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915发布日期:2019-04-20 03:3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煤气锅炉废气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适用于钢铁行业高炉煤气燃烧产生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协同处理。钢铁企业高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可以应用于钢企自备电厂的煤气锅炉燃料。其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NOx以及烟尘等污染物,通过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处理后,实现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高炉煤气作为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是一种低热值燃料可以应用于锅炉燃烧换热产生蒸汽发电。目前世界上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建有自备电厂,其锅炉的主要燃料为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NOx、烟尘等污染物浓度较低,一般都通过烟囱直排。随着各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治理标准的提升,钢铁企业开始了对于高炉煤气锅炉烟气的治理。

传统的湿法脱硫、干法脱硫、SNCR/SCR脱硝、布袋除尘、湿电除尘等工艺技术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于高炉煤气锅炉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治理要求。其整套工艺流程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物料消耗及废渣处理量大对于运行维护管理要求很高,而且大部分钢铁企业在进行自备电厂的规划时,未预留足够的烟气处理装置布置场地。 急需一种新型的烟气处理工艺实现对于高炉煤气锅炉烟气的高效达标治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它增加脱硫脱硝剂的利用效率,提升脱硫脱硝除尘反应效率,减少了占地面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子单元,所述子单元由直筒体、上料斗、下料锥斗、顶盖板、操作间、烟气入口、烟气出口,所述顶盖板设置在直筒体的上部开口处,在顶盖板的上面还设置有上料斗;所述直筒体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下料锥斗,所述下料锥斗锥底部连接有阀门;所述直筒体的下部侧壁上开有烟气入口,所述直筒体的上部侧壁上开有烟气出口;所述下料锥斗设置在操作间内,所述操作间设置在直筒体的下端,所述直筒体内填充有颗粒状脱硫脱硝剂;多个所述的子单元并排紧凑设置,所述子单元上设置的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分别通过烟气分配装置连接;所述烟气分配装置为一端设置一个粗管道,另一端设置多个细管道的管路结构,多个所述细管道分别与各子单元的烟气入口或者烟气出口连接;所述直筒体内设置有均流装置,所述均流装置为设置在直筒体内壁上且沿直筒体高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挡板结构,多个挡板与直筒体内壁形成用于烟气排出的S型通道,所述S型通道的入口与烟气入口连通,所述S型通道的出口与烟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锥形壳体结构,其锥形锥面上开有用于烟气流通的U型槽,锥形大端外缘设置在直筒体的内壁上,锥形小端开有便于脱硫脱硝剂落下的落料小孔。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的挡板的锥形中轴均与直筒体的中轴共线。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的挡板的U型槽依次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筒体上还设置有便于与细管道连接的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烟气分配装置。主要实现脱硫脱硝除尘子单元外及子单元内的烟气有效均匀分配及分布。满足各子单元的烟气流量控制条件,提升各子单元脱硫脱硝除尘反应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子单元内设置了均流装置。主要实现烟气在子单元内与颗粒状脱硫脱硝剂形成子单元,有利于两者充分接触和增加反应时间。减小各子单元占地面积和装料容量,增加脱硫脱硝剂的利用效率,以此提升各子单元脱硫脱硝除尘反应效率;

3、本实用新型烟气污染物在装置内反应脱除过程中不需要水,也不会产生废水,反应后净烟气在烟囱口实现无痕达标排放;

4、本实用新型较小的占地面积。整套装置根据烟气量的不同,通过若干个脱硫脱硝除尘子单元的紧凑布置,不需要其他配套的设备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烟气流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间;2、下料锥斗;3、直筒体;4、均流装置;5、顶盖板;6、上料斗;7、烟气分配装置;8、烟气出口;9、烟气入口;10、连接座;11、阀门;12、细管道;13、粗管道;14、挡板;141、U型槽;142、落料小孔;15、S型通道;16、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均流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子单元16,所述子单元16由直筒体3、上料斗6、下料锥斗2、顶盖板5、操作间1、烟气入口9、烟气出口8,所述顶盖板5设置在直筒体3的上部开口处,在顶盖板5的上面还设置有上料斗6;所述直筒体3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下料锥斗2,所述下料锥斗2锥底部连接有阀门11;所述直筒体3的下部侧壁上开有烟气入口9,所述直筒体3的上部侧壁上开有烟气出口8;所述下料锥斗2设置在操作间1内,所述操作间1设置在直筒体3的下端,所述直筒体3内填充有颗粒状脱硫脱硝剂;多个所述的子单元16并排紧凑设置,所述子单元16上设置的烟气入口9和烟气出口8分别通过烟气分配装置7连接;所述烟气分配装置7为一端设置一个粗管道13,另一端设置多个细管道12的管路结构,多个所述细管道12分别与各子单元16的烟气入口9或者烟气出口8连接;所述直筒体3内设置有均流装置4,所述均流装置4为设置在直筒体3内壁上且沿直筒体3高度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挡板14结构,多个挡板14与直筒体3内壁形成用于烟气排出的S型通道15,所述S型通道15的入口与烟气入口9连通,所述S型通道15的出口与烟气出口8连通。

优选的,所述挡板14为锥形壳体结构,其锥形锥面上开有用于烟气流通的U型槽141,锥形大端外缘设置在直筒体3的内壁上,锥形小端开有便于脱硫脱硝剂落下的落料小孔142。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挡板14的锥形中轴均与直筒体3的中轴共线。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挡板14的U型槽141依次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直筒体3上还设置有便于与细管道12连接的连接座10。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上料斗6往直筒体3内填充满颗粒状脱硫脱硝剂,烟气在均流装置4的S型通道15作用下在直筒体3内形成脱硫脱硝除尘反应床,烟气在S型通道15内形成漩涡驻流,从而形成烟气和脱硫脱硝剂的均匀反应床层,烟气中的SO2、NOx在反应床内被吸收反应脱除,烟尘在反应床内被吸附脱除,高效完成脱硫脱硝除尘过程。反应后的子单元16净烟气经烟气出口8上的烟气分配装置7汇入净烟气主烟道经后端的引风机内引出,通过原有烟囱达标排放。过程完成后,开启阀门11,反应后的脱硫脱硝剂,通过挡板14下面的落料小孔142以及设置在操作间1的下料锥斗2流出,其中落料小孔142的大小根据脱硫脱硝剂下落的量设定,以尽量不影响烟气从S型通道15排出为准。该装置具有脱硫脱硝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