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6789发布日期:2019-04-09 22:3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回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溶剂回收技术是工业上使用的有毒的有机溶剂回收的技术,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有机溶剂的使用数量也越来越大。一些大型工厂的日用有机溶剂量为3~4吨;中等工厂为1~2吨;小型工厂约几百公斤。类型不同但都使用有机溶剂的工厂如集装箱厂、覆铜板厂、塑料印刷厂、家具厂、化纤厂等等,遍布全国各地。

有机溶剂回收需要经过加热棒加热回收桶内夹层内的热煤油;热煤油传热到回收桶内的废溶液,使废溶液升温,废溶剂内的有机溶剂受热后由液态转化为汽态;但是有机溶剂转化成汽态后需要液化装置再次转换成液态进行回收,通常采用水冷系统来将汽态的有机溶剂转化成液态,水冷系统中的冷水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会升高,需要重新通入冷水将温度过高的水进行置换,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具有循环使用水资源,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包括:溶剂回收机;安装于所述溶剂回收机旁、用于将脏溶剂输入所述溶剂回收机的脏溶剂输入装置;安装于所述溶剂回收机旁、用于将溶剂回收机内汽态的有机溶剂转换成液态的液化装置;所述液化装置旁设有、用于将升温后的水进行降温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倾斜安装于所述液化装置出水口处、用于接收液化后的水的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底端、用于存储冷却后的水的收集水箱;安装于所述收集水箱旁、用抽取所述收集水箱内水的增压泵以及一端连接增压泵、另一端连接液化装置的管道。

采用上述方案,溶剂通过脏溶剂输入装置输送到溶剂回收机内,溶剂回收机将溶剂内的有机溶剂进行加热转化成气态的有机溶剂,然后气态的有机溶剂通过液化装置进行冷却转化成液态的,其中液化装置旁的水冷装置的支撑板接收液化装置处将气态的有机溶剂液化后升温的水,水沿着支撑板敞开式冷却后流入到收集水箱,收集水箱内冷却的水经过冷却后再通过增压泵抽取再通过管道运送到液化装置内重复使用,有利于液化装置内的水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水冷装置使液化装置使用的水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为社会节能环保做出了一份贡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设有若干块,且任意相邻两块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伸缩组件安装于任意两块支撑板之间,通过伸缩组件不仅可以支撑支撑板且能够伸缩以调节任意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即可根据水的温度调节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从而调节水的流速。

作为优选,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为20°~30°。

采用上述方案,任意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为20°~30°,便于水沿支撑板缓慢流动,使水沿支撑板缓慢流动冷却,使液化后的水冷却地更加快。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设置于相邻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且依次套接的若干支撑柱以及将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柱锁定的锁定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锁定组件将若干支撑柱固定从而将支撑板固定住,且可通过锁定组件将支撑柱收缩,有利于将支撑板折叠放置,有利于节省水冷装置的运输空间和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的高度相同。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高度相同,有利于将第三支撑柱与第二支撑完成收缩在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通孔,使伸缩组件可收缩回的高度节省了伸缩组件的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三个且分别定义为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支撑柱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支撑柱可伸缩于第一支撑柱的第一通孔内,第三支撑柱可伸缩于第二支撑柱的第二通孔内,通过以上即可将完成支撑柱的伸缩,使支撑柱之间伸缩简易,且节省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的高度相同。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高度相同,有利于将第三支撑柱与第二支撑完成收缩在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通孔,使伸缩组件可收缩回的高度节省了伸缩组件的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通孔的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二通孔的第二锁定孔;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弹性件的第一放置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上、伸出第一放置槽与第一锁定孔的第一滚珠;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柱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第二弹性件的第二放置槽以及安装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出第二放置槽与第二锁定孔的第二滚珠。

