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8448发布日期:2019-04-16 23:3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疫苗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由于可溶性纯化蛋白质疫苗或蛋白质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激活作用较弱,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因此通常在疫苗制剂中加入佐剂。白油佐剂是在动物用灭活疫苗中使用较广的佐剂,其作用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杀菌能力。注入动物机体的白油佐剂能够延缓免疫原在机体内的存留时间,使之持续缓慢释放,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应答的效果。

由于白油是油相物质而免疫原是水相物质,因此为保证免疫原与白油的相融,需要在白油佐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对原料白油进行乳化。这一过程需要将表面活性剂与白油充分搅拌混合,同时佐以合适的热量。白油原料带有一定的运动粘度,常规的搅拌器不能使白油与活性剂充分混合,降低了白油佐剂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会降低白油佐剂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以实现白油与添加剂的高效搅拌混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包括:箱体、支座、主搅拌器、传动装置和辅搅拌器;所述箱体为顶部开口且底部呈半球形的圆柱形筒体,所述支座包括固定圈和支腿,所述固定圈套装在箱体腰部,支腿与固定圈相连,用于支撑整个装置;在箱体的侧面设有原料管和配料管,原料管与配料管对称布置,在箱体的底部中心还设有出料管;在原料管、配料管和出料管中均设有阀门;

所述传动装置置于箱体顶部,传动装置包括上挡板、内啮合齿环、下挡环和传动齿;所述下挡环的下端面与箱体顶部相固接,齿环与下挡环的上端面相固接,齿环与下挡环同轴放置,所述传动齿置于齿环内部并与齿环啮合,所述上挡板置于齿环顶部;

所述主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传动轴、主动齿、挡片和主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置于上挡板顶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于上挡板圆心处穿过上挡板并伸入箱体内部,在传动轴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主动齿、挡片和主搅拌桨;所述主动齿与传动轴同心设置,主动齿与传动齿相啮合;所述挡片与下挡环同水平线放置;

所述辅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辅搅拌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传动齿圆心相连,另一端伸入箱体内部,在搅拌轴上设有辅搅拌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共有两个或四个,各传动齿均匀分布在主动齿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为主动齿:传动齿:齿环=11:4:3或16:7:2。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加热器均匀分布在箱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和传动轴采用过盈配合且通过花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桨为六根弧形搅拌叶构成的纺梭形结构,主搅拌桨上任意搅拌叶的截面均为纺梭形。

进一步的,所述辅搅拌桨包括圆形桨片和圆杆,所述圆杆置与桨片的圆心位置,圆杆与桨片垂直,所述桨片的轴线与搅拌轴垂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设有主搅拌器和辅搅拌器,能提升原料白油与添加剂的混合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装置使得多个搅拌轴同步工作,且不同类型的搅拌轴具有不同的搅拌速度及搅拌规律,能有效提升装置内物料的混合质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搅拌器对具有一定粘度的流体介质能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其整体形状和单个搅拌叶的截面形状均符合流体力学,使本装置的搅拌效果得以提升。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辅搅拌器能配合主搅拌器在箱体内部形成乱流,使白油原料与添加剂快速结合,与此同时辅搅拌器无需额外动力源,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三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切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传动装置出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搅拌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1-原料管;12-配料管;13-出料管;2-支座;21-固定圈;22-支腿;31-搅拌电机;32-传动轴;33-主动齿;34-花键;35-挡片;36-搅拌叶;41-上挡板;42-齿环;43-下挡环;44-传动齿;51-搅拌轴;52-桨片;53-圆杆;6-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包括:箱体1、支座2、主搅拌器、传动装置、和辅搅拌器。如图1所示,箱体1为顶部开口且底部呈半球形的圆柱形筒体,支座2包括固定圈21和支腿22,固定圈21套装在箱体1腰部,支腿22与固定圈21相连。在箱体1的侧面设有原料管11和配料管12,原料管11与配料管12对称布置,在箱体1的底部中心还设有出料管13。在箱体1的内部设有加热器6,加热器6共有四个,四个加热器6均匀分布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

在料管11、配料管12和出料管13中均设有阀门,该阀门选用关断阀,用于控制各管道的开启或关闭。在进料阶段,原料管11和配料管12中的阀门开启,原料白油和各类添加剂进入箱体1内部;开始工作时,原料管11、配料管12和出料管13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避免箱体1内部的物料外泄,加热器6开启以保持箱体内部的温度;搅拌工作完成后,开启出料管13中的阀门,将成品白油佐剂导出箱体1。

本实用新型对白油佐剂的搅拌操作是依靠主搅拌器、传动装置和辅搅拌器的配合实现的。图2和图3为本实施例不同角度的剖切示意图,用以示意箱体1的内部结构,图4位主搅拌器示意图,用以示意主搅拌器结构。

