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431发布日期:2019-05-15 23:2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属于除尘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人造板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颗粒物允许排放浓度为150mg/m³,该标准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技术水平制定,目前已经明显落后。

现有环境部门规定人造板不同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制定的颗粒物排放限制为10-20mg/m³(施胶后干燥及其混合工艺尾气执行10mg/m³),同时规定了环境敏感地区特别排放限值5-10mg/m³(施胶后干燥及其混合工艺尾气执行5mg/m³)。

面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升级的现实,常规的离心力除尘、过滤除尘等除尘装置无法直接实现≤10mg/m³的超低排放要求,布袋除尘由于对高温、高相对湿度、高粘度粉尘较难处理,且防火安全性较差,使用场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喷雾除尘装置以及湿电除尘装置,所述塔体左端设有烟气进口,所述塔体上端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喷雾除尘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气流分布板、第一喷淋装置以及除雾器,所述气流分布板下方设有废水回收箱,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气流分布板以及废水回收箱之间,所述废水回收箱上设有溢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湿电除尘装置包括阳极管、阴极线以及第二喷淋装置,所述阳极管的上、下两端与塔体相连,每根阴极线均对应穿过一根阳极管,阴极线通过悬空吊挂与塔体相连,所述阳极管以及阴极线上方设有第二喷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道、水箱、泵以及喷淋头,所述水箱通过泵与喷淋管道相连,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喷淋头。第二喷淋装置与第一喷淋装置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淋头的数量为至少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流分布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端设有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一通孔上端设有第二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至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两端倾斜设有第二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30-1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分流孔为矩形分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分流孔包括第三分流孔以及第四分流孔,所述第三分流孔上端设有第四分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分流孔为梯形分流孔,所述第四分流孔为矩形分流孔。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过量的液体喷雾除尘实现颗粒物预脱除、改善颗粒物荷电性能、并使烟气降温增湿达到过饱和状态;作为湿电除尘装置的预处理环节,喷雾除尘装置降低烟气含尘浓度,调节烟气温度和湿度,提高粉尘颗粒物比电阻。

本实用新型将喷雾除尘装置以及湿电除尘装置串联组合使用,实现对液态或固态粒子和气相污染物的分级处理和高效脱除。

本实用新型将喷雾除尘装置、湿电除尘装置和烟囱组合在一起,节约空间、节省投资、降低烟气系统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流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烟气进口,3、烟气出口,4、气流分布板,5、除雾器,6、废水回收箱,7、溢流槽,8、阳极管,9、阴极线,10、喷淋管道,11、喷淋头,12、第一通孔,13、第一分流孔,14、第二分流孔,15、第一挡板,16、第二通孔,17、第二挡板,18、第三分流孔,19、第四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用于分离尾气中细颗粒物粉尘的二次除尘设备,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喷雾除尘装置以及湿电除尘装置,所述塔体1左端设有烟气进口2,所述塔体1上端设有烟气出口3,所述喷雾除尘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气流分布板4、第一喷淋装置以及除雾器5,所述气流分布板4下方设有废水回收箱6,所述烟气进口2设置在气流分布板4以及废水回收箱6之间,所述废水回收箱6上设有溢流槽7。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湿电除尘装置包括阳极管8、阴极线9以及第二喷淋装置,所述阳极管8的上、下两端与塔体1相连,每根阴极线9均对应穿过一根阳极管8,阴极线9通过悬空吊挂与塔体1相连,所述阳极管8以及阴极线9上方设有第二喷淋装置。

其余结构特点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道10、水箱、泵以及喷淋头11,所述水箱通过泵与喷淋管道10相连,所述喷淋管道10上设有喷淋头11,所述喷淋头11的数量为至少2个。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流分布板4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间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下端设有第一分流孔13,所述第一通孔12上端设有第二分流孔14,所述第二分流孔14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的数量为至2个;所述第二分流孔14为矩形分流孔。第一分流孔13以及第二分流孔14可以对气体进行均匀的分流,从而增大了烟气与喷淋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烟气除尘的效率。

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15以及第二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5两端倾斜设有第二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5以及第二挡板17之间的钝角夹角为130-160°,可以使气体分流的更加均匀。

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分流孔13包括第三分流孔18以及第四分流孔19,所述第三分流孔18上端设有第四分流孔19,所述第三分流孔18为梯形分流孔,所述第四分流孔19为矩形分流孔,可以使气体分流的更加均匀。

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所述的技术特征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成新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行工作时,将含尘气体首先进入喷雾除尘装置:将烟气经过烟气进口2进入塔体1内,然后向上流经过气流分布板4,使得含尘烟气流场均匀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收尘效率。含尘烟气随后与第一喷淋装置的过量喷淋浆液充分接触,喷淋洗涤收尘后的浆液下落至塔体1底部的废水回收箱6,废水回收箱6内的浆液经气浮、过滤、脱渣处理后循环使用。

喷雾除尘装置喷淋过程在预收尘的同时,使得雾滴及水蒸气包裹在灰尘颗粒的外部形成低电阻通道,改善了超细颗粒物的荷电性能,趋近速度提高,气溶胶形式的颗粒物在惯性力作用下凝并放大。

经过预处理的含尘气体进入主处理单元:含尘烟气进入湿电除尘装置,粉尘颗粒物通过电离的空气进行荷电,然后在阳极管8、阴极线9之间的电场中定向运动。之后再由位于阳极管8、阴极线9上方的第二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冲洗清灰,收集的含尘液体直接落入废水回收箱6内。

本实用新型将含尘烟气首先经过喷雾除尘装置,实现预除尘、降温调质的作用,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饱和湿烟气进入湿电除尘装置进行深度净化,高效去除颗粒物、PM2.5、雾滴、气溶胶、VOCs等。

本实用新型有效除去了高温、高湿、高比电阻、易燃易爆的细颗粒物粉尘,将颗粒物排放浓度从150mg/m³降低至10mg/m³,实现超低排放。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