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672发布日期:2019-02-01 20:38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将淤泥和水整体抽取进行处理,分离淤泥之后的水很多都会作为回收水再次进入到淤泥处理系统中,分离淤泥之后的水中依然会存在很多悬浮微粒,如果直接使用这些仅经过初级处理之后的水进行生产,会造成给排水管道的堵塞和腐蚀,而且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则会使得装置整体生产终止,并且损坏的这些部件维修成本常常都是非常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絮凝搅拌,使污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避免了悬浮微粒对管道造成堵塞和腐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包括筒体、进水管、锥斗、支腿、卸灰阀、驱动装置、搅拌装置、出水管、底座,所述筒体一侧设有进水管,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筒体内部进行絮凝处理;所述筒体上部一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转盘、连杆、齿条、导轨,所述筒体上部一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一侧设有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上设有销轴,销轴与转盘偏心布置,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部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下部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导槽,且导轨安装在导槽内部,所述齿条一侧设有销轴;齿条与转盘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转盘的销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齿条的销轴活动连接;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连杆带动齿条在导轨上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筒体内部一侧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轴、齿轮、中心轮、行星轮、连接架、搅拌轴、搅拌叶片,所述齿条一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一端,传动轴另一端伸入筒体内部,且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设有中心轮,中心轮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行星轮,行星轮与中心轮相啮合;所述中心轮上部一侧设有连接架,连接架通过轴承与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为星型结构,且连接杆的数量与行星轮的数量相等;所述连接杆下部一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下端设有轴承,轴承内圈与固定杆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行星轮固定连接;中心轮及行星轮下部一侧均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搅拌叶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一端的中心轮转动,中心轮通过行星轮带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对筒体内部的污水进行絮凝搅拌,行星轮在中心轮的带动下不仅实现了搅拌轴的自转,且实现了搅拌轴绕中心轮公转,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提高了絮凝搅拌的效率;另外,齿条的往复直线运动带动齿轮往复正反转运动,从而通过传动轴带动行星轮系下部的搅拌轴实现正反转运动,对筒体内部的污水进行循环往复正反转搅拌,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所述筒体下部一侧设有锥斗,所述锥斗下部一侧设有卸灰阀,所述卸灰阀为星型卸灰阀,星型卸灰阀避免了排污时污泥堵塞卸灰阀;所述锥斗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支腿;所述筒体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有调节槽,销轴安装在转盘的调节槽内部且两端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调整销轴在调节槽内的位置来调整销轴与转盘的偏心距,从而调整齿条往复运动的频率,从而调节搅拌叶片往复转动的频率,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絮凝搅拌处理。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一侧设有毛刷,搅拌叶片转动时毛刷对筒体内壁进行刷洗,避免了悬浮微粒在筒体内壁板结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筒体上部一侧设有若干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气缸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做往复伸缩运动,带动底座上的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搅拌装置在筒体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避免了絮凝搅拌的死角,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卸灰阀上部一侧设有插板阀,插板阀与锥斗下口固定连接,排泥时关闭插板阀,避免了排泥时污水随污泥一同排出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污水絮凝搅拌装置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絮凝搅拌,使污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避免了悬浮微粒对管道造成堵塞和腐蚀;

2)转盘上设有调节槽,销轴安装在转盘的调节槽内部且两端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调整销轴在调节槽内的位置来调整销轴与转盘的偏心距,从而调整齿条往复运动的频率,从而调节搅拌叶片往复转动的频率,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絮凝搅拌处理;

3)搅拌叶片一侧设有毛刷,搅拌叶片转动时毛刷对筒体内壁进行刷洗,避免了悬浮微粒在筒体内壁板结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4)气缸的活塞杆做往复伸缩运动,带动底座上的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搅拌装置在筒体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避免了絮凝搅拌的死角,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

5)卸灰阀上部一侧设有插板阀,插板阀与锥斗下口固定连接,排泥时关闭插板阀,避免了排泥时污水随污泥一同排出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中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中搅拌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中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中A局部放大图;

