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1545发布日期:2019-08-09 21:4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路用具中,大部分有多种水路,当用户使用完该用具中的其一水路后,很容易忘记上次使用的水路状态,因此再下次使用该用具时可能出现用水的失误。比如在淋浴中,花洒和顶喷的水路切换,用户在一次淋浴中可能使用了花洒或顶喷进行淋浴,当下次再淋浴时,忘记上次切换的是花洒出水还是顶喷出水,此时冒然打开水路,可能存在误淋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具体为通过一切换开关进行控制,在水源关闭后能复位初始水路状态,从而避免了误淋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和第三水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切换开关能控制第一水道与第二水道相通或第一水道与第三水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包括中心栓,所述中心栓上设置有堵水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栓上还套设有栓套,所述栓套上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弹簧一端置于凹槽内,另一端套于凸柱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栓还配合连接一按钮,所述按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口,所述中心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口配合的凸头,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口,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二凹口连接固定的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设置于一花洒内,所述第一水道与进水道相通,所述第二水道与花洒的出水口相通,所述第三水道与一顶喷相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花洒与顶喷之间连接一软管,所述软管为管中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软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第三水道相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顶喷相通,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水源相通,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顶喷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源从进水口进入顶喷再流入外管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软管与花洒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水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有切换开关,切换开关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会在水源关闭后复位,从而复位水路,防止误淋现象。

2、设置一管中管结构的软管,增强了结构的紧凑性,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

3、本体设置于花洒内,因此对水路的切换开关设置于花洒上,方便用户对水路的轻松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花洒出水时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喷出水时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花洒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顶喷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0-本体;10b-配合部;11-第一水道;12-第二水道;13-第三水道;20-切换开关;21-中心栓;21a-凸头;22-堵水件;23-栓套;24-密封圈;24a-第一密封圈;24b-第二密封圈;25-按钮;25a-第一凹口;30-弹簧;41-第一过水口;50-花洒;60-顶喷;61-进水口;70-软管;71-内管;72-外管;80-过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第一水道(11)、第二水道(12)和第三水道(13),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一切换开关(20),所述切换开关(20)与本体(10)之间设置有弹簧(30),所述切换开关(20)能控制第一水道(11)与第二水道(12)相通或第一水道(11)与第三水道(13)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20)来控制水路的切换,在水源关闭后,切换开关(20)能在弹簧(30)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保证水路的稳定,避免了误淋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开关(20)包括中心栓(21),所述中心栓(21)上设置有堵水件(22),所述第一水道(11)与第二水道(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水口(41),当堵水件(22)在中心栓(21)的移动下,堵住了第一过水口(41),从而使过第一水道(11)的水源无法从第一过水口(41)经过流进第二水道(12),因此从第三水道(13)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栓(21)上还套设有栓套(23),所述栓套(23)上设置有密封圈(24),所述密封圈(24)包括第一密封圈(24a)和第二密封圈(24b),所述第一密封圈(24a)设置在第一水道(11)与第三水道(13)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24b)设置在第三水道(13)与按钮(25)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24a)的设置目的在于防止第一水道(11)内的水流泄漏至第三水道(13)中,所述第二密封圈(24b)的设置目的在于防止流入第三水道(13)中的水流从按钮(25)处泄漏于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栓(21)上设置有凹槽(21a),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凸柱(10a),所述弹簧(30)一端置于凹槽(21a)内,另一端套于凸柱(10a)上,当水源打开时,切换开关(20)上的堵水件(22)堵住第一过水口(41),所述切换开关(20)在水压的作用下,会保持该位置,水流从第三水道(13)流出;当关闭水源,水压的大小小于弹簧(30)的弹力,切换开关(20)在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堵水件(22)不封堵第一过水口(41),形成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栓(21)还配合连接一按钮(25),所述按钮(2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口(25a),所述中心栓(21)上设置有与第一凹口(25a)配合的凸头(21a),所述按钮(2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口(25b),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与第二凹口(25b)连接固定的配合部(10b),所述按钮(25)以配合部(10b)为转动点,当弹簧(30)复位时,按钮(25)的一端向外凸出;当弹簧(30)压缩时,按钮(25)的一端向内压入。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0)设置于一花洒(50)内,所述第一水道(11)与进水道相通,所述第二水道(12)与花洒(50)的出水口相通,所述第三水道(13)与一顶喷(60)相通,本实用新型将该水路切换结构应用于淋浴柱中,保证了用户使用完该淋浴柱后,再次使用该淋浴柱时必为花洒出水,避免了使用完后不清楚是何种水路从而发生误淋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花洒(50)与顶喷(60)之间连接一软管(70),所述软管为管中管结构,更为具体的来说,所述软管(70)包括内管(71)和外管(72),所述内管(71)的一端与第三水道(13)相通,所述内管(13)的另一端与顶喷(60)相通,所述外管(72)的一端与水源的进水道相通,所述外管(72)的另一端与第一水道(11)相通,所述管中管结构的软管(70)设计,大大增强了淋浴柱结构的紧凑性,从而减小了占地面积,符合人视觉审美。

进一步的,所述顶喷(60)上设置有进水口(61),所述水源从进水口(61)进入顶喷(60)后再流入外管(72)中,更为具体的,所述进水口(61)设置于顶喷(60)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70)与花洒(50)之间还设置有一过水件(80),所述过水件(80)将外管(72)内的水流引入第一水道(11)中,所述过水件(80)将第三水道(13)中的水流引入内管(71)中。

在使用过程中,当水源开关未打开时,中心栓(21)未收到水压的作用,因此弹簧(30)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将中心栓(21)顶出,从而使堵水件(22)不封堵第一过水口(41),从而下次用户在打开水源时,水流会从第二水道(12)出水,形成花洒(50)出水。

当需要顶喷(60)出水进行淋浴时,首先第一步还是将水源开关打开,然后再按压按钮(25),使弹簧(30)压缩,中心栓(21)向内移动,此时堵水件(22)封堵第一过水口(41),水流只能从第三水道(13)流出,形成顶喷(60)出水,由于水流的压力大于弹簧(30)的弹力,因此切换开关(20)在向内移动后,在水压的作用下保持位置不变,从而使顶喷(60)持续出水。当关闭水源后,由于水流的压力小于弹簧(30)的弹力,在弹力的作用下,中心栓(21)复位,第一过水口(41)不被封堵,下次使用该淋浴柱还是为花洒(50)出水状态。

在淋浴柱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花洒(50)出水或顶喷(60)出水时,只需通过按压按钮(25)即可形成水路的切换。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