采用上述方案,当伸缩组件进行固定时,第二支撑柱沿第一通孔拉伸时,第二支撑柱上的第一滚珠在第一弹性件的驱动下伸入第一锁定孔,使第二支撑柱固定于第一支撑柱上,同时第三支撑柱沿第二通孔拉伸时,第二滚珠在第二弹性件的驱动下伸出第二锁定孔,使第三支撑柱固定于第二支撑柱上;当将伸缩组件收缩时,将第一滚珠退回第一锁定孔、第二滚珠退回第二锁定孔,即可将伸缩组件收缩。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将干净的有机溶剂隔挡于支撑板内的隔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隔挡板安装于支撑板的侧壁上,有利于隔档支撑板上的水,防止支撑板上的水流出支撑板,也防止水流出造成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水箱内设有、用于将冷却后的水含有的杂质过滤掉的过滤网。

采用上述方案,过滤网安装于收集水箱上,便于将敞开式冷却的水中所存在的杂质过滤掉,防止冷却后的水经过增压泵抽取到液化装置内,喷射进取的杂质对液化装置碰撞形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水冷装置安装于液化装置旁,将液化后高温的水经过冷却再重复使用,具有节约水资源、节能环保的作用

2、通过伸缩组件安装于支撑板上,能够使伸缩组件收缩从而使若干块支撑板进行折叠起来,使支撑板能够节省放置于运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冷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中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的放大图。

图中:1、溶剂回收机;2、脏溶剂输入装置;3、液化装置;4、真空泵;5、收集桶;6、水冷装置;61、支撑板;62、收集水箱;63、增压泵;64、管道;7、隔挡板;8、过滤网;9、伸缩组件;91、支撑柱;911、第一支撑柱;912、第一通孔;913、第二支撑柱;914、第二通孔;915、第三支撑柱;916、第一锁定孔;917、第二锁定孔;918、第一放置槽;919、第二放置槽;92、锁定组件;921、第一弹性件;922、第一滚珠;923、第二弹性件;924、第二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溶剂回收机1,溶剂回收机1旁安装有、用于将脏溶剂输入溶剂回收机1的脏溶剂输入装置2,且溶剂回收机1的后方安装有、用于对溶剂回收机1处理后汽态的有机溶剂转化成液态的液化装置3,液化装置3需要通水将从溶剂回收机1高温汽化的有机溶剂经过冷却转化成液态。液化装置3后方安装有、用于对液化后的有机溶剂进行减压的真空泵4,且真空泵4后方设置有将减压后的有机溶剂收集的收集桶5。从脏溶剂输入装置2内将未处理的溶剂输入到溶剂回收机1内,且溶剂回收机1内的加热棒将溶剂回收机1内的溶剂升温,待有机溶剂受热后从液态转换成汽态,汽态的有机溶剂输送到液化装置3进行冷却液化,经过液化后的有机溶剂通过真空泵4进行减压,最后将减压后的有机溶剂收集到收集桶5内。液化装置3旁设置有水冷装置6,由于将汽态的有机溶剂经过液化装置3冷却液化会产生热量转移到冷却所使用的水中,水冷装置6可将液化装置3内升温的水进行冷却后再重复使用,节约水资源、且节能环保。

如图2所示,水冷装置6包括:支撑板61、收集水箱62、增压泵63以及管道64,支撑板61倾斜安装于液化装置3的出水口,所述支撑板61设有若干块,且任意相邻两块支撑板61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9。通过伸缩组件9以将支撑板61固定连接,使若干支撑板61连接成折线型。相邻两块支撑板61之间的角度为20°~30°,可通过伸缩组件9调节相邻支撑板61之间的角度,相邻支撑板61之间的角度为20°~30°能够使水流沿支撑板61缓慢流动而实现降温。收集水箱62放置于支撑板61的最底端,用于将支撑板61流动冷却后的水收集起来,且增压泵63安装于收集水箱62外,管道64一端连接增压泵63、另一端连接液化装置3,增压泵63将收集水箱62内冷却后的水抽取再通过管道64输送到液化装置3内再次使用。整个水冷装置6冷却简易、利用水流动降温、节能环保。

