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1529发布日期:2019-03-08 18:1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是邻苯二甲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苯酐为白色固体,是化工中的重要原料,尤其用于增塑剂的制造。在苯酐提取过程中,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均带有热量,如果能够将热量进行收集并二次利用,则可将收集到的热量利用到苯酐制备过程中的其他需要热能的步骤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热量不能进行收集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塔本体和排气管,所述焚烧炉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塔本体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的外部套设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在靠近所述焚烧炉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在靠近所述塔本体的一端,所述塔本体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

为了便于对所述尾气和喷淋进行分区,以便于尾气初次进行沉淀,之后再进入喷淋区进行清水喷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塔本体设有尾气区和喷淋区,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尾气区连通设置,所述尾气区与所述喷淋区连通设置,所述尾气区设在所述喷淋区的左侧。

为便于将所述喷淋区内所喷淋的清水进行排出和收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喷淋区的底部右侧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清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设有泵,所述泵通过清水管道将清水抽入所述喷淋区,所述喷淋区的上方设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间隔设有多个喷头,所述泵通过所述清水管道将清水池内的清水引流至所述喷淋管道,所述清水池设在所述塔本体的外侧。

当所述尾气区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灰尘堆积,则需要停机进行保养清理,否则可能会导致排气管的堵塞,为能够保证不间断工作的同时,还能对所述排气管进行保养清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尾气区设为多个,且所述排气管也设为多个,各所述排气管均一一对应的与各所述尾气区连通设置,所述焚烧炉设有多个尾气口,各所述尾气口均一一与各所述排气管对应连通设置,且各所述尾气口均一一设有阀门,各所述尾气区均通过转接管与所述喷淋区连通设置。

为便于所述尾气区沉积的灰烬能够顺利排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尾气区的底部设为圆锥形结构,且所述圆锥形结构的锥尖朝下设置,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通过灰烬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通设置,所述灰烬管道靠近所述出灰口的位置设有出灰阀。

为减少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尾气区和所述焚烧炉之间出现尾气泄露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气管的两端开口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排气管的两端面以及所述槽口的表面均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槽口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均设有密封条;

所述焚烧炉和所述塔本体与所述排气管的连通部均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管道,所述凸起管道与所述槽口相互配合设置。

为避免所述喷淋区排液口出现堵塞后导致所述喷淋区出现积液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液口的上方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清水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通设置,所述溢流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尾气区与所述喷淋区连通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所述焚烧炉与所述塔本体之间连通的排气管外侧套设集热管,在所述集热管靠近所述焚烧炉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在所述集热管靠近所述塔本体的一端设置出气口,由此可将所述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将所述集热管内的水加热并输出热水或蒸汽,以供苯酐制备过程中其他需要热能的步骤中使用,比如在对邻苯二甲酸原料进行溶解时需预热温度,对萘进行加热时等需要热能的步骤。使热能充分得到了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的情况。所述尾气经集热管进行换热冷却后,再经所述塔本体进行洗涤并达到大气排放标准,之后通过所述塔本体顶部的尾气排放口排出至所述塔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尾气区和喷淋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尾气区和喷淋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灰烬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的槽口结构示意图;

其中,1-焚烧炉,2-塔本体,3-排气管,4-集热管,5-进水口,6-出气口,7-尾气排放口,8-尾气区,9-喷淋区,10-排液口,11-清水池,12-泵,13-清水管道,14-喷淋管道,15-喷头,16-尾气口,17-阀门,18-出灰阀,19-灰烬管道,20-槽口,21-第一密封槽,22-第二密封槽,23-转接管,24-凸起管道,25-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1、塔本体2和排气管3,所述焚烧炉1通过排气管3与所述塔本体2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3的外部套设有集热管4,所述集热管4一端设有进水口5,另一端设有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设在靠近所述焚烧炉1的一端,所述出水口6设在靠近所述塔本体2的一端,所述塔本体2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7。

由于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约1000℃的焚烧温度,因此通过在所述焚烧炉与所述塔本体之间连通的排气管外侧套设集热管,在所述集热管靠近所述焚烧炉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在所述集热管靠近所述塔本体的一端设置出气口,由此可将所述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将所述集热管内的水加热并输出热水或蒸汽,以供苯酐制备过程中其他需要热能的步骤中使用,比如在对邻苯二甲酸原料进行溶解时需预热温度,对萘进行加热时等需要热能的步骤。使热能充分得到了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的情况。所述尾气经集热管进行换热冷却后,再经所述塔本体进行洗涤并达到大气排放标准,之后通过所述塔本体顶部的尾气排放口排出至所述塔本体。

由于苯酐在利用邻二甲苯进行高温汽化并催化氧化为苯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除空气外,还有顺酐、苯酐、柠糠酐、苯酞、苯甲酸、对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在对这些尾气进行焚烧后可减少部分有害气体。所述塔本体为吸收塔。

