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176发布日期:2019-03-22 20:2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搅拌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拉丁文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用油茶生产油茶软膏的过程中,现有的搅拌技术中搅拌棒与桨叶多为一体式机构,而在长时间工作后,桨叶难免存在磨损,或折断的情况,如此,便需要对该整体进行更换,造成高额的维修费用,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搅拌机构中必须存在的机构便是电机,而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震动,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震动效果对机体的影响逐渐加强,往往导致机件连接松散甚至单个构件因震动损坏,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搅拌机工作时成品多为糊状物,搅拌棒和桨叶在容器内部长时间工作后,会导致搅拌棒上沾染很多成品残余物,造成搅拌棒和桨叶的污浊,需要清洗,而多数搅拌棒安装于容器内部,清洗极为不便,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包括缸体、端盖、支撑板、电机和桨叶,所述缸体右端面上侧通过连接轴可转动连接有端盖,所述缸体右端中部上侧开设有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所述缸体右端位于上限位孔上侧可拆卸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缸体下端焊接有减震装置,所述支撑板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电机左端和右端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与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螺纹连接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通过通孔进入支撑板下端,所述搅拌棒上通过固定座安装有桨叶,所述固定座焊接于搅拌棒上,所述搅拌棒下端螺纹连接有预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端焊接有两个拉环,所述拉环关于电机中心轴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桨叶有三组,且每组桨叶关于搅拌棒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槽内限位孔,所述桨叶上开设有桨叶限位孔,所述桨叶镶嵌连接于限位槽内,所述槽内限位孔与桨叶限位孔沿竖直方向对齐,所述槽内限位孔与桨叶限位孔内镶嵌连接有卡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缸体下端焊接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前端螺纹连接有旋转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限位孔内镶嵌连接有上限位板,所述下限位孔内镶嵌连接有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右端下侧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与下限位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内侧通过复位弹簧与缸体连接,所述上限位板、下限位板、连接块和复位弹簧均设置有两组,且关于缸体中心轴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垫块、垫片、支柱和减震弹簧柱,所述垫块焊接于缸体下端,所述垫块与减震弹簧柱之间压紧连接有垫片,所述减震弹簧柱下端铆接有支柱,所述支柱下端与底座焊接固定,所述垫块、垫片、减震弹簧柱和支柱均设置有两组,且关于缸体中心轴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中的垫片、减震弹簧柱和底座可缓冲因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整体机构的冲击,使得整体机构在趋于平稳的环境下工作,保证了设备的良好使用环境,从而实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2)、该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中设置的上限位板、下限位板和复位弹簧,可以在工作时限制支撑板的位置,在使用后,搅拌棒以及桨叶需要清洗的时候,向外拉连接块,并通过拉环将限位板及搅拌棒和桨叶拿出,便于清洗。

(3)、该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中的固定座安装桨叶,通过卡销、槽内限位孔和桨叶限位孔的组合机构,实现了可对桨叶的可更换效果,相较于以往的搅拌棒与桨叶为整体式机构,损坏就得更换整体,节约了维修成本。

(4)、该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中的缸体的凹形结构和缸体下端安装的出料阀结构,可以在搅拌完成后,通过旋转出料阀前端的旋转手柄打开出料阀,快速将成品移出容器,进行下一步加工工艺,相较于其它搅拌机构,需要将缸体内的成品倾倒出来,节约了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内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桨叶内部剖视图。

