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145发布日期:2019-06-19 01:4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



背景技术:

才进行材料生成时,在生产线多处需要设置除尘器进行除尘,列如提升机处、搅拌机处,而在除尘时,容易将小颗粒的原料吸入,造成浪费。现有技术中的脉冲除尘器,可进行除尘并且便于清灰,但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解决现有的脉冲除尘器在使用时易将细小颗粒的原料吸入造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进气管、排料口、出气口,所述的进气管自筒体顶端插入筒体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下端连通膨大部,膨大部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外径,所述的出气口高于膨大部开设于筒体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的尘气入口连通,所述的排料口设置于筒体底部,由排料阀封闭。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高于膨大部,因此带原料颗粒的尘气经过进气管、膨大部后上升从出气口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在排料阀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膨大部内设置螺旋板形成螺旋通道。尘气在膨大部内螺旋下降,提升滞空时间,在此过程中部分原料颗粒即可分离,分离效果更佳更快。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板上设置滤孔,滤孔大小根据原料颗粒大小而定,原料颗粒受到阻挡,需沿着螺旋板旋转下降,而尘气则可以通过滤孔,实现原料颗粒的快速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内设置隔板,隔板下方连通滤袋,隔板上方设置喷吹管朝向滤袋;所述的回收装置的筒体内设置第二喷吹管朝向筒体内壁,所述的喷吹管和第二喷吹管通过电磁脉冲阀连接气包。电磁脉冲阀可将气包中的气体经喷吹管及第二喷吹管吹出分别对滤袋及筒体内壁喷吹,分别将吸附在上的灰尘、原料颗粒吹下,避免堆积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喷吹管呈环形设置,其上均匀分布有喷嘴,喷嘴朝向筒体内壁,喷吹更加均匀有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下部壁开设竖向透明窗口,透明窗口旁设置竖向刻度标尺。可通过透明窗口观察回收装置内原料颗粒堆积情况,刻度标尺起指导作用,可根据堆积速度及时清理原料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将尘气中的原料颗粒分离回收,实现原料颗粒、灰尘、净气的分离;本实用新型原料颗粒的分离快速高效;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喷吹管及第二喷吹管分别对滤袋及筒体内壁喷吹,分别将吸附在上的灰尘、原料颗粒吹下,避免堆积堵塞;本实用新型第二喷吹管呈环形设置,其上均匀分布有喷嘴,喷嘴朝向筒体内壁,喷吹更加均匀有力;本实用新型设置透明窗口及刻度标尺,可通过透明窗口观察回收装置内原料颗粒堆积情况,刻度标尺起指导作用,可根据堆积速度及时清理原料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此种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1: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2、进气管3、排料口4、出气口5,所述的进气管3自筒体2顶端插入筒体2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3下端连通膨大部6,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所述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开设于筒体2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尘气入口连通,所述的排料口4设置于筒体2底部,由排料阀7封闭。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3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2,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因此带原料颗粒的尘气经过进气管3、膨大部6后上升从出气口5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4在排料阀7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实施例2: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2、进气管3、排料口4、出气口5,所述的进气管3自筒体2顶端插入筒体2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3下端连通膨大部6,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所述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开设于筒体2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尘气入口连通,膨大部6内设置螺旋板8形成螺旋通道。所述的排料口4设置于筒体2底部,由排料阀7封闭。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3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2,尘气经过进气管3、膨大部6,尘气在膨大部6内螺旋下降,提升滞空时间,在此过程中部分原料颗粒即可分离,分离效果更佳更快。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因此尘气通过膨大部6后上升从出气口5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4在排料阀7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实施例3: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2、进气管3、排料口4、出气口5,所述的进气管3自筒体2顶端插入筒体2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3下端连通膨大部6,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所述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开设于筒体2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尘气入口连通,膨大部6内设置螺旋板8形成螺旋通道。螺旋板8上设置滤孔,滤孔大小根据原料颗粒大小而定,原料颗粒受到阻挡,需沿着螺旋板8旋转下降,而尘气则可以通过滤孔,实现原料颗粒的快速分离。所述的排料口4设置于筒体2底部,由排料阀7封闭。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3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2,尘气经过进气管3、膨大部6,尘气在膨大部6内螺旋下降,提升滞空时间,在此过程中部分原料颗粒即可分离,分离效果更佳更快。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因此尘气通过膨大部6后上升从出气口5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4在排料阀7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实施例4: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2、进气管3、排料口4、出气口5,所述的进气管3自筒体2顶端插入筒体2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3下端连通膨大部6,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所述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开设于筒体2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尘气入口连通,膨大部6内设置螺旋板8形成螺旋通道。螺旋板8上设置滤孔,滤孔大小根据原料颗粒大小而定,原料颗粒受到阻挡,需沿着螺旋板8旋转下降,而尘气则可以通过滤孔,实现原料颗粒的快速分离。所述的排料口4设置于筒体2底部,由排料阀7封闭。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3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2,尘气经过进气管3、膨大部6,尘气在膨大部6内螺旋下降,提升滞空时间,在此过程中部分原料颗粒即可分离,分离效果更佳更快。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因此尘气通过膨大部6后上升从出气口5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4在排料阀7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内设置隔板9,隔板9下方连通滤袋10,隔板9上方设置喷吹管11朝向滤袋10;所述的回收装置的筒体2内设置第二喷吹管12朝向筒体2内壁,所述的喷吹管11和第二喷吹管12通过电磁脉冲阀13连接气包14。电磁脉冲阀13可将气包14中的气体经喷吹管11及第二喷吹管12吹出分别对滤袋10及筒体2内壁喷吹,分别将吸附在上的灰尘、原料颗粒吹下,避免堆积堵塞。