为了便于对所述尾气和喷淋进行分区,以便于尾气初次进行沉淀,之后再进入喷淋区进行清水喷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2所示,所述塔本体2设有尾气区8和喷淋区9,所述排气管3与所述尾气区8连通设置,所述尾气区8与所述喷淋区9连通设置,所述尾气区8设在所述喷淋区9的左侧。通过将所述塔本体设为尾气区和喷淋区,当所述焚烧炉产生的尾气通过排气管到达所述尾气区后进行初次沉淀,再进入所述喷淋区进行清水喷淋,以保证排出所述尾气排放口的尾气能够达到大气排放标准。由于尾气在所述尾气区滞留过程中,尾气中的微颗粒会在尾气区进行部分沉淀后落入所述尾气区的底部。

为便于将所述喷淋区内所喷淋的清水进行排出和收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2所示,所述喷淋区9的底部右侧设有排液口10,所述排液口10与清水池11连通,所述清水池11设有泵12,所述泵12通过清水管道13将清水抽入所述喷淋区9,所述喷淋区9的上方设有喷淋管道14,所述喷淋管道14上间隔设有多个喷头15,所述泵12通过所述清水管道13将清水池11内的清水引流至所述喷淋管道14,所述清水池11设在所述塔本体2的外侧。所述泵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抽出,并通过清水管道将清水引入所述塔本体内部,所述塔本体靠近所述尾气排放口的位置设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间隔设置的喷头15将所述清水由所述喷淋管道上喷出,并对下方的尾气进行清水洗涤,从而降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使尾气达到大气排放标准。所述清水由上方的喷头喷出后,低落到所述喷淋区的下方,再经所述喷淋区下方右侧的排液口10将清水排出,所述排液口10与所述清水池连通设置,即可使所述清水实现往复循环的喷淋和回收的目的。所述清水池内还可注入碱水,用于中和尾气的PH值,从而使尾气排放的PH值达到大气排放标准,并以此减少酸性物质排放至大气层,造成大气和环境污染的情况。

当所述尾气区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灰尘堆积,则需要停机进行保养清理,否则可能会导致排气管的堵塞,为能够保证不间断工作的同时,还能对所述排气管进行保养清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3和图5所示,所述尾气区8设为多个,且所述排气管3也设为多个,各所述排气管3均一一对应的与各所述尾气区8连通设置,所述焚烧炉1设有多个尾气口16,各所述尾气口16均一一与各所述排气管3对应连通设置,且各所述尾气口16均一一设有阀门17,各所述尾气区8均通过转接管23与所述喷淋区9连通设置。使用时,可打开一组所述尾气区对应的阀门17,此时打开的这一组排气管将焚烧炉所产生的尾气进行排出到对应连通的尾气区,并进行沉淀后再将尾气排入喷淋区进行洗涤喷淋工作。

当需要进行保养清理某一组排气管时,关闭需保养清理的改组排气管上所对应的阀门,同时将该组排气管拆卸并进行清理即可,由此可保证焚烧炉不需要关闭,并连续工作的目的。

为便于所述尾气区沉积的灰烬能够顺利排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4所示,所述尾气区8的底部设为圆锥形结构,且所述圆锥形结构的锥尖朝下设置,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通过灰烬管道19与所述清水池11连通设置,所述灰烬管道19靠近所述出灰口的位置设有出灰阀18。当需要对所述尾气区进行灰烬清理时,关闭所述尾气区所对应的阀门,同时打开出灰阀,即可将所述尾气区内的灰烬排入所述灰烬管道19内,经所述灰烬管道19可将灰烬排入所述清水池内,灰烬通过与所述清水池内的清水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其他化学物质以供人们使用。

为减少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尾气区和所述焚烧炉之间出现尾气泄露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5所示,所述排气管3的两端开口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20,所述排气管3的两端面以及所述槽口20的表面均设有第一密封槽21,所述槽口20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槽22,所述第一密封槽21和所述第二密封槽22均设有密封条;

所述焚烧炉1和所述塔本体2与所述排气管3的连通部均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管道24,所述凸起管道24与所述槽口20相互配合设置。使用时,将密封条套入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同时将所述排气管槽口对准所述凸起管道,并利用管道上所设置的法兰盘进行安装固定,即可保证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焚烧炉出气口和所述塔本体的尾气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气体泄露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为避免所述喷淋区排液口出现堵塞后导致所述喷淋区出现积液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2和图3所示,所述排液口10的上方设有溢流口25,所述溢流口25通过清水管道13与所述清水池11连通设置,所述溢流口25的高度低于所述尾气区8与所述喷淋区9连通位置。通过设置的溢流口,可有效减少当所述排液口出现堵塞或排液不及的情况时,造成清水倒流至所述尾气区的情况。保证所述喷淋区的排液顺畅排流的目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