图中:端盖1、拉环2、支撑板3、通孔4、搅拌棒5、固定座6、垫块7、垫片8、减震弹簧柱9、底座10、电机11、固定块12、连接轴13、螺栓14、缸体15、出料阀16、旋转手柄17、预紧螺母18、支柱19、上限位孔20、上限位板21、复位弹簧22、连接块23、卡销24、桨叶25、限位槽26、槽内限位孔27、减震装置28、下限位孔29、桨叶限位孔30、控制开关31、进料口32、下限位板3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包括缸体15、端盖1、支撑板3、电机11和桨叶25,缸体15右端面上侧通过连接轴13可转动连接有端盖1,缸体15右端中部上侧开设有上限位孔20和下限位孔29,缸体15右端面位于上限位孔20上侧可拆卸安装有控制开关31,缸体15下端焊接有减震装置28,支撑板3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4,电机11左端和右端均焊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通过螺栓14与支撑板3连接固定,电机型号为Y80M1型电机,电机11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31电性连接,电机11的输出轴下端螺纹连接有搅拌棒5,搅拌棒5通过通孔4进入支撑板3下端,搅拌棒5上通过固定座6安装有桨叶25,所述固定座6焊接于搅拌棒5上,搅拌棒5下端螺纹连接有预紧螺母18。

其中,支撑板3上端焊接有两个拉环2,拉环2关于电机11中心轴对称分布,便于安装支撑板3和取出支撑板3。

其中,桨叶25有三组,且每组桨叶25关于搅拌棒5对称分布,三组桨叶25的搅拌可在同等转速的情况下起到显著的搅拌效果,从而实现减少搅拌时间的效果。

其中,固定座6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26,固定座6内开设有槽内限位孔27,桨叶25上开设有桨叶限位孔30,桨叶25镶嵌连接于限位槽26内,槽内限位孔27与桨叶限位孔30沿竖直方向对齐,槽内限位孔27与桨叶限位孔30内镶嵌连接有卡销24。

其中,缸体15下端焊接有出料阀16,出料阀16前端螺纹连接有旋转手柄17,利用缸体15的凹形结构和缸体15下端安装的出料阀16结构,可以在搅拌完成后,通过旋转出料阀16前端的旋转手柄17打开出料阀16,快速将成品移出容器,进行下一步加工工艺,相较于其它搅拌机构,需要将容器内成品倾倒出来,节约了加工时间。

其中,上限位孔20内镶嵌连接有上限位板21,下限位孔29内镶嵌连接有下限位板33,上限位板21右端下侧焊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下端与下限位板33焊接固定,连接块23内侧通过复位弹簧22与缸体15连接,上限位板21、下限位板33、连接块23和复位弹簧22均设置有两组,且关于缸体15中心轴对称分布。

其中,减震装置28包括底座10、垫块7、垫片8、支柱19和减震弹簧柱9,垫块7焊接于缸体15下端,垫块7与减震弹簧柱9之间压紧连接有垫片8,减震弹簧柱9下端铆接有支柱19,支柱19下端与底座10焊接固定,垫块7、垫片8、减震弹簧柱9和支柱19均设置有两组,且关于缸体15中心轴对称分布。

工作原理: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将缸体15放置于工作地点,打开端盖1,将带有电机11的支撑板3放入缸体15利用上限位板21内侧的楔形块,可轻松将其压入上限位板21与下限位板33之间,并在支撑板4压入后,通过复位弹簧22使得上限位板21与下限位板33复位,实现对支撑板3的限位效果,从进料口32处放入原料,接通电源,打开控制开关31使得电机11工作,带动搅拌棒5以及桨叶25转动从而达到搅拌的效果,搅拌工作结束后,关闭控制开关31,电机11停止工作,通过旋转出料阀16前端的手柄17将成品回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搅拌棒5以及桨叶25需要清理时,向外拉连接块23,并通过拉环2将支撑板3及搅拌棒5和桨叶25拿出,用于清洗,通过卡销24、槽内限位孔27和桨叶限位孔30的组合机构,在桨叶25长时间工作而损坏时,可将卡销24从槽内限位孔27和桨叶限位孔30中拔出,再将桨叶25从限位槽26中拔出,更换新的桨叶25实现了可对桨叶25的可更换效果,相较于以往的搅拌棒5与桨叶25为整体式机构,损坏就得更换整体,节约了维修成本。这就是该用于制备茶油软膏的搅拌装置的使用方法,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