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反渗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8102发布日期:2019-04-16 23: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反渗透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反渗透器。



背景技术: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现有的反渗透器,可减少反渗透膜的更换频率,降低运行成本。另外,在清洗反渗透器的时候,如果清洗效果不佳,在潮湿的情况下,粘附的杂质会影响反渗透膜的有效寿命。现有的渗透器仍然存在着清洗效率不够高且效果不够好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效反渗透器;该反渗透器具有清洗效率高且清洗效果好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反渗透器,包括壳体、旋转框、定位凸块、定位销、风机、电机以及加热箱;

所述旋转框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旋转框内壁固定有反渗透膜;

所述旋转框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

所述第一旋转轴贯穿所述壳体的顶壁,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定位凸块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所述定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

所述定位凸块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二旋转轴贯穿所述壳体的底壁且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箱通过导风管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连通;

所述加热箱内固定有加热器;

所述风机固定于所述加热箱的右侧壁,且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箱的右侧壁连通;

所述导风管内固定有第一控制阀;

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有水泵以及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水泵的上方;

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固定有第三控制阀;

所述壳体的左侧壁连通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固定有第四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导风管内固定有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上固定有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杀菌器;

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上方。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均固定有保温层。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

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壳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所述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轴承;

所述轴承嵌于所述壳体的顶壁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有反渗透膜的旋转框、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加热箱、风机、定位凸块以及定位销,清洗壳体内的杂质时,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框将粘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通过离心作用除去,同时利用通过加热箱的热风吹动与烘干壳体内部,从而提高清理效率以及延长反渗透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效反渗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效反渗透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旋转框;20、反渗透膜;21、第一旋转轴;211、第一定位孔; 22、第二旋转轴;23、第一密封圈;24、第二密封圈;25、轴承;3、定位凸块;31、第二定位孔;4、定位销;5、风机;6、电机;7、加热箱;71、加热器;8、导风管;81、第一控制阀;82、过滤网;9、进水管;91、水泵;92、第二控制阀;10、出水管;101、第三控制阀;11、排渣管;111、第四控制阀;12、紫外线杀菌器;13、保温层;1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反渗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反渗透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3以及图4所示,一种高效反渗透器,包括壳体1、旋转框2、定位凸块3、定位销4、风机 5、电机6以及加热箱7;旋转框2位于壳体1的内部;旋转框2内壁固定有反渗透膜20;旋转框2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旋转轴21以及第二旋转轴 22;第一旋转轴21贯穿壳体1的顶壁,且第一旋转轴21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211,且第一定位孔211位于壳体1的外部;定位凸块3固定于壳体1的顶部,且定位凸块3位于第一旋转轴21的右侧;定位凸块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1;定位销4穿过第一定位孔211以及第二定位孔31;电机6位于壳体1的下方,第二旋转轴22贯穿壳体1的底壁且与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加热箱7 通过导风管8与壳体1的右侧壁连通;加热箱7内固定有加热器71;风机5固定于加热箱7的右侧壁,且风机5的输出端与加热箱7的右侧壁连通;导风管8 内固定有第一控制阀81;壳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上固定有水泵91以及第二控制阀92;第二控制阀92位于水泵91的上方;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上固定有第三控制阀101;壳体1的左侧壁连通有排渣管11,排渣管11上固定有第四控制阀111。加热器71可选取SRZ型空气加热器,便于安装,结构紧密,且可用于干燥。如没特殊说明,以上所述的固定连接均可选取焊接的连接方式。

该反渗透器通过进水管9通水进入壳体1内,打开第二控制阀92以及水泵 91,由水泵91提供水压,打开出水管10上的第三控制阀101,反渗透膜20左侧的水压明显强于反渗透膜右侧的水压,实现反渗透效果。当过滤后,关闭第二控制阀92,打开排渣管11上的第四控制阀以及打开导风管8上的第一控制阀 82,启动电机6使得旋转框2转动,使得粘附反渗透膜20上的杂质因离心作用脱离。另外,启动加热箱7内的加热器71以及风机5,风机5的输出端朝向加热箱7内部,从而风机5输出的风经过加热器71后通过导风管8进入壳体1内部,从而实现烘干壳体1内部且能吹动杂质从排渣管11排出,避免反渗透膜粘附杂质以及潮湿过久损坏,同时利用旋转框2的离心运动以及热风吹动大大提高清洁效率以及清洁效果。

可选地,导风管8内固定有过滤网82。清洗时,设置过滤网82防止杂质伴随气流进入壳体1内,过滤网82的目数可选取500目以上。

可选地,进水管9上固定有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杀菌器12;紫外线杀菌器12 位于第二控制阀92上方。设置紫外线杀菌器12提前对水进行杀菌处理。

可选地,壳体1的内壁均固定有保温层13。设置保温层13,当使用加热器7以及风机5时烘干清洁壳体1内部时,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烘干效果。保温层13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它具有闭孔结构,吸水性小,有优良的抗水性,密度小且缓冲性能优异。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3以及第二密封圈24;第一密封圈23套设在第一旋转轴21上,且第一密封圈23固定在壳体1的顶壁上;第二密封圈24套设在第二旋转轴22上,且第二密封圈24固定在壳体1的底壁上。设置第一密封圈23防止第一旋转轴21转动时壳体1内部的水分泄漏。第二密封圈24防止第二旋转轴22转动时壳体1内部的水分泄漏。第一密封圈23以及第二密封圈 24均可选取SIL硅橡胶密封圈,该密封圈具有极佳的耐热、耐寒、耐臭氧、耐大气老化性能。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壳体1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 固定在壳体1的内顶壁上,且温度传感器14贯穿保温层13。设置温度传感器 14用于检测壳体1内部的温度,便于控制烘干温度。

可选地,第一旋转轴21上套设有轴承25;轴承25嵌于壳体1的顶壁内。设置转轴25提高第一旋转轴21的旋转精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