图中:1-筒体,2-进水管,3-锥斗,4-支腿,5-插板阀,6-卸灰阀,7-驱动装置,8-搅拌装置,9-出水管,10-气缸,11-活塞杆,12-底座,701-电机,702-减速机,703-转盘,704-调节槽,705-销轴,706-螺栓,707-连杆,708-齿条,709-导轨,801-传动轴,802-齿轮,803-中心轮,804-行星轮,805-连接架,806-固定杆,807-轴承,808-搅拌轴,809-搅拌叶片,810-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絮凝搅拌装置,包括筒体1、进水管2、锥斗3、支腿4、卸灰阀6、驱动装置7、搅拌装置8、出水管9、底座12,所述筒体1一侧设有进水管2,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筒体1内部进行絮凝处理;所述筒体1上部一侧设有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701、减速机702、转盘703、连杆707、齿条708、导轨709,所述筒体1上部一侧设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部一侧设有电机707,电机701一侧设有减速机702,减速机702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03,转盘703上设有销轴705,销轴705与转盘703偏心布置,所述底座12一侧设有导轨709,所述导轨709上部一侧设有齿条708,齿条708下部设有与导轨709配合的导槽,且导轨709安装在导槽内部,所述齿条708一侧设有销轴705;齿条708与转盘703通过连杆707连接,所述连杆707一端与转盘703的销轴705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齿条708的销轴705活动连接;电机701通过减速机702带动转盘703转动,转盘703通过连杆707带动齿条708在导轨709上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筒体1内部一侧设有搅拌装置8,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传动轴801、齿轮802、中心轮803、行星轮804、连接架805、搅拌轴808、搅拌叶片809,所述齿条708一侧设有齿轮802,所述齿轮802固定安装在传动轴801一端,传动轴801另一端伸入筒体1内部,且传动轴801另一端固定设有中心轮803,中心轮803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行星轮804,行星轮804与中心轮803相啮合;所述中心轮803上部一侧设有连接架805,连接架805通过轴承807与传动轴80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805为星型结构,且连接杆的数量与行星轮804的数量相等;所述连接杆下部一侧设有固定杆806,固定杆806下端设有轴承807,轴承内圈与固定杆806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行星轮804固定连接;中心轮803及行星轮804下部一侧均设有搅拌轴808,所述搅拌轴808上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搅拌叶片809;齿708条带动齿轮80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801一端的中心轮803转动,中心轮803通过行星轮804带动搅拌轴808上的搅拌叶片809转动,从而对筒体1内部的污水进行絮凝搅拌,行星轮804在中心轮803的带动下不仅实现了搅拌轴808的自转,且实现了搅拌轴808绕中心轮803公转,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提高了絮凝搅拌的效率;另外,齿条708的往复直线运动带动齿轮802往复正反转运动,从而通过传动轴801带动行星轮系下部的搅拌轴808实现正反转运动,对筒体1内部的污水进行循环往复正反转搅拌,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所述筒体1下部一侧设有锥斗3,所述锥斗3下部一侧设有卸灰阀6,所述卸灰阀6为星型卸灰阀,星型卸灰阀避免了排污时污泥堵塞卸灰阀6;所述锥斗3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支腿4;所述筒体1上部一侧设有出水管9。

所述转盘703上设有调节槽704,销轴705安装在转盘703的调节槽704内部且两端通过螺栓806固定,通过调整销轴705在调节槽704内的位置来调整销轴705与转盘703的偏心距,从而调整齿条708往复运动的频率,从而调节搅拌叶片809往复转动的频率,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絮凝搅拌处理。

所述搅拌叶片809一侧设有毛刷810,搅拌叶片809转动时毛刷810对筒体1内壁进行刷洗,避免了悬浮微粒在筒体1内壁板结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所述筒体1上部一侧设有若干气缸10,气缸10的活塞杆11与底座12底部固定连接,气缸10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气缸10的活塞杆11做往复伸缩运动,带动底座12上的驱动装置7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搅拌装置8在筒体1内部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避免了絮凝搅拌的死角,增强了污水絮凝搅拌的效果。

所述卸灰阀6上部一侧设有插板阀5,插板阀5与锥斗3下口固定连接,排泥时关闭插板阀5,避免了排泥时污水随污泥一同排出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