传动装置置于箱体1顶部,传动装置包括上挡板41、内啮合齿环42、下挡环43和传动齿44;下挡环43的下端面与箱体1顶部相固接,齿环42与下挡环43的上端面相固接,上挡板41置于齿环42顶部。主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31、传动轴32、主动齿33、挡片35和主搅拌桨,搅拌电机31置于上挡板41顶部,传动轴32的一端与搅拌电机31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于上挡板41圆心处穿过上挡板41并伸入箱体1内部,在传动轴32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主动齿33、挡片35和主搅拌桨,挡片35与下档环同水平线放置。辅搅拌器包括搅拌轴51和辅搅拌桨,搅拌轴51的一端与传动齿44圆心相连,另一端伸入箱体1内部,在搅拌轴51上设有辅搅拌桨。

其中,齿环42与下挡环43同轴放置,主动齿33、传动齿44和齿环4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主动齿33与齿环42同心,传动齿44分别与主动齿33及齿环42啮合,传动装置中的上挡板41和下挡环43对齿环42进行固定。

优选的,主动齿33和传动轴32采用过盈配合且通过花键34相连。

由于本装置仅设有一个动力源——搅拌电机31,因此主动齿33与传动轴32的连接部位会承受较大的转动力矩,采用花键连接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提升本装置的可靠性。

当搅拌电机31开始工作时,电机产生的旋转动能通过输出轴传递到传动轴32上,置于传动轴32上的主动齿33即开始转动。由于传动齿44与主动齿33啮合,所以传动齿44会进行与主动齿33旋向相反的转动,与此同时传动齿44还会沿齿环42进行以主动齿33为轴的圆周运动。

即主搅拌桨在带动箱体1内部物料进行顺时针转动时,辅搅拌桨会同步进行逆时针的自转和绕主动齿33的顺时针公转。现有技术中,制备白油佐剂的原料白油通常为7号或10号白油,该物料带有一定的运动粘度,在物料进行绕主搅拌桨转动时会形成一个整体,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辅搅拌桨将这个整体分割开来,同时借助自转运动对物料做进一步的打散,能够显著提升原料白油与添加剂的混合效率。

下面对上述方案进行效果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通过主搅拌器、传动装置和辅搅拌器的配合,提升了原料白油与添加剂的混合效率,缩短了工作周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传动齿44可以是两个或四个,各传动齿44均匀分布在主动齿33周围;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为主动齿33:传动齿44:齿环42=11:4:3或16:7:2。

传动齿44的数目决定了辅搅拌器的数目,当本装置的处理量较大或原料白油粘度较高时,应选择使用四个传动齿44来强化搅拌效果,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候,可选用两个传动齿44来降低能耗。

通过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能体现本实施例中各个搅拌设备的转动速度。示例性的,当采用传动比11:4:3时,搅拌电机31的初始转速设定为1100转/分钟,则主动齿33带动主搅拌桨的转动速度为1100转/分钟,传动齿44受主动齿33的驱动,其自转转速为825转/分钟,即辅搅拌桨的自转速度为825转/分钟,传动齿33绕主动齿33的公转速度为300转/分钟,即辅搅拌桨绕主搅拌桨的公转速度为330转/分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主搅拌桨为六根弧形搅拌叶36构成的纺梭形结构,主搅拌桨上任意搅拌叶36的截面均为纺梭形;辅搅拌桨包括圆形桨片52和圆杆53,圆杆53置与桨片52的圆心位置,圆杆53与桨片52垂直,桨片52的轴线与搅拌轴51垂直。

在本装置的所有搅拌设备中,主搅拌桨的转速最高,为降低其桨身承受的阻力,主搅拌桨采用阻力较小的纺梭形设计,该纺梭由六根搅拌叶36构成,其内部留有空隙,接触主搅拌桨的物料在经过该空隙时会被打散,使物料在进行规律性整体旋转的同时产生内部乱流,增强了搅拌效果。

辅搅拌桨的桨片52能在搅拌轴51旋转时带动周围物料进行旋转,强化了辅搅拌器的影响范围,而与桨片52垂直的圆杆53能强化桨片52的力学性能,避免桨片52因阻力载荷过大产生损坏。

下面结合上述全部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效果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油佐剂搅拌装置,其内部多根搅拌设备形成差速转动,能更好的对原料白油和添加剂进行混合;主搅拌桨和辅搅拌桨的形状设计在降低桨身所受阻力的同时强化了搅拌效果,不仅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还提升了搅拌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器可选用Quail公司的发热管,阀门可选用口径合适的球阀或蝶阀,上述设备的组成和连接为大众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