行还会带油,导致生产操作困难,而目前使用的分离罐不具有分离油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气三相高效分离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气三相高效分离罐,包括罐体,罐体上侧连接有进气管线和出气管线,进气管线和出气管线分设在罐体的左右两端,罐体的下侧连接有排水管线,罐体上设置有供人员出入的人孔,进气管线的的下端插入罐体内,并伸至罐体底部,进气管线的下端为一个斜切面,进气管线中流出的气体从斜切面上向罐体内排出,斜切面的朝向与所述的出气管线所在方向相反,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排水管线与罐体的连接处位于隔板的左侧,隔板的上沿与罐体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可供人员穿过的方孔,方孔通过封堵板封堵,所述的罐体下侧还设置有排油管线,排油管线与罐体的连接处位于隔板的右侧,所述的人孔设置在罐体的上侧,人孔的水平位置位于进气管线与隔板之间。

所述的进气管线的末端设置有除雾器,除雾器的结构包括分散器壳体、上滤板和下滤板,所述的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线的主体上,并将上滤板压装在壳体与进气管线主体之间,所述的斜切面位于壳体的下端,所述下滤板位于所述的斜切面上,上滤板和下滤板上均密布有小孔,上滤板和下滤板之间填充有由尼龙丝制成的除雾塞。所述的斜切面与进气管线轴线的夹角小于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气液分离罐进行了改造,既保证了酸性气出装置不携带液体,也保证长时间运行后的酸性水可以脱油,从而消除了酸性气体和油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水,3-排水管线,4-隔板,5-排油管线,6-油,7-出气管线,8-人孔, 9-进气管线,10-壳体,11-除雾塞,12-下滤板,13-上滤板,14-除雾器,15-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罐体1,罐体1上侧连接有进气管线9和出气管线7,进气管线9和出气管线7分设在罐体1的左右两端,罐体1的下侧连接有排水管线3,罐体1上设置有供人员出入的人孔8。以上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气管线9的的下端插入罐体1内,并伸至罐体1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长进气管线9在罐体1内的延伸长度可使气体在水2中的停留时间更长,从而使气液分离更加充分。

进气管线9的下端为一个斜切面,进气管线9中流出的气体从斜切面上向罐体1内排出,斜切面的朝向与所述的出气管线7所在方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朝向左侧的斜切面结构可以避免气速过大造成更严重的气相带液。

所述的罐体1内设置有隔板4,所述的排水管线3与罐体1的连接处位于隔板4的左侧,隔板4的上沿与罐体1之间留有间隔。隔板4可将其左侧的水面上漂浮的油6分离出来,并使油6汇集在隔板4右侧,继而由排油管线5排出。

所述的隔板4上设置有可供人员穿过的方孔,方孔通过封堵板15封堵,对罐体1内部进行清洗时,拆去封堵板15后,工人可钻过隔板4上的方孔进入隔板4右侧的空间内。

所述的人孔8设置在罐体1的上侧,人孔8的水平位置位于进气管线9与隔板4之间。

所述的进气管线9的末端设置有除雾器14,除雾器14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除雾器 14可对气体中夹杂的水雾和油雾进行吸附,从而将水雾和油雾从气相中分离,减少气相带液。另一方面,除雾器14可将气流打散成很多小气泡,以增加气体与水2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气相带液。

除雾器14的结构包括壳体10、上滤板13和下滤板12,所述的壳体10通过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线9的主体上,使除雾器14损坏后便于维修更换。

壳体10将上滤板13压装在壳体10与进气管线9的主体之间,所述的斜切面位于壳体 10的下端,所述下滤板12位于所述的斜切面上,上滤板13和下滤板12上均密布有小孔。

上滤板13和下滤板12之间填充有由尼龙丝制成的除雾塞11,尼龙丝无规则盘绕。

所述的斜切面与进气管线9轴线的夹角小于30°,从而保证较大的出气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气相与水2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气液分离罐进行了改造,既保证了酸性气出装置不携带液体,也保证长时间运行后的酸性水可以脱油,从而消除了酸性气体和油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