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427发布日期:2019-02-11 00:0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



背景技术:

三维运动混合机是混合机的一种,该机用于制药、化工、食品、轻工、电子、机械、矿冶、国防工业以及科研单位的粉状、颗粒状物料的高均匀度混合。三维运动混合机在运行中,由于混合桶体具有多方向运转动作,使各种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加速了流动和扩散作用,同时避免了一般混合机因离心力作用所产生的物料比重偏析和积累现象,混合无死角,混合率达99.9%以上,是目前各种混合机中的一种较理想产品。

但是现有的三维运动混合机在进料或排料的时候,由于粉尘原料的抖动,很容易引起粉尘飞扬,这些粉尘不仅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粘附在机体或者地面上难以清洁,也会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这些四处飞扬的粉尘均是原料,如果不进行回收利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也不利于企业的盈利发展,这些问题都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该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针对原料粉尘飞扬的现象,特地增加了用于吸收原料粉尘的吸粉机,可以有效地将飞扬的原料粉尘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粉尘的不利影响的同时,更是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是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机体、混合缸、混合仓、第一传动杆、第一万向接头、以及第一U型夹、第二传动杆、第二万向接头、以及第二U型夹、以及驱动电机,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所述第一万向接头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右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U型夹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U型夹的两臂分别与所述混合缸的两侧壁铰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机体的右内侧壁,且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万向接头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右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夹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U型夹的两臂分别与所述混合缸的前后两端面铰接,所述混合仓固定于所述混合缸的内部,所述混合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混合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混合缸的顶壁以及底壁连通,所述混合仓的外壁与混合缸内壁之间配置为设备空腔,所述设备空腔内设有吸粉盒、负压吸粉机、第一吸粉管道、第二吸粉管道、以及排粉管,所述吸粉盒固定于所述混合仓的左侧壁上,所述负压吸粉机固定于所述吸粉盒内部,所述第一吸粉管道的下端口与所述吸粉盒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吸粉管道的上端口贯穿所述混合缸的顶壁延伸至所述混合缸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吸粉管道的上端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左上方,所述第二吸粉管道的上端口与所述吸粉盒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吸粉管道的下端口贯穿所述混合缸的底壁延伸至所述混合缸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吸粉管道的上端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左下方,所述吸粉盒的右侧壁通过排粉管与所述混合仓连通,所述排粉管延伸至所述混合仓内部,所述排粉管上固定有单通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混料网盒,所述混料网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混合仓左右两内侧壁上,所述混料网盒放置有多个混料球,所述混料球由钢线绕制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上均套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机体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机体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口上以及所述出料口上均枢接有防尘罩门,所述防尘罩门底部均固定有橡胶塞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缸的前端面上开设有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由防爆玻璃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配置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在三维运动上采用的是传统的主从动驱动结构,且在机体内部增设有设备空腔,该设备空腔里固定有吸粉盒,该吸粉盒可以对进料以及排料是飞扬起的粉尘原料有效地进行回收,不仅减少了粉尘原料对环境的污染,还有效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吸收之后粉尘会直接排放到混合仓内,这也大大节省了粉尘原料的回收利用的工序,节省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2、轴承,3、混合缸,4、第一传动杆,5、第二传动杆,6、混合仓,7、吸粉盒,8、轴承,11、驱动电机,31、设备空腔,32、透明窗,41、第一万向接头,42、第一U型夹,51、第二万向接头,52、第二U型夹,61、进料口,62、防尘罩门,63、出料口,64、橡胶塞块,65、混料盒,66、混料球,71、负压吸粉机,72、第一吸粉管道,73、第二吸粉管道,74、排粉管,75、单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机体1、混合缸3、混合仓6、第一传动杆4、第一万向接头41、以及第一U型夹42、第二传动杆5、第二万向接头51、以及第二U型夹52、以及驱动电机11,第一万向接头41的一端铰接于第一传动杆4的右端,另一端与第一U型夹42的中部铰接,第一U型夹42的两臂分别与混合缸3的两侧壁铰接,驱动电机11固定于机体1的右内侧壁,且第一传动杆4的一端贯穿机体1的内侧壁,与驱动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万向接头51的一端铰接于第二传动杆5的右端,另一端与第二U型夹52的中部铰接,第二U型夹52的两臂分别与混合缸3的前后两端面铰接,混合仓6固定于混合缸3的内部,混合仓6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1,混合仓6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3,进料口61、出料口63分别与混合缸3的顶壁以及底壁连通,混合仓6的外壁与混合缸3内壁之间配置,为设备空腔31,设备空腔31内设有吸粉盒7、负压吸粉机71、第一吸粉管道72、第二吸粉管道73、以及排粉管74,吸粉盒7固定于混合仓6的左侧壁上,负压吸粉机71固定于吸粉盒7内部,第一吸粉管道72的下端口与吸粉盒7的顶部连通,第一吸粉管道72的上端口贯穿混合缸3的顶壁延伸至混合缸3的外部,且第一吸粉管道72的上端口位于进料口61的左上方,第二吸粉管道73的上端口与吸粉盒7的底部连通,第二吸粉管道73的下端口贯穿混合缸3的底壁延伸至混合缸3的外部,且第二吸粉管道73的上端口位于出料口63的左下方,吸粉盒7的右侧壁通过排粉管74与混合仓6连通,排粉管74延伸至混合仓6内部,排粉管74上固定有单通阀75。该混合机的工作过程为,将需要混合的物料从进料口61放到混合缸3的混合仓6内,此时驱动电机11启动,驱动电机11驱动第一传动杆4转动,第一传动杆4将旋转动力经过第一万向接头41传送到第一U型夹42,第一U形夹42通过与混合缸3两侧壁铰接,则可以带动着混合缸3作旋转运动,混合缸3旋转起来后,从动架也会被带动起来转动,从动架则会带动第二传动杆5转动,第二传动杆5将旋转动力经过第二万向接头51传送到第二U型夹52,第二U型夹52其结构配置与第一U型夹42一样,但其铰接的侧壁为前后两侧壁,则可以带动混合缸3作旋转运动,此时混合缸3就会在主动架以及从动架的配合下作三维运动,混合好的物料再通过出料口63排放到回收装置上,而在进料和排料的过程中,由于物料为粉尘装,抖动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因此针对该现象,在混合机进行进料或者排料时,设备空腔31内吸粉盒7的负压吸粉机71便会开启负压吸粉工作,飞扬的粉尘在风机吸附的作用下,便会经由位于进料口61左上方的第一吸粉管道72以及出料口63左下方的第二吸粉管道73被吸收进吸粉盒7内,且同时该些原料粉尘会通过吸粉盒7底部的排粉管74排放到混合仓6内部,并且为了防止混合仓6内部的物料会倒吸到吸粉盒7内,在排风管74上固定有单通阀75,该单通阀75只能够单向开启,便于粉尘的排放以及避免物料的倒吸。

