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152发布日期:2019-06-19 01:4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过滤器是用来过滤空气中固体微粒、水滴及油雾等气溶胶类杂质、使空气获得清洁的主要设备。这类过滤器工作压力范围很大,从几个大气压到几百个大气压不等。

传统的压缩空气过滤器,其过滤方式单一,过滤器内的材料是固定、单一的材料,难以去除液滴或油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以提高对液滴或油滴的过滤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桶、进气管、出气管;所述过滤桶为中空的圆柱桶;所述过滤桶顶端连接进气管,底端连接出气管;还包括旋转轴、旋转桨、旋转电机、第一定位板、过滤层、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过滤芯;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从上至下固定安装于过滤桶内壁;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将过滤桶的内部空间分隔出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第一腔位于第一定位板上方;所述第二腔位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所述第三腔位于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之间;所述第四腔位于第三定位板下方;所述旋转轴顶端穿过过滤桶顶部后连接旋转电机,底部穿过第一定位板后连通第二腔;所述旋转桨等角度布设于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为中空的圆柱管,所述旋转轴侧壁开始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旋转桨之间;所述过滤层放置于第二定位板上方;所述第二定位板密布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过滤芯位于第四腔,其顶部穿设于第三定位板。

所述过滤桶的侧壁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位于第一定位板上方且与第一定位板相接临。

所述旋转桨为竖立设置的平板,相邻旋转桨之间的角度为60°。

所述旋转桨内端固定安装于旋转轴外壁,旋转桨外端与过滤桶内壁间隙设置。

所述第三定位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均布于第三定位板;所述过滤芯竖立设置,顶部固定穿设于第二通孔且固定安装于第三定位板,过滤芯的底部位于第四腔且悬空设置。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采用三段式的分步过滤,增强了过滤能力,有效地去除压缩空气中液态水滴、油雾杂质,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提升了压缩空气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过滤桶1、排料孔1a、进气管2、旋转轴3、第一通气孔3a、旋转桨4、旋转电机5、第一定位板6、过滤层7、第二定位板8、第三定位板9、第二通孔9a、过滤芯10、出气管11、第一腔12、第二腔13、第三腔14、第四腔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桶1、进气管2、旋转轴3、旋转桨4、旋转电机5、第一定位板6、过滤层7、第二定位板8、第三定位板9、过滤芯10、出气管11。

所述过滤桶1为中空的圆柱桶;所述过滤桶1顶端连接进气管2,底端连接出气管11。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过滤桶1内部,在通过过滤之后,干净的压缩空气从出气管11导出。

所述第一定位板6、第二定位板8和第三定位板9从上至下固定安装于过滤桶1内壁;所述第一定位板6、第二定位板8和第三定位板9将过滤桶1的内部空间分隔出第一腔12、第二腔13、第三腔14和第四腔15;所述第一腔12位于第一定位板6上方;所述第二腔13位于第一定位板6和第二定位板8之间;所述第三腔14位于第二定位板8和第三定位板9之间;所述第四腔15位于第三定位板9下方。

所述旋转轴3顶端穿过过滤桶1顶部后连接旋转电机5,底部穿设于第一定位板6并与第二腔13相互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3和第一定位板6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旋转轴3和过滤桶1顶部之间安装有轴承,使得旋转轴3能以较小的阻力旋转。

旋转桨4等角度布设于旋转轴3,旋转桨4内端固定安装于旋转轴3外壁,旋转桨4外端与过滤桶1内壁间隙设置。所述旋转轴3为中空的圆柱管,所述旋转轴3侧壁开设有第一通气孔3a;所述第一通气孔3a位于旋转桨4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桨4为竖立设置的平板,相邻旋转桨4之间的角度为60°。

所述过滤桶1的侧壁开设有排料孔1a;所述排料孔1a位于第一定位板6上方且与第一定位板6相接临。离心所产生的液体,经过排料孔1a外排。

所述过滤层7放置于第二定位板8上方;所述第二定位板8密布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7内填充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有机溶剂、无机以及有机硫化物、烃类、氯气、油、汞等有害的成分,活性炭容易产生一些杂质,因此活性炭放在过滤芯10的前段。

所述第三定位板9开设有第二通孔9a;所述第二通孔9a均布于第三定位板9;所述过滤芯10竖立设置,顶部固定穿设于第二通孔9a且固定安装于第三定位板9,过滤芯10的底部位于第四腔15且悬空设置。

过滤芯10采用PP 滤芯,这种滤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热熔缠结制成,滤芯纤维在空间随机形成三维微孔结构,可截留不同粒径的杂质,滤芯精度范围为 0.5~100μm,其通量是同等精度峰房滤芯的1.5 倍以上。将过滤芯10设置在过滤的最后一段,能有效去除各种液体的悬浮物、颗粒杂质等,对各种液体有较高的净化效果,对最后可能存在的液体杂质起到清除的作用。

本压缩空气过滤器采用三段式过滤方式。

第一段过滤方式为离心式过滤。工作时,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第一腔12。旋转电机5带动旋转轴3旋转,从而使得旋转桨4转动,压缩空气也随之旋转,从而产生离心的效果。离心分离之后所产生的液体随着桶壁下流,定期通过排料孔1a外排。

第二段过滤方式为活性炭过滤。压缩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3a来到旋转轴3的内部,然后来到第二腔13,经过过滤层7的过滤之后来到第三腔14。过滤层7吸附有机溶剂、无机以及有机硫化物、烃类、氯气、油、汞等有害的成分,活性炭容易产生一些杂质。

第三段过滤方式为滤芯过滤。压缩空气穿过第二定位板8来到第三腔14,然后进入到过滤芯10内部,经过过滤芯10的过滤之后,来到第四腔15,最后从出气管11外排。

压缩空气在第三腔14中进行空气压力的再分配,使得进入到不同过滤芯10内部的空气压强大致相同,保证了过滤的效果。并且多个过滤芯10同时工作,提升了过滤的能力,缩短了过滤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