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剂喷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894发布日期:2019-04-16 23:3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除臭剂喷洒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臭剂喷洒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的数量急剧增加,我国每年垃圾产量多达2亿吨,其中约半数是生活有机垃圾,其堆放不仅占用、污染土地,更主要的是会在发酵后产生大量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的恶臭气体,不仅让环卫工人难以忍受,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垃圾站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主要是通过除臭设备向臭源喷洒除臭剂来抑制恶臭气体的产生,然而现有除臭设备中,其喷洒机构固定设置,不能灵活应对臭源位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除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灵活调整喷洒位置的除臭剂喷洒机构。

一种除臭剂喷洒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喷嘴、固定设置的输入件、以及活动设置的输出件,所述输入件上形成有入口与出口,所述入口用于输入除臭剂,所述输出件与电机传动连接,输出件上形成有对应输入件的出口的输出口,所述喷嘴与输出件的输出口相连。

较佳地,所述输出件环套输入件,所述电机驱动输出件并带动喷嘴转动。

较佳地,所述电机与输出件之间为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条传动。

较佳地,所述输入件为中空管,所述入口、出口贯穿输入件的壁面,其中入口形成于输入件的顶端,出口形成于输入件的底端,所述出口为多个,沿输入件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输出件为底端封闭的桶状,所述输出口贯穿输出件的侧壁。

较佳地,所述输出件、输入件之间设置有轴承。

较佳地,输入件的外壁面上形成有环槽,所述输出件的内壁面形成有环缘,所述轴承设置于环槽上,所述环缘钩挂于轴承上。

较佳地,所述输出件由上管与下管连接而成,所述输出口位于下管上,所述上管、下管、输入件的界面处设置有密封件。

较佳地,所述输出件设置于输入件的一侧,所述电机驱动输出件移动,输出件的输出口与输入件的出口之间连接有伸缩管。

较佳地,所述电机与输出件之间为蜗轮蜗杆传动或齿轮齿条传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除臭剂喷洒机构通过电机驱动输出件,带动喷嘴转动和/或移动,灵活地调整喷嘴的位置以及角度,从而使得除臭剂可以全面覆盖臭源,有效提升除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除臭剂喷洒机构的除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除臭装置的原理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臭剂喷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喷洒机构的输入件与输出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除臭剂喷洒机构用于喷洒除臭剂,通常应用于垃圾站、垃圾转运车等的除臭作业,消除垃圾发酵产生的恶臭。如图1-2所示为应用为本实用新型除臭剂喷洒机构30的除臭装置的示意图,所述除臭装置还包括混合机构10、输送机构20、以及控制器40。其中,所述混合机构10用于配置形成特定浓度的除臭剂;输送机构20则将除臭剂输送至喷洒机构30进行喷洒除臭;所述控制器40自动协调混合机构10、输送机构20、喷洒机构30的运行,使得整个装置的运行自动化。所述混合机构10、输送机构20、喷洒机构3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以进行除臭剂的输送;所述控制器40与混合机构10、输送机构20、喷洒机构30之间通过导线、信号线等进行连接,以进行电气传输。

所述混合机构10包括水源11、除臭剂箱13、以及混合箱15,所述水源11、除臭剂箱13分别通过管道与混合箱15连接。所述水源11与混合箱15之间设有第一开关17,控制水源11与混合箱15之间的管道的连通;所述除臭剂箱13内为高浓度除臭剂,其与混合箱15之间设有第一泵19,所述第一泵19将高浓度除臭剂泵至混合箱15,与水按比例相混合形成低浓度除臭剂。所述输送机构20包括气力输送器21、以及空气压缩机23。所述气力输送器21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23连接、进料口与混合箱15连接、排出口与喷洒机构30连接。所述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23之间设有第二开关25,控制空气压缩机23与进气口的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混合箱15之间设有第二泵27,将与水混合后的低浓度除臭剂泵至进料口。通过气力输送器21,压缩空气将除臭剂雾化,使其喷洒更均匀、扩散更为快速。所述第一开关17、第二开关25、第一泵19、第二泵27与控制器40连接,根据控制器40的信号自动启动或关闭。

