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膜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381发布日期:2019-02-12 21:5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水膜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膜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废气中粉尘颗粒的过滤处理一般采用通过水池后再用滤材过滤的形式进行,此种方式中,废气形成气泡与水接触,造成粉尘颗粒难溶于水,因此,过滤主要依靠滤材,而滤材过滤效果较差,造成过滤效率较低,且水池内水在气泡的吹动下,固态杂质很难沉降,需要频繁更换,造成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膜吸收装置,其利用水膜作用于废气,实现了废气的高效过滤,同时有效降低了水的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膜吸收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水循环组件、供水组件、旋风分离器和引风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塔体、出气管、筛网、过滤层和冷凝管网,所述塔体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筛网、过滤层和冷凝管网从高到低依次设置在塔体内部;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抽水管、第一截止阀、输水管、第二截止阀和喷头,所述抽水管一端与塔体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抽水管上,所述喷头设置在塔体内,位于过滤层和冷凝管网之间,所述输水管一端穿过塔体的侧壁与喷头连接,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设置在输水管上;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池、供水管和第三截止阀,所述供水管一端连通在水泵与第一截止阀之间的抽水管上,另一端与水池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设置在供水管上;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通过出气管与塔体的顶端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四截止阀;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引风机的排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筒。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组,两组过滤组件串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纵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

优选的,所述填料层为700Y型陶瓷波纹填料。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网的纵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

优选的,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塔体由筒状的过滤部和其下部锥体状的集污部连接构成,所述集污部的出污口处设置有排污阀。

优选的,所述塔体的过滤部和集污部均设置有检修窗,所述集污部设置有观察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水的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通过筛网、过滤层及喷水的设置,实现了废气中颗粒物的过滤;通过冷凝管网的设置,降低了过滤后空气中蒸汽含量,进一步减少水的浪费,也减少了旋风分离器的负担;本实用新型过滤效果好,且减少水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水膜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塔体、10为进风口、11为过滤布、12为集污部、13为排污阀、、14为出气管、15为检修窗、16为观察窗、17为筛网、18为过滤层、19为冷凝管网、31为水泵、32为抽水管、33为第一截止阀、34为输水管、35为第二截止阀、36为喷头、37为冷凝器、4为水池、41为供水管、42为第三截止阀、5为旋风分离器、51为第四截止阀、6为引风机、61为出气筒、62为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一种水膜吸收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水循环组件、供水组件、旋风分离器5和引风机6,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塔体1、出气管14、筛网17、过滤层18和冷凝管网19,塔体1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10,筛网17、过滤层18和冷凝管网19从高到低依次设置在塔体1内部;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31、抽水管32、第一截止阀33、输水管34、第二截止阀35和喷头36,抽水管32一端与塔体1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31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截止阀33设置在抽水管32上,喷头36设置在塔体1内,位于过滤层18和冷凝管网19之间,输水管34一端穿过塔体1的侧壁与喷头36连接,另一端与水泵31的出水口连接,第二截止阀35设置在输水管34上;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池4、供水管41和第三截止阀42,供水管41一端连通在水泵31与第一截止阀33之间的抽水管32上,另一端与水池4连通,第三截止阀42设置在供水管41上;旋风分离器5的进风口通过出气管14与塔体1的顶端连接,旋风分离器5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四截止阀51;引风机6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旋风分离器5的排气口连接,引风机6的排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筒6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关闭第一截止阀33,打开第二截止阀35和第三截止阀42,利用水泵31将水池4内净水通过喷头向过滤层18喷洒,在过滤层18表面形成水膜,此时废气从进风口10进入塔体1,由塔体1下端向上输送,扩散过程中,先经过筛网17的初筛,将大颗粒粉尘过滤,并在水滴作用下落入塔体1底部,废气输送至过滤层18,突破水膜时进行第二次过滤,并在喷洒水的冲击下流入塔体1底部,带有水汽的空气继续向上经过冷凝管网19,经冷凝作用,空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水滴,落入塔体1内,湿度降低后的空气进入旋风分离器5,在旋风分离器5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剩余液滴及污物分离,液滴和污物通过控制第四截止阀51排出,洁净空气则在引风机6的作用下,经排气筒61排至外界;当塔体1底部水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第三截止阀42,打开第一截止阀33,继续保持第二截止阀35打开状态,利用循环水实现废气的过滤;当循环水污物含量较高时,及时排污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即可。通过循环水的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通过筛网17、过滤层18及喷水的设置,实现了废气中颗粒物的过滤;通过冷凝管网19的设置,降低了过滤后空气中蒸汽含量,进一步减少水的浪费,也减少了旋风分离器5的负担。本实用新型过滤效果好,且减少水的浪费。

具体的,为了提供更好的过滤效果,保证过滤后空气的清洁度,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组,两组过滤组件串联设置,可以理解的,过滤组件也可串联设置多组。

具体的,筛网17的纵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弧形设置的筛网17可提供更大的过滤面积,保证过滤效率;填料层18为700Y型陶瓷波纹填料,具有优秀的抗腐蚀效果和过滤性能;冷凝管网19为冷凝管组成的网状结构,其纵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增加接触面积,提供更佳的冷凝效果。

具体的,喷头36为雾化喷头,提供更好的雾化效果。

具体的,塔体1由筒状的过滤部11和其下部锥体状的集污部12连接构成,集污部12的出污口处设置有排污阀13;筛网17、过滤层18和冷凝管网19均设置在过滤部11,塔体1的出水口设置在集污部12的上部,锥体状的集污部12可以有效的对大颗粒污物进行沉降,提高出水口处水的清洁度,增加水循环次数。为了便于检修,塔体1的过滤部11和集污部12均设置有检修窗15,集污部12设置有观察窗16,便于观察水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水循环组件还包括冷凝器37,冷凝器37设置在输水管34上,位于水泵31和第二截止阀35之间。由于水温越高,气体越容易析出,冷凝器37可对流经的水进行降温,从而保证废气中部分有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保证过滤效率。同时,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出气管61的影响,出气管61的顶端设置有挡板62,挡板62为伞状。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关闭第一截止阀33,打开第二截止阀35和第三截止阀42,利用水泵31将水池4内净水通过喷头向过滤层18喷洒,在过滤层18表面形成水膜,此时废气从进风口10进入塔体1,由塔体1下端向上输送,扩散过程中,先经过筛网17的初筛,将大颗粒粉尘过滤,并在水滴作用下落入塔体1底部,废气输送至过滤层18,突破水膜时进行第二次过滤,并在喷洒水的冲击下流入塔体1底部,带有水汽的空气继续向上经过冷凝管网19,经冷凝作用,空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水滴,落入塔体1内,湿度降低后的空气进入旋风分离器5,在旋风分离器5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剩余液滴及污物分离,液滴和污物通过控制第四截止阀51排出,洁净空气则在引风机6的作用下,经排气筒61排至外界;当塔体1底部水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第三截止阀42,打开第一截止阀33,继续保持第二截止阀35打开状态,利用循环水实现废气的过滤;当循环水污物含量较高时,及时排污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即可。通过循环水的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通过筛网17、过滤层18及喷水的设置,实现了废气中颗粒物的过滤;通过冷凝管网19的设置,降低了过滤后空气中蒸汽含量,进一步减少水的浪费,也减少了旋风分离器5的负担。本实用新型过滤效果好,且减少水的浪费。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