为了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进一步的,还包括混料网盒65,混料网盒6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混合仓6左右两内侧壁上,混料网盒65放置有多个混料球66,混料球66由钢线绕制而成。混料网盒65四周采用的是0.5mm直径大小的网格设置,这样有利于原料进入混料网盒65,同时在充分混合之后也能有足够的空间排出混料网盒65,原料进入混料网盒65之后,在混合缸3的三维运动下,原料会在混料网盒65内部的混料球66之间来回碰撞,这样便可以使得原料能充分混合。

为了减少传动杆与机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第一传动杆4与第二传动杆5上均套设有轴承2,两个轴承2分别位于第一传动杆4与机体1的连接处以及第二传动杆5与机体1的连接处。由于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都会与机体进行旋转摩擦,因此在他们的连接处设置了轴承,轴承可以两个传动轴转动,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为了避免混合工作时物料的粉尘飞扬,进一步的,进料口61上以及出料口63上均枢接有防尘罩门62,防尘罩门62底部均固定有橡胶塞块64。由于混合缸3在三维运动时,混合仓6内的物料会四处飞扬,为了避免粉尘从料口间隙中飞洒出来,在进料口61以及出料口63上均枢接有防尘罩门62,该防尘罩门62四周均作了平面抛光处理,表面处均没有可供粉尘吸附的坑洼,所以原料不能有效地粘附在防尘罩门62上,并且在防尘罩门62底部还固定有橡胶塞块64,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罩牢料口,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橡胶塞块64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更有效的塞满料口,减少料口的间隙,保证了混合仓6内的原料粉尘不会飞洒到外面。

为了方便使用者观察物料情况,进一步的,混合缸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透明窗32,透明窗32由防爆玻璃制成。通过透明窗32可以观察到混料缸3内物料混合的情况,而不需再打开混料缸3来确认,减少了多次开缸的麻烦,通过这里采用防爆玻璃来制作透明窗32,可以防止透明窗32被物料击破,使其更加耐用。

为了使得混料缸可以均匀稳定地作三维运动,进一步的,驱动电机11配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因此这里采用步进电机可以使混料缸可以稳定地转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