支撑板61的两端设有、用于隔挡水流流出的隔挡板7,防止水流流出支撑板61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收集水箱62内放置有过滤网8,以将支撑板61流下来的水带有的灰尘与杂质过滤掉,防止收集水箱62内的水含有杂质被增压泵63抽取到管道64再到液化装内,杂质易冲击液化装置3,导致液化装置3故障。

如图3、4、5所示,伸缩组件9包括:支撑柱91以及锁定组件92,其中支撑柱91设置有三个,分别定义为第一支撑柱911、第二支撑柱913、第三支撑柱915,第一支撑柱911固定安装于支撑板61上,且第一支撑柱9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12,第二支撑柱913安装于第一支撑柱911的第一通孔912内,第二支撑柱91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914,第三支撑柱915安装于第二支撑柱913的第二通孔914内,且锁定组件92安装于第二支撑柱913与第三支撑柱915上。

如图4、5、6所示,第一支撑柱91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通孔912的第一锁定孔916,第二支撑柱913上开设有连通第二通孔914的第二锁定孔917,第二支撑柱913上开设有与第一锁定孔916相对应的第一放置槽918,第三支撑柱915上开设有与第二锁定孔917相对应的第二放置槽919。

锁定组件92包括:第一弹性件921、第一滚珠922、第二弹性件923以及第二滚珠924,第一弹性件921安装于第二支撑柱913上的第一放置槽918内,且第一滚珠922安装于第一弹性件921远离第一放置槽918的槽底内,第一滚珠922可伸出第一放置槽918于第一锁定孔916外,以实现第一支撑柱911与第二支撑柱913的锁定。第二弹性件923安装于第三支撑柱915上的第二放置槽919内,且第二滚珠924安装于第二弹性件923远离第二放置槽919槽底的一端,第二滚珠924伸出第二放置槽919于第二锁定孔917外,以实现第二支撑柱913于第三支撑柱915的锁定以固定支撑板61。通过第一滚珠922伸出第一锁定孔916、第二滚珠924伸出第二锁定孔917,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柱911、第二支撑柱913以及第三支撑柱915的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柱911、第二支撑柱913以及第三支撑柱915之间的高度相同,当第一滚珠922收回第一锁定孔916,第二滚珠924收回第二锁定孔917,然后第二支撑柱913伸入第一支撑柱911上的第一通孔912内,第三支撑柱915收回第二支撑柱913的第二通孔914内,以将第一支撑柱911、第二支撑柱913以及第三支撑柱915收缩成一个支撑柱91的高度,便于将整个若干支撑板61收缩,使支撑板61折叠收集在一起,便于运输时节省空间。待经支撑板61流动冷却的液化水流到收集水箱62,然后增压泵63将冷却后的水沿管道64运送到液化装置3(如图1所示),使液化冷却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大致原理如下所述,待处理的溶剂通过脏溶剂输入装置2输送到溶剂回收机1内,经过溶剂回收机1热处理后有机溶剂转化成气态,而后需要经过液化装置3冷却转化成液态,其中液化装置3采用水流到气态的有机溶剂的管道64进行冷却,所以用于液化的水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的液化水从液化装置3的出水孔流到支撑板61上,由于支撑板61设有若干个,且支撑板61之间的角度为20°~30°,便于液化水从支撑板61缓慢流到下一块支撑板61上,使液化水在流动过程中冷却。待液化水经支撑板61流到收集水箱62后,经过过滤网8将冷却后的水中的杂质过滤掉后,然后增压泵63将冷却的水抽取到管道64后运送到液化装置3后重复使用。当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停止工作后,将第一滚珠922退回第一锁定孔916与第一放置孔,然后将第二支撑柱913收回第一支撑柱911上的第一通孔912,将第二滚珠924退回第二锁定孔917与第二放置孔,将第三支撑柱915收回第二支撑柱913,若干块支撑板61折叠在一起,使支撑板61节省放置空间或运输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