实施例5: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2、进气管3、排料口4、出气口5,所述的进气管3自筒体2顶端插入筒体2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3下端连通膨大部6,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所述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开设于筒体2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尘气入口连通,膨大部6内设置螺旋板8形成螺旋通道。螺旋板8上设置滤孔,滤孔大小根据原料颗粒大小而定,原料颗粒受到阻挡,需沿着螺旋板8旋转下降,而尘气则可以通过滤孔,实现原料颗粒的快速分离。所述的排料口4设置于筒体2底部,由排料阀7封闭。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3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2,尘气经过进气管3、膨大部6,尘气在膨大部6内螺旋下降,提升滞空时间,在此过程中部分原料颗粒即可分离,分离效果更佳更快。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因此尘气通过膨大部6后上升从出气口5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4在排料阀7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内设置隔板9,隔板9下方连通滤袋10,隔板9上方设置喷吹管11朝向滤袋10;所述的回收装置的筒体2内设置第二喷吹管12朝向筒体2内壁,所述的喷吹管11和第二喷吹管12通过电磁脉冲阀13连接气包14。电磁脉冲阀13可将气包14中的气体经喷吹管11及第二喷吹管12吹出分别对滤袋10及筒体2内壁喷吹,分别将吸附在上的灰尘、原料颗粒吹下,避免堆积堵塞。第二喷吹管12呈环形设置,其上均匀分布有喷嘴,喷嘴朝向筒体2内壁,喷吹更加均匀有力。

最优实施例:

材料生产用回收原料的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除尘器本体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下端设置尘气入口,上端设置净气出口,底部设置灰尘出口,尘气入口前连接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2、进气管3、排料口4、出气口5,所述的进气管3自筒体2顶端插入筒体2并向下延伸,所述的进气管3下端连通膨大部6,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所述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开设于筒体2侧壁,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尘气入口连通,膨大部6内设置螺旋板8形成螺旋通道。螺旋板8上设置滤孔,滤孔大小根据原料颗粒大小而定,原料颗粒受到阻挡,需沿着螺旋板8旋转下降,而尘气则可以通过滤孔,实现原料颗粒的快速分离。所述的排料口4设置于筒体2底部,由排料阀7封闭。所述的筒体2下部壁开设竖向透明窗口15,透明窗口15旁设置竖向刻度标尺。可通过透明窗口15观察回收装置内原料颗粒堆积情况,刻度标尺起指导作用,可根据堆积速度及时清理原料颗粒。

尘气混杂着小颗粒的原料先从进气管3进入回收装置的筒体2,尘气经过进气管3、膨大部6,尘气在膨大部6内螺旋下降,提升滞空时间,在此过程中部分原料颗粒即可分离,分离效果更佳更快。由于回收装置的出气口5高于膨大部6,因此尘气通过膨大部6后上升从出气口5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在此过程中,由于膨大部6呈筒状外径大于进气管3外径,尘气上升时空间增大,压强减小,混杂的原料颗粒随之下落,原料颗粒经排料口4在排料阀7的控制下排出,实现回收。而细小的灰尘继续跟随气体进入脉冲除尘器本体1进行除尘,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结构已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最后净气从脉冲除尘器本体1的净气出口排出,灰尘从灰尘出口排出,实现了灰尘、原料颗粒、净气的分离。

所述的脉冲除尘器本体1内设置隔板9,隔板9下方连通滤袋10,隔板9上方设置喷吹管11朝向滤袋10;所述的回收装置的筒体2内设置第二喷吹管12朝向筒体2内壁,所述的喷吹管11和第二喷吹管12通过电磁脉冲阀13连接气包14。电磁脉冲阀13可将气包14中的气体经喷吹管11及第二喷吹管12吹出分别对滤袋10及筒体2内壁喷吹,分别将吸附在上的灰尘、原料颗粒吹下,避免堆积堵塞。第二喷吹管12呈环形设置,其上均匀分布有喷嘴,喷嘴朝向筒体2内壁,喷吹更加均匀有力。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结构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结构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结构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