如图3所示,所述喷洒机构30包括输入件31、输出件33、喷嘴35、以及电机37。所述输入件31与气力输送器21的排出口连接,雾化的除臭剂由输入件31进入喷洒机构30。所述输出件33与喷嘴35连接,除臭剂由输出件33进入喷嘴35并最终向外喷洒,净化除臭。所述电机37与输出件33传动连接,带动输出件33以及喷嘴35运动,改变喷嘴35喷洒的位置或角度。所述电机37可以是减速电机、伺服电机等,优选地其与控制器40连接,根据控制器40的信号自动启动或关闭。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件33与电机37通过皮带轮39传动连接,在电机37的驱动下带动喷嘴35转动,使得喷嘴35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朝向各个方向喷洒除臭剂。应当理解地,所述输出件33与电机37之间不限于皮带传动,也可以是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件31为固定的中空管体,其与电机37均固定连接于一安装板50上,输入件31位于电机37的一侧。所述输入件31与安装板5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为一体,也可以通过螺合、卡合、等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入件31的管壁上形成有贯穿的入口312与出口314,其中所述入口312靠近输入件31的顶端设置、出口314则靠近输入件31的底端设置。所述入口312通过管道等与气力输送器21的排出口相连,除臭剂由入口312进入输入件31,沿输入件31自上向下流动,最终由其出口314向外流出。较佳地,所述出口314为多个,沿输入件3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输出件33为底端封闭、顶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输入件31由输出件33的顶端向下插入至输出件33内。所述输出件33的顶端略低于输入件31上的入口312,以方便输出件33的入口312与管道的连接。所述输出件33在靠近其底端位置上形成有贯穿其侧壁的输出口332。所述喷嘴35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输出口332,本实施例中喷嘴35通过管道连接至输出口332。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口332正对输入件31的出口314,以方便除臭剂向外流出至喷嘴35向外喷洒。

较佳地,所述输入件31与输出件33之间设置有轴承32,减小输出件33转动时的摩擦。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32为2个,分别设置于输入件31的上、下两端,所述两个轴承32优选地为圆锥滚子轴承,共同构成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输出件33的顶端、底端的内壁面分别向内凸出形成有环缘334,所述输入件31靠近其顶端、底端的外壁面分别内凹形成有环槽316,所述环缘334与对应的环槽316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所述每一轴承32在径向上夹置于输入件31与输出件33之间、在轴向山夹置于对应的环槽316与环缘334之间。其中,底端的轴承32的底面定位于输出件33底端的环缘334上,有效减小与输出件33的接触减小磨损;顶端的轴承32的底面定位于输入件31顶端的环槽316上,输出件33顶端的环缘334钩挂在轴承32的顶面上,如此将输出件33安装定位,可转动地套设于输入件3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件33由上管336、下管338两部分相连接构成,其中上管336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凹槽339,用于安装皮带轮39,在电机37的驱动下转动。所述下管338通过螺钉等与上管336相连,随上管336同步转动。所述上管336、下管338的界面位于输入件31的出口314之上,所述输出口332形成于下管338上。较佳地,所述上管336、下管338、输入件3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8,避免由输入件31的出口314流出的除臭剂向外渗漏。以上以电机37驱动喷嘴35转动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1可以通过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与输出件33传动连接,如此电机37的转动转化为输出件33的移动。此时,输出件33可以设置于输入件31的侧边,两者之间通过伸缩杆等连接。电机37启动后,驱使喷嘴35移动改变其位置,对臭源所在位置进行针对性的净化除臭。

本实用新型除臭剂喷洒机构30使用时,除臭剂经由气力输送器21雾化并输送至输入件31的入口312,然后由输出件33的输出口332向外输出至喷嘴35向外喷洒,在此过程中,电机37启动带动输出件33、喷嘴35转动或移动,或者同时转动并移动,根据臭源的位置等调整喷嘴35的位置以及角度,从而使得除臭剂可以全面覆盖臭源,有效提升除臭效果。较佳地,所述喷洒机构30的管道上设有泄压阀60,在出现故障时打开泄压阀60将管道内部压力泄掉